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六朝汉臣 » 第二百四十六章:疑似道家

第二百四十六章:疑似道家

    不得不说,大汉九卿各署受到强大的压力之后,办事效率高得可怕。

    就像是史书记载中,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时候,从来没有抱怨军需物资跟不上的情况。

    九卿之中,另一个部门--少府早就安排人员计算好需要的数量、运送路线、耗费的时间等等。

    乃至霍去病出击之时,常常抱怨来送来的牛肉不新鲜。

    还有就是李广利第二次征讨大宛。

    数万人构成,作战历时数年的远征军,竟然也没有因为物资而失败。

    他们的背后,站着高速运转的九个部门。

    其中最关键的莫过于大农署、少府。

    一个出人、出钱;一个负责计算,调度。

    整个过程层层嵌套,有条不紊。

    …

    刚至卯中,颜异就拖着疲惫的身躯,冲了进来,

    “大农令,属下已初步了解状况,特来禀报!”

    司匡听着动静,腰部用力,迅速坐了起来,拱手,“颜兄!”

    “匡人!”颜异顾不上拱手,仅仅打了个招呼,就把调查之后撰写的数据,送到郑当时手里。

    顿了顿,开始汇报所见所闻。

    “属下于子中到达栎阳,见到了在城门口等候的栎阳令。其称:当地三老言:曲辕犁乃邪恶之物,不值得推广,希望大农令下令停止曲辕犁的制作,并且政府出资,将已经售卖的曲辕犁尽数回购销毁,以彰显圣人之明。”

    “荒唐!”郑当时怒极反笑,拍着案几,骂道:“其可知曲辕犁每年提供税收之数?其可知曲辕犁乃应对一月之后螟虫之灾之神器?”

    虽然三老的阻碍让人头痛,但郑当时可不傻。

    曲辕犁单专利之费,每年就数百金,在算上商贾出售之后所得缴税,每年大农署可以多进账数千金!

    刘彻打算出征的计划,早就和主爵都尉汲黯说了,汲黯走之前,专门来自己这里通知,希望赶紧准备足够的资金,应对出征所需军费。

    本来呢,他这个大农令一筹莫展,头都大了,就差自杀谢罪了,直至曲辕犁的出现,让他空虚的心有了慰藉。

    送钱的玩意儿,岂能说不要就不要?

    荒谬绝伦!

    司匡在一旁正襟危坐,问道:“颜兄可知为何三老称曲辕犁为邪恶之物吗?一开始还好好的,为何无缘无故,出现这种事?一定有特殊的原因吧。”

    “吾考虑到这种情况,特意去三老所居之地请教。其称,被曲辕犁耕过的地,会出现神的怒火……”

    “啊?”司匡脑袋上挂着好几个大问号,一脸懵逼。

    颜异苦笑,解释,“据说是蓝色火焰,夜间出现,游荡在田野,随人而行。”

    司匡压低眉头,反问,“鬼火?”

    “哎呀,是神仙的怒火!”颜异急忙纠正。

    司匡噘着嘴,“子不语怪力乱神,哪来什么神仙的怒火?不就是个磷火嘛?颜兄,这火焰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三天……哦不!应该是四天前!”

    “这么说是最近几天喽。”

    “嗯。”

    “出现之地是什么地方?早就被曲辕犁耕过的田地,还是耕了很久的田?”

    颜异振振有声,“这个我专门询问了,乃半月之前耕过的田!”

    司匡呵呵一笑,“不错嘛,看来有人是觉得本官还不够忙,在给我找trouble啊。”

    鬼火这种东西,无非就是磷在空气中燃烧。

    虽然在夏季出现是常事,但出现在曲辕犁耕过的土地上,就不太正常了。

    想要让鬼火出现,温度到了还不够,还需要让实体腐烂。

    耕了半个月的地出现了磷。

    要么是凶杀案,要么是有人估计去掘坟,在那里埋了尸体。

    无论哪一个,被廷尉逮到,都是大罪,脱不了一死。

    郑当时见司匡还在笑,打了个哆嗦,不明所以道:“贤弟所言何意?”

    “郑公勿忧,小弟已经知道原因了。”司匡扭扭头,舒活筋骨,“蓝色火焰并不是神仙之怒,而是有人在捣鬼!”

    “真的?”

    郑当时猛地站起来,撸起袖子,老臂青筋绷直,眼珠子瞪得像两个大铁球。

    好家伙,竟然欺负到大农署身上了。

    够胆儿!

    这么多年没有走游侠之道,看来很多人都把他郑当时的名号给忘了啊!

    想当初,在梁地,他可是不亚于韩无辟的大侠!

    如果不是他为了做官而提前退休了,哪有韩无辟什么事?

    提了提绶带,郑当时冷声道:

    “颜异,汝即刻出发拿着我的手令去车骑将军那里,借三百北军士卒!”

    司匡冷声跟上,“不够!借五百!必须得给这个搞鬼的家伙迎头一击,否则,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别的幺蛾子呢。”

    “那就五百!”郑当时改了主意。

    颜异打了个寒颤,“大农令这是打算兵法栎阳吗?”

    “不然呢?”

    颜异脸色大变,急忙拱手,“大农令三思!栎阳可是秦之旧都,秦龙兴之地。不经过陛下同意,贸然发兵,恐怕会导致关中老秦人议论啊。”

    “陛下已经授权,只要涉及到螟虫之灾的事情,本官可自行决断。”郑当时愤怒不消,“老秦人又如何?敢挑事,就要准备承受本官的怒火。”

    司匡双手插在袖子里,看着颜异,淡淡的道:

    “大农丞别怕。蓝色火焰出现的前提是有尸体埋藏。太祖皇帝曾经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我等发兵,乃恪守祖宗之法耳!哪怕老秦人不悦,也无济于事!”

    说完扭头,又注视郑当时,

    “郑公,自大汉开国后,北军进城,即代表杀戮平判。私以为,甲胄入城,百姓会惊慌,进而给匪徒可乘之机逃跑,不如令北军换上常服,佩戴刀剑分批,从四个城门依次入城,然后在栎阳县衙内集合。”

    “贤弟说的很多,敢问,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匡说出来,大农令可别不高兴。”

    “但说无妨。”

    “派人将栎阳附近的道家弟子盯住!我有预感,罪犯,在道家人中!”

    郑当时低头,沉默了。

    好像被这消息惊到,不敢相信。

    他可是黄老虔诚的信徒,不敢相信是自己人在捅刀子。

    犹豫一两秒,苦笑问道:“没弄错吧?”

    “不会。”

    “……”

    “颜异,再以我之名义,联系栎阳大大小小的道家弟子,于栎阳馆驿相会,讨论黄老之学!”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