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六朝汉臣 » 第二百六十四章:消息何人泄露?

第二百六十四章:消息何人泄露?

    呼延陌陌虽然听不懂齐地方言,但从中几个字眼中,感受得到其中的恶意。

    原本傲慢的脸色疯狂的变化,由红润变得紫黑。

    身体也在疯狂地颤抖。

    伸手指着孔武的鼻子,骂道:

    “尔不要太过分了!吾侪是来谈判而不是来吵架的!”

    “敢指着老子,够种!”孔武笑的一次比一次狰狞,把袖子撸得更高了,亮着胳膊上的肌肉,“咱们两个不如打一架吧!若汝赢了,吾就闭嘴!”

    呼延陌陌抻着被鲜血充斥着的脖子,咆哮,“你以为我怕你?”

    孔武指着不远处一片空旷场地,冷笑,

    “走!去练练!”

    “去就去……”

    “呼延陌陌,坐下!”突然,伊稚斜的声音响了。

    “大王,此子欺人太甚……”呼延陌陌委屈巴巴得抱怨。

    “他就这个性格。”伊稚斜眨眨眼,平淡无波地说道,“更何况,你去了,还真不一定打得过这个人。”

    “大王为何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非本王对你没有信心,而是这个人,可是得儒家真传!战斗力,放眼整个匈奴部落,也是数一数二的。”

    伊稚斜语气微微一顿,阴笑,

    “我说得对吧?稷下天骄之一,孔门嫡系长子,孔子威!”

    孔武一愣,脸色瞬间凝重,

    “汝知道我?”

    “有所听闻。汝右手边这位比较文质彬彬者,想必就是令弟孔子国了吧?”

    孔武一改轻视,淡淡的道:

    “不愧是左谷蠡王,竟然调查得如此详细。”

    “哈哈,运气使然罢了。”伊稚斜抚手笑得更欢了。

    倒是司匡,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额头上的皱纹突出得愈发明显。

    大汉谈判团的人员虽然没有特意保密,但是绝大多数人员都是不知晓的。

    且因至长安后,大家仅仅聚过几次,凝聚力看似不强,乃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诸子百家的天骄来长安的目的。

    如今伊稚斜竟然随口说出其中两个人的名字……

    这已经不能用调查周到来说了。

    一个从国外来的人,哪怕调查能力再强,最多也就是从普通百姓嘴中得到部分长安近期以来发生的事情罢了。

    更进一步重要的内容,绝不可能从普通人嘴里得到,更不可能按照性格,推断一个没有见过面人的身份。

    除非,有人泄露了详细情报。

    大意了!

    己方阵营内存在细作。

    司匡低着头,拳头伸进斗笠下,抵着嘴咳嗽两声,清清嗓子,似笑非笑,有意无意的道:

    “左谷蠡王的手伸得很长啊,或者说,贵方的动作很超前呀。短短几天,竟然就能调查清楚我方谈判团人的性格,并以此为基础,推断出相关身份……这些年向我大汉军中插入细作,花费了不少时间吧?”

    伊稚斜望着对面缠着黑纱的斗笠,突然笑了,“阁下说笑了,若有细作,吾侪早就安排人刺杀贵方皇帝了,岂能在此浪费时间!”

    司匡冷哼,丝毫不信这个诡计多端之人的话。

    今天结束后,无论如何,必须派人搜查长安权贵,锁定细作的身份。

    转身,朝左侧唤了一声,

    “向之出示我方的条件。”

    “诺!”

    司匡左手边第二个穿着墨服的人站了起来。

    “汝便是王贺吧?墨家难得一见的天才。”伊稚斜笑嘻嘻地问道。

    “左谷蠡王竟知晓在下陋名,受宠若惊。”

    “哈哈,中行说在匈奴的时候,讲述燕太子丹的时候,可是着重讲了墨家。本王借此,对墨家服饰,也算有所了解。”

    王贺瞥了一眼笑吟吟的伊稚斜,厌恶的扭头。

    一个敌人,竟然把己方摸得如此透彻,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王贺捧起早就准备好的帛书,提出大汉这边的要求。

    言语慷锵,掷地有声。

    “此次谈判,我大汉的要求有三个。想要停战,匈奴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让休屠王等部落撤出河西走廊、河套平原,我汉军必须全面接管河套地区。”

    “第二,匈奴单于向我大汉称臣,每隔三年,需来长安朝奉一次!”

    “第三,匈奴各部落,解除武装,留下仅够自保的武装实力。”

    “以上!”

    伊稚斜还没开口,须卜罗哥气的蹦了起来,

    “尔等怕不是在做梦?竟然妄图驱使萨满子民!”

    “这是我大汉的底线!”

    王贺冷冷的道:

    “自大汉建国以来七十二年,匈奴掠夺之资源、抢夺之人口、屠戮之百姓,焉能胜计?”

    “在此基础上,再往上追溯八年!”

    “尔等趁秦地大乱,夺取河套地区,杀我边境兵民,焉能胜计?”

    “别说令尔等臣服!”

    “我大汉当今天子英明神武,盖世卓越,可提三尺之剑,携万里之剑锋,能驱百万之雄师,统山河之日月。”

    “今圣人有出击匈奴之心,且军民一心,倘若再次发兵匈奴,定可破尔等祖宗之地,绝尔等贵种传承!”

    “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汉人都这么猖狂吗!”

    须卜罗哥咬牙切齿,一屁股坐下,“咣”的一声,恶狠狠地砸了案几一拳,侧身,拱手道:

    “大王,汉人无诚意,不如吾侪返回草原,组织军队,再次与之一战!只有让这群人体会到当初白登之围时的恐惧,方可对我萨满后裔怀敬佩之心。”

    王贺没有在意急得瞎蹦跶的须卜罗哥,而是将目光直接投向匈奴使团的主事,

    “左谷蠡王认为如何?”

    “不好。”

    伊稚斜轻声道:

    “尔等莫不是忘了,此次战役,尔等能赢的缘故,只因左贤王部东进,我左谷蠡部西行,主力皆不在,只余老弱病残于部落耳。”

    “若左贤王部万骑皆在,尔等将会是下一个李广、公孙敖!岂能趁机获胜?”

    司匡点点头,“君说得不错,只是,鄙人一向信奉一句话。”

    伊稚斜:“??”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呵!好大的口气,吾不信尔之运气能一直这么好。”

    “君可拭目以待。反正谈判破解,鄙人肯定会奉命再次出兵匈奴。届时,希望可与左谷蠡王来一场遭遇战。吾侪堂堂正正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