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馒头榨菜,我竟被黄袍加身 » 第43章 太极觉迷录

第43章 太极觉迷录

    太极教贡献值体系的建立,让李轩可以悠闲地收取每天的保底声望值。

    这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他要不展示一下仙术,大多数教徒都不会产生声望值。

    但有了这套体系后,大伙儿一看,要想继续获得免费的食物,那就必须要虔诚地向教主祷告啊!

    关于这招嘛,教徒们都不反对,只要不出银子,忠诚这种纯心意的玩意儿,要多少有多少,教主大人觉得不够的话,他们甚至可以跪下来祷告!

    对于有好处就信,没好处就闪的国人来说,不收银子、只收心意的宗教,都是好宗教!

    因此教徒们也就非常自觉地进行早、中、晚三次祷告。

    在宋康年等人的有意引导下,还建立了祷告仪式,那就是面对教主所在的李府方向,诚心诚意地三跪九叩。

    然后嘴里高念道:

    “仙福永享、寿与天齐的李轩李教主啊!”

    “你的威名,盛传在三秦大地!”

    “大家都在传诵你的破家为国、仁义无双!”

    “你赐给我们馒头和榨菜,让我们脱离饥饿,让我们有力气保家卫国,让我们不至于流离失所!”

    “我们真诚的感激你、崇拜你、敬佩你!”

    形成一个标准的仪式流程。

    这种仪式,加深了教徒们的宗教认同感,大家都觉得,自从拜了李教主之后,做事有力气了、头脑也灵活了、连夫妻之事都雄风再起了!

    宋康年把这些事迹,都编撰成了一本小册子。

    名字叫《太极觉迷录》。

    里面记载了李轩的日常言论,当然,其中大多数,都是宋矮子自己编的,最后让李轩过目审核敲定罢了。

    毕竟谁会说出一些“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之类的日常语呢,通常都会说“阿斗啊,干爹跟人干架去了,你在家里,要好好听话!”

    但大明朝的舆论宣传,就讲究这个调调,因为这些东西,不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而是写给读书人看的!

    百姓们才没兴趣看这种小册子呢,有这闲功夫,不如多跪下来,给教主祷告一次,比什么都强!

    只有读书人,尤其是各村、各镇、各县城,掌握舆论高地的秀才、举人、退休养老的进士们,才会颇有兴趣地翻读小册子。

    他们是当地的舆论领袖,就跟四百年后的大V一样,要获得他们的认可,就要用他们的书面语言(古文)来撰写。

    宋康年的编撰,颇具野心。

    他知道,太极教刚刚兴起,除了用馒头走下层百姓路线外,还要用理论来走上层儒家读书人路线!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更好地推广太极教。

    他可不想把教主的影响力,只限定在白水县这个小地方。

    要走出去!

    扩散到蒲城、富平、三原、西安,然后再走出陕西,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因此在册子的后面,他会不定期更新一些太极教的教徒们,在接受了教主的感召后,出现的诸多“神奇事迹”。

    依然是宋康年自己瞎编的。

    不过太极教的高层们都觉得,宋矮子只是使用了春秋笔法而已,这些绝对都是事实,倘若有人当面怀疑,那不妨直接“送回老家”!

    总之,整个白水城的百姓,绝大多数,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了李轩系统面板上的一个个自带声望值的名字!

    那些坚决不肯贡献1点声望值的极少数人,李轩也会把他们的名字,一一告诉刘芳亮。

    他的本意,是让刘芳亮赶走这些人,但自从有了送县教谕老夫子“回老家”的案例后,刘芳亮就自动脑补,认为自己领悟了教主的深意。

    教主不想脏手,但他刘芳亮不怕啊!

    因此果断赠送这些人一套“快速无痛回老家旅程”!

    从物理层面上,快速统一了整个白水县城的思想。

    田见秀从刘芳亮那儿得知,教主居然能找出隐藏在人群中的反太极教恶徒,不由得脸色一变。

    心想,教主天威,果然深不可测!

    幸好自己最近已经改邪归正,别人早中晚祷告三次,他连睡觉前都要补充祷告一次,整整四次,虔诚得很,想来不会被教主的仙术察觉到自己过去的心怀叵测!

    谢天谢地,太极仙术,天下无敌!

    为了在教主面前表现一下自己无尽的忠诚,秀一波政绩,田见秀思来想去,把目标定在了大塬下面的白水河中。

    整个白水县,分为五块大塬地,县城这块的地理位置并不算优越。

    自从大旱灾来临后,整整四个月都没降雨,北边山里的溪流,都差不多消失了,而塬上的水源,也在逐渐枯竭。

    根据他的经验,最多明年三月份,这塬坝之上啊,可能就没有井水了!

    教主能够每天提供食物,但没有水的话,百姓也会渴死的啊!

    因此寻找新的饮用水源,就成了当前教务的重中之重!

    他和宋康年、郝永忠都是法王,但宋康年忙着编撰《太极觉迷录》,跟县里的读书人打成一片,郝永忠这个憨货,杀人打仗是把好手,处理教务却不是强项,因此教中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落到了田见秀的肩膀上。

    他找到李轩,先是说了自己对于水源危机的见解,然后提议道:“教主,趁白水河水位下降,咱们可以先筑道堤坝,然后用水车,引水上塬!”

    引水水车,东汉时就有了,引水上塬的水车,是多级引水,通过一条条水渠,把沟壑底部的河水,引到塬上来。

    可以初步解决饮用水源的问题。

    但县城的塬坝很高,要想完成多级引水的话,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自古以来,白水县只搞过一次这种工程,那年也是大旱之年,但正值唐高宗时期,国力强盛,当时被并入奉先县,隶属同州的白水城,在千年之后的白水河大桥附近,动用了上万民夫,筑坝拦河,引水上塬,解救了城中百姓。

    如果太极教没有成为全县城的唯一信仰,田见秀也不敢这么干。

    但眼下大伙儿不愁吃穿,有教主源源不断的馒头、榨菜支持,正好可以全部参加引水上塬的工程!

    这也是为百姓们自身着想,没水喝的话,大家都得抓瞎!

    既可以解决水源问题,又能捞教内的贡献值,双赢,田见秀认为,百姓们必定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