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低调当演员 » 第四章 世无巧运,唯有心劲

第四章 世无巧运,唯有心劲

    “那还有三个月的合同期的话,直接买断合同吧。”

    周婧雯思索片刻,从自己包中取了个小本子和宝蓝色钢笔,似乎是要计算一些东西。

    苏洛放松地笑了笑,不需要用什么慷慨激昂的入伙宣言,甚至不需要正面回应刚刚自己的邀请。

    周婧雯已经开始在以自己的专属经纪人的办事了。

    果然是个值得人放心和托付的人呐。

    其他的事情有周婧雯帮他处理好,他就根本不需要操心了,只需要好好地琢磨琢磨,自己该怎么找到喜欢的戏,并接了它。

    “婧雯姐你安排就行了。”

    苏洛到自己卧室里取了张卡,交到周婧雯手中。

    “公司的分账都在这张卡里,买断合同的钱就从这里出吧。”

    这一年多,苏洛自己也有些积蓄。

    之所以要买断和新光剩下来三个月的合同,是为了不让新光使些绊子恶心自己,而且如果保留合同的时候和其他人接洽,都需要走公司的联系方式,限制太多。

    再比如用自己的名义滥接一些代言,或者是接了邀约又告知对面是自己拒绝了,直接把自己的名声折腾得更臭,破坏商业价值,都不安全。

    反正若是没有买断合同,那总有被恶心的可能性,会败坏苏洛的名声。

    要知道虽然苏洛在场外大众眼中名声是黑红交映,近乎全网嘲,现在也就剩下粉丝和商业价值了。

    但是在这娱乐场这方天地里,谁摸得透谁的心性呢?

    传言都不可信,唯有见着处了,才有那几分真切。

    “嗯。”

    周婧雯没有推拒,将银行卡和写了密码的纸妥善叠好放进包中密处。

    “那我走了,你好好休息休息。”

    周婧雯重新检查了一遍有无遗漏,才离开了苏洛的公寓。

    随着关门声一落,苏洛重新叼起了那支雪茄。

    现在影视圈里自己可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对于影视圈的大佬们来说。

    苏洛?

    谁?不认识。

    没有代表作,没有表演印象,没有人脉,没有派系,也不是中戏上戏军艺这些名校出身的。

    坦白说,他就是个野人。没有剧本会找上门来,就算是有,也是和周婧雯所说的为了流量而来的烂剧。

    演了烂剧,名声更臭。

    名声更臭,剧本越烂。

    最终只会败光所有流量,成为连烂剧都不要的前偶像。

    所以他这以演员身份出道的第一部戏,一定要打出他的名气来。

    可以戏少,可以卑微,可以毁形象。

    但戏一定不能差!

    好戏才有让演技发挥的空间。

    只要抓到机会了,哪怕就是荧幕上、电视上的那么一分钟,那么几秒,苏洛都有信心让这短暂,成为自己的高光时刻。

    只要有足够亮眼吸睛的表现,那他就能够给人留下印象,再借此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既然如此......

    苏洛看着手机上的新闻,那算是挺冷门的官方新闻,只不过他却在这新闻里嗅出了一点不寻常的讯息。

    公司和经纪人的问题解决了,那自己也就该行动了吧?

    这准备这么久了,也该收网了。

    “近日,京城艺术中心宣布将与魔都艺术中心、魔都昆剧团、京城京剧院联合启动艺术电影项目,以宣传国家传统戏曲文化。该项目将由叶一文导演执导。”

    对于大众来说,除了叶一文,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

    因为这种官方电影一般都只不过是用来做某方面宣传的,正常来说就连演员都是直接挑选相关行业的。就像是宣传戏曲文化的这部艺术电影。

    正常来说,都会是安排京剧院和昆剧团的艺术家们出演的。

    如果不是导演是那位,那甚至大家还会觉得这应该是个纪录片。

    叶一文作为导演的咖位,基本上属于国内最顶层。

    如果说世界影坛论及华夏电影史的话,那绝对避不开叶一文,因为他是华夏官方电影符号。

    他作为国字号导演,执导了各朝历史正剧,他的电影也擅长以尖锐的事件冲突来揭露社会问题,以至于他的电影也时常获得国际电影奖。

    他的社会事件类型电影也基本上被视为了国家目光聚焦点和新政策冲锋号。

    用个不尊重时代的形容,那他就算是皇家御用导演。

    若是只看他的荣誉与地位,那影视圈里的这些一线演员,甚至是影帝影后们,都不至于避之不及。

    重点在于叶一文有两个特点。

    一,片场暴君,他是影视圈中最为著名的暴君导演,对于演员表现的要求严苛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特别是他不会提具体的要求,只是用一种感觉讲述另一种感觉,让演员演出那种感觉的灵魂来,否则就要无止无休地重拍。

    至于拍摄进度?谁敢催他?

    二,他的电影以真实著称,但是却是在除了演员之外的其他方面做到极致。

    在这种一眼便觉得影片中的一切是真实发生的情况下,演员更像是被电影本身推动的真实存在,而不是演员。

    也就是演员的演技会被极大程度地忽视。

    这也是为什么叶一文横扫过大部分国际电影节,但是拿奖的永远都只有最佳导演,不会有演员的份。

    这是一个将幕后苛求到极限的导演。演员在他身边,都会黯淡无光。

    是个狠人。

    回想完叶一文的资料,苏洛关掉了新闻页面,从一旁的柜面上取来了自己的轻薄本。

    打开轻薄本,看着重叠繁杂的网页。

    若是有人看到这些网页,那或许会怀疑苏洛是不是个文化间谍,因为其上所有页面,都与叶一文有关。

    有着各个和叶一文合作过的演员的评价,也有着各种细枝末节信息的拼凑。

    其中,以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影帝秋山在拿到最佳男演员之后的获奖感言中,对叶一文的评价最具代表性。

    “叶师对电影的态度是我见过最为真挚的。”

    “但在他执导下拍摄是压力很大的一件事,甚至到现在我都心有余悸。”

    “只不过只要能够经受住那种压力,那演技和对电影的理解,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就像我,主演了《日月成明》之后,跟叶师到柏林来,看他拿了金熊奖,第二年就结束陪跑,靠《白焰》拿到银熊奖了。如果没有从叶师那里得到提升,没有张导在《白焰》拍摄时对我的引导,就没有影片中那段惊艳大家,也惊艳我自己的表现了。”

    “当然,可别让叶师知道我夸他,我可不敢再被他执导,哈哈。”

    而苏洛的电脑里还不止这些被广泛知晓的消息。

    叶一文的路线、抵达魔都的生活规律、喜欢在魔都昆剧团表演时坐在大剧院哪个位置等等。

    倒不是真的变态。

    而是叶一文行得正、做得端,生活又低调,并不在乎行踪隐秘与否。

    而且媒体也不会去找人家国字号导演的料爆,大部分喜欢叶一文作品的粉丝甚至不知道叶一文长什么样呢。所以苏洛的信息都是凑出来的。

    比如有明星的机场报道里,找到带着旅行帽穿小马甲从后面路过的叶一文。

    比如某中学组织的传统戏曲活动,在魔都大剧院前采访视频中在远处同样打扮在那遛弯的叶一文。

    有一说一,都不知道苏洛是怎么知道从哪些旮旯翻出这些信息的。

    “世无巧运,唯有心劲。”

    苏洛对叶一文公开的过往和性格也有足够的了解和把握。

    这段时间,叶一文在魔都的日常就是吃早摊、遛弯、大剧院听昆曲、遛弯、回酒店睡觉。

    偶尔去魔都艺术中心开开会。

    叶导可能是在更深入了解昆曲,毕竟项目才刚刚开始,还有不少时间研究。

    但这对苏洛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一个绝佳的可控机会。

    他要的就是人为地制造偶遇,毛遂自荐,想起了自己的前世,前世他也是这般靠着自己的能力找到机会的。

    对于苏洛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幸运能够直球入袋。

    但我们能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幸运。

    苏洛抬手看了看时间,差不多,该出发了。

    他起身抚了抚自己衣服上的褶皱,从衣架上取了一顶鸭舌帽压在了脑袋上。

    盖住了他那有些蓬松散乱的中长发。

    到了入门的玄关前,翻出了一件早就备好的橙色马甲利索地套在身上。

    戴上一副无镜眼镜,套好口罩。

    这一身打扮好,倒是让人不好看出他是谁。

    而且其实明明看起来像是环卫工人穿的小马甲,在他身上看起来却像是新潮工装,如果说他这身是Dickies的新款代言,怕是所有人都会信。

    苏洛收拾好之后在玄关处的半身镜前看了看自己身周,取了一旁备好的小册子收在了小马甲内衬里。

    确定没有什么问题。

    万事俱备。

    那就出发吧。

    ..............

    此时距离魔都大剧院的昆曲《桃花扇》演出还有一个小时。

    在大剧院右后半区的二层看台,有一个座位在网上被订购锁定了,在售票区变成了红色,这区域在平日里上座量并不多的大剧院可是冷门区域。

    “老位置?”

    “老位置。”

    一个带着鸭舌帽,穿着小马甲的大爷看着选座屏幕上,自己选定的座位变成红色。

    若是平时他就是心满意足地转身到附近溜达一会等开场了。

    但这次他发现挨着自己座位旁边的一个位置竟然早就是红色了。

    摇了摇头,晃晃悠悠地揣着小石头继续溜达去了。

    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戏友?

    或许会是个知性的魔都时髦老太太?

    那敢情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