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本红尘仙 » 第四十章 司天监秘事

第四十章 司天监秘事

    白浮生按下心中的惊疑,身上的气势回落,周身流转的剑气也消弭于无形,他抬头看向那双看着清澈至极的眼睛,笑道:

    “没想到让执金卫心心念念的张让一,居然会这么明目张胆地出现在这里。”

    与此同时,若有若无的异香开始在屋子里弥漫开来,和先前在聚窟洲和院落里的香味一模一样,白浮生分辨出这异香的来源正是眼前的张让一。

    “本来想在梦中与白先生说的,没想到白先生一剑就劈开了梦境,甚至还差点追根溯源,直接劈开了通往聚窟洲的通道,张某人有些害怕。这才不得以而为之,还请白先生恕罪,这位朋友什么事都不会有。”

    张让一说得很快,看上去有些兴奋,甚至连双手都不自觉地微微握拳。

    白浮生微微眯眼,细长的眼睑中眸子转动,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张让一。

    眼前的道士十分奇怪,他身上没有一点灵气的痕迹,身躯虚浮,不似实体,气息也不过是正常凡人的程度,但偏偏那一点灵光,如深山鬼火,十分醒目,却也怪异无比。

    就像是,舍弃了肉身一般。

    “至于那些执金卫,除了那个叫寅山的稍微有些棘手,其他的不过是些初出茅庐的小东西而已。

    “他们抓不住我的,最主要是——那位年老体衰的皇帝陛下,也想要这传说中能让死人复生的返魂之法啊!”

    张让一忽然嗤笑一声,“那老东西近几年来越发糊涂,当真以为他那皇位真是他自己争取来的?

    “若非司天监移花接木,将部分国运先行转移到了他身上,三十年前,谁胜谁负尚未可知。

    “到了现在,独断专横,又是出兵,又是变法,又想秘密之中求得长生,可能是两只眼睛太少,他已经看不到逐渐衰落的大夏国运,也看不到九州之内上书各种灾害和流寇山贼的奏折了。

    “心比天高,碌碌无为三十年,妄想着名垂千古,留下如同大夏开国之君一般的美名,也是异想天开。

    “本就身负国运,还妄图长生不灭,若是真让他得逞,大夏的下场只会比你先前看到的西夏更惨。只是那群大臣居然默许了他的小动作,要我说,还是早点让位的好。”

    白浮生看着眼前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的张让一,大致理清了为什么执金卫要追捕张让一。

    但他还是不明白张让一为什么会突兀地找上自己。

    “那你找上在下,是为什么呢?”白浮生问。

    “为什么?”张让一的脸色恢复平静,看着白浮生的眸子,轻声道:

    “半年前,我就注意到了司天监的那块返魂木发生了变化,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谋划。在查了司天监内的古籍卷宗之后,我发现了一门秘术和神魂乃至聚窟洲的关系十分密切,甚至这门秘术本身就是从聚窟洲流传出来的。”

    张让一看着白浮生,轻声吐出了几个字:

    “太虚神游术。”

    白浮生陷入了沉思,在决定修行太虚神游术的时候,他还太小,从未听过大师兄提及有关太虚神游术的来源,也不知道这门秘术为何落到了剑阁手中,也不知为何当日逃出山门,师父首先收起来的为何是这门太虚神游术。

    这些记忆久远得有些模糊,若非张让一提及太虚神游术的来源,白浮生决计不会想起这些事情。

    “从那之后,我每天起卦,希冀着捕捉那一抹天机。终于,就在一个月前,我终于窥见了一眼那传说中的聚窟洲,代价是肉身瞬间枯竭,修为境界全失,好处是我的神魂已经牢牢地于那片天地相连,即便是没有肉身,我也能从聚窟洲获得远远不断的养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拥有了一块‘合道’之地。

    “这也是我能让你在梦中进入聚窟洲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终究还是没能彻底脱出着一方天地的限制,成了如今这幅不人不鬼的样子。”

    张让一叹了一口气,像是有些遗憾,随即又开口:“白先生再听我讲一讲事情的来龙去脉,听完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要来找你了。

    白浮生皱起了眉头,他不知道为什么眼前的道士为什么废话这么多。

    似是看出了白浮生眼中的不耐烦,张让一也不再卖关子,嘴里轻轻吐出了两个字:

    “陈淳。”

    白浮生双眸猛然收缩,但又瞬间平静下来,转瞬间心中诸多念头闪过。

    大师兄既然在白夜城出过剑,就说明他一定在这方天地活动过,甚至可能到处都会有他留下的痕迹,而太虚神游术一开始就是在他身上的,交给自己修行后,等大夏建立,旧敌覆灭,他再出秘境搜寻有关的消息,倒也能说通。

    毕竟当时逃出来的师门九人修为都不高,对于太虚神游术这种平日里都没听过的秘术知之甚少,在白浮生冒险修行后,寻找相关的线索也是人之常情。

    白浮生倒了一杯酒,浅浅抿了一口,示意张让一继续说。

    “在三十年前,我在藏书阁寻找有关聚窟洲和返魂木的信息,一直从上古的记载翻到大夏建立,发现了一件怪事,一万年前是一个节点,在此之前,聚窟洲还是作为天下第十洲存在于这个世界,在那之后,便只剩下九洲了,所有的典籍无一例外,看不到半点聚窟洲的痕迹。

    “这个地方,就这样凭空消失了。但人间却留下了一点聚窟洲存在过的痕迹——譬如返魂木,也就是你眼前的我。

    “这条线并没有找到太多信息,那些典籍上的记载,看上去有人为修改的痕迹。然后我开始着手调查太虚神游术,虽然没有拿到秘术,但从那些记载中,也能窥见一些端倪。

    “太虚神游术本来应该叫——无量返魂法,也是在那个节点前后,对于无量返魂法的记载完全变成了太虚神游术,若不是我仔细比较,查阅了太多记载,我也不敢相信这两个看上去完全不沾边的功法,居然是同一个东西。

    “毕竟在记载中,太虚神游术是通过神游太虚,遨游异界,在梦中历经无尽生死轮回之后梦中悟道,梦醒即道成。

    “而无量返魂法是依托返魂香,在人间历经一遍遍生死,在生死之间悟出大道。

    “随即我就开始调查历史上修练太虚神游术或者无量返魂法的人,有记载的特别少,有所成就的更是只有渺渺数人,甚至在史书上也是一笔带过,价值并不高。

    “直到我看到了一个名字,陈淳,一千年前突然出现在了大夏西北,那个时候西夏那块地还是大夏的,北边的草原人还十分强盛。他一边游历天下,却一边打听着有关太虚神游术的消息,后来因抗击草原有功,被写入了史册之中,其中提到了他和当今齐王的对话。

    “陈淳问齐王有没有听说过一种通过经历死亡和复生进行修行的秘法,齐王说‘孤本无敌,何须以死悟道’,陈淳对曰‘既本无敌,何妨以死悟道’,此事传为美谈写入史册,是因为后两句话,但我注意到了前边那句。

    “居然有人跟我一样,想要挖出尘封在万古岁月中的秘辛,我自然想要知道他成没成功。

    “陈淳有很多好友,可以说遍布天下,他最爱之事便是写信,给各个朋友写信。通过司天监少监的身份,我调用了那些宗门的卷宗,查阅了那些尘封已久的书信。

    “最后得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

    张让一直勾勾地看着白浮生,一字一顿道:

    “他在寻找一种辅助太虚神游术修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