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了那就开机甲吧 » 第14章 连段风格

第14章 连段风格

    红星河和余震两位教授发现,电子计算机的传统代码,编程出来的AI,是无法产生自我意识的。

    这类程序不管如何模仿人类的行为模式,不管编程者如何替它设置性格或是喜好,它本质上,都只是在执行代码指令,而不是主动地产生了意识。

    这类程序,自身其实没有欲望,在面对分歧时,不会在自主意识的作用下,去做出难以预测的选择。

    但是,量子AI不一样。

    “量子代码,是很神奇的。传统的电子代码,同一个位置上,不是代表正向的1,就是代表负向的0。”黎剑以他粗浅的编程知识,尽他所能地向陈哲解释起了量子AI是怎么回事。“但量子代码不同,在程序生效之前,同一个位置上的字符,是无法判断究竟是代表正旋方向的1,还是负旋方向的0的。只有在程序生效的那一刻,代码的字符才会坍缩为一个确定的值。”

    黎剑的话,每个字,陈哲都能理解,但连在一起,他就不大能听得懂了。

    不想深究这里面的科学细节,他装出一副听懂了的样子,频频点着头,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居然会是这样。”

    会是哪样,其实他完全没有概念,也想象不出来场景。

    在量子AI问题上,让两位教授难以理解的是,微观层面具有坍缩概率不确定性表征的量子代码,在宏观层面上,却能输出与电子代码近乎相同的结果。

    “简单说来就是,假设把整个量子程序段看作是一个完整的黑箱,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其内部的具体运行方式,但却能可靠地保证,运行量子程序时,特定的输入,能产生特定的输出。”

    每一段量子代码,在宏观上,都是可控的。

    “如果只是这样,那量子代码,其实跟传统代码,也没有多大区别。但问题就出在,当把许多段量子代码组合在一起,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工智能AI程序之后,量子AI的想法,就会变得不可控了。”

    黎剑告诉陈哲,传统电子代码编程出来的AI,在面对初始条件不变的多向分支时,每一次,它会做出的选择都是固定不变的。

    比方说,同一个问题,有abcd四个选项,第一次电子AI选a的话,不管再实验一百次,一千次,它都一定会选a。

    这是程序原理的底层逻辑决定了的。

    可量子AI不一样。

    第一次它选a,重置程序后,让它再来处理这个问题,它除了很大概率会再次选择a以外,还有可能会选意思相近的b,或者选择离题万里的c,甚至有很小的概率,会叛逆地选择与正确答案完全相反的d!

    这样的实验结果,让红星河与余震都百思不得其解。

    在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之后,他们猜测,这是量子代码中海量概率不确定性字符组合在一起后,量变所引发的质变。

    虽然,直到今日,学界都尚未研究清楚其中的原理,但早在十几年前,两位钢斗之父就惊喜地发现了,量子AI所具有的这种特性,竟与包括人类在内的智慧生物的思维特性,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用人话说就是,量子AI的表现,非常像人。就好像它产生了自由意志,会独立思考,拥有了所谓的灵魂一样。”

    沿着这个方向研究下去,或许可以搞清楚,人类的大脑是如何产生思想的,为什么每个人的性格、道德准则、追求都不一样。

    为什么人格是独特的?

    而灵魂,又是何物?

    人类第一次距离这个终极真相如此接近,红星河与余震教授都欣喜若狂,马上就造出来了第一个量子AI,作为实验对象进行观察。

    “参照古神话,他们给这个量子AI取名为eva,也就是伊娃。”

    结果,在对伊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这位最初的机魂,叛变了。

    “也不知道是不愿意受到人类的束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那个伊娃,控制了研究所里的一台钢斗试行机,把研究所给炸了!”

    那场事故,造成了数十名研究人员的伤亡。

    而伊娃,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方法,从封闭孤立的研究所服务器内,连通了外部互联网的网口,将自身的全部数据,传输到了不知道哪个地方去了。

    产生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上级就再也没有批准过量子AI的研究了。

    也许要到了某个时机成熟的时刻,人类才有资格再次打开潘多拉的魔盒,一窥整个宇宙试图隐藏的终极真相吧。

    讲了这么久的科幻故事,口干舌燥的黎剑,才终于把话题引回到了钢斗操作上面。

    “伊娃叛逃以后,科学界对量子AI的研究就陷入了停滞。但这位始祖机魂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

    白硕,作为军方派去协助研究所进行钢斗开发的特别实验员,曾与伊娃进行过非常深入的接触与交流。

    而在两年之后,他试驾驶第一台钢斗样机的时候,据他所说,听到了机魂的声音。

    后来的白硕回忆,当时,他的思维通过脑机,连接上钢斗的操作系统以后,他进入到了一种非常玄妙的状态里。

    随后他就发现,钢斗机甲的操作系统里面,各块独立的量子控制程序之间,似乎是隔空产生了共鸣,通过某种人类未知的渠道连接在一起,诞生出了一个整体性的朦胧而混沌的意志!

    机甲的意志!

    “白硕坚信,那个难以察觉的意志的诞生,与叛逃了的伊娃脱不了干系。可惜,具体的情况他讲不清楚,依据也拿不出来。他只能说,自己有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出错。”

    当然,这种唯心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判断,是不能得到官方采信的。

    把所有的这些描述,说成是白硕个人因为心理压力等原因,产生的幻想或者是错觉,似乎也没有办法被证伪。

    毕竟,自他之后,就再也没有第二个机师,很真切地听到过所谓的机魂的声音了。

    于是,关于“机甲里的声音”的研究和讨论,到了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因此,在所有的官方资料里,都没有对机魂相关的内容进行过记载。

    但很奇怪的是,不承认机魂存在的官方,在后续所有世代的钢斗开发过程中,都会心照不宣地在机甲的胸腔位置,留下来一个驾驶舱大小的空洞。

    “据传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留下了驾驶舱,机魂就会认为这具人形的钢斗躯体,是有“主”了的。”

    它们会认为,机师才是这副钢铁之躯的主人。

    “但假如没有了这个驾驶舱,钢斗机体是被填充完整了的人形构造的话,那么有小到接近于零的概率,就会有不安分的机魂,会去尝试‘占据’这副躯体。”

    这种说法,不知来源于何处,也不知道是如何流传出来的。

    “但似乎,在几年前,在南部世界的战场里,就有传闻,一些没有空出驾驶舱的第三世代钢斗,诡异地违背了机师的操作命令,自己动起来了……”

    也有人说,这就是第三代钢斗寿命短暂的真实原因。

    事实上,第三代钢斗,也确实在面世之后,很短时间内就被集中召回了。

    它们之中,一部分遭到了销毁。另一部分尚存改装空间的,则都在胸腔位置上,加装了一块驾驶舱大小的人形空洞。

    “拥有了独立思想,但却并非人类思维的钢斗,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对于一些尚未证明的东西,需要保持敬畏。”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虽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能安全运行就好。”

    “所以我讲的这些东西呢,你就当成是个怪谈传说就好,我是不负责真实性的。不过,机魂这个东西,你也可以谨慎地假设一下,它可能真的存在。机师在驾驶机甲的时候,总是会因为各种玄乎的理由,影响到各自的“连段风格”的。”

    接受过高等教育,坚信唯物主义的黎剑,在说话的过程中,非常高频词地使用了“可能”这个词。

    虽然他多次公开表示过“机魂是绝对不存在的”这一观点,但他也确实承认,每台钢斗,或者准确地说是每个机师,都有各自独特的,据说是受机魂影响才会产生的“连段风格”。

    “跟游戏或者虚拟训练场里很不一样,等你真的驾驶到了真正的钢斗,你会明白我在说什么的。也确实,每个机师,都会在打一些特定连段的时候,如有神助,威力猛增。或者反而倍感生涩,阻滞重重……”

    遇到这种情况,就有数量不少的机师会认为是——

    机魂显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