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重生了那就开机甲吧 » 第60章 强烈的意念

第60章 强烈的意念

    视频里,白硕由浅入深地讲解了一遍六代机“武技”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方式。

    “五代机已经可以使用脉冲去增强机武能力,但是,仍旧停留在机师一招一式亲自实现动作的范畴里。而且。对于脉冲粒子的量子态控制程度,也就是“量态控制”还比较初级。”

    视频里,白硕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量态控制”。

    对脉冲粒子量子形态在量子领域内的控制,是实现六代机武技功能的技术基础。

    “但是六代机,是借助了无意识型AI辅助,让机甲自动做出成套的武技动作的。更重要的是,这种武技动作的量态控制程度是比较高的,足以让脉冲粒子实现出形态复杂且丰富的运动和功能。”

    这样的说法,同样让人不好理解。

    陈哲有点发懵,不是说因为人工智能叛逃等原因,钢斗里面是禁止搭载AI程式的吗?

    难道这个所谓的无意识型AI,又跟能产生自主思维的AI不一样?

    “以电子游戏为例,五代机,能实现的只是你使用鼠标和方向键输入进去的基础动作,比如前进、后退、蹲起、跳跃、视角转向……但六代机的武技,就像是游戏角色所掌握的‘技能’那样了,你只需要输入一个快捷键,角色就会自动释放出一整套带有复杂效果的招式。”

    白硕这样一讲,除了梦诗雪,在场几个经常玩游戏的年轻人,就都大概明白了“武技”指的是种什么东西。

    “就像人族大法师,你按下暴风雪技能,指定出一块区域,角色就会自动跑到施法范围里,朝着目标位置持续施放暴风雪一样。对于六代机的武技系统而言,你们只需要向钢斗下指示,让它使出来某套武技,机甲就会自己动起来,流畅而连续地自动完成那一套操作动作,也就是,程序工程师常说的自运行。”

    举个例子,比如某台钢斗有一项武技名字叫做“冲拳”,效果是向着前方连续出拳,那么机师只要让钢斗控制系统明白了他想要使出“冲拳”的意愿,机甲就会自动按照AI程式包的设定,摆好架势,朝着前方连续出拳,直到机师发出终止指令才会停下来。

    整个出拳的过程,甚至都不需要机师进行过多干涉,顶多只需要偏转一下大方向调整打点罢了。

    “这样的设计有非常多的好处。许多武技的实现过程,非常的复杂,而且抽象,不是现阶段的人脑能够顺利完成的。因此,科学家们把这个精密复杂的量态控制过程,交给了超算处理器去实现。而身为人类的机师,就只需要摁下‘开关’,向钢斗发出武技执行指令即可。”

    对工具使用方式的简单化和傻瓜化,一直是一代又一代人类工程师们孜孜不倦努力探索的方向。

    从编码控制计算机,到后来的鼠标和操作界面的诞生,再到更后来的平板触屏,脑机控制……

    从最开始需要拉线或者按钮控制启闭的电灯,到后面可以声控、光控使用,再到后面的智能家居,灯具自主判断使用场景自行启闭……

    人类对机器的改造,从来都是朝着“本体复杂化”但“使用简单化”的方向去进行的。

    “这种‘发出指令,钢斗自动执行’的模式虽然方便,但也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要怎样,才能让钢斗的控制系统,准确无误地理解机师的意图,而不会产生误操作呢?”

    沟通,哪怕在人类与人类之间,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

    有多少的词不达意?又有多少的误会离合?

    “你们不要以为准确理解人类的思想,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举个例子,网络上有这样一个梗,某位网友看到了一个视频片段,问播主这个动漫叫什么名字,播主回了她‘你的名字’。结果,问问题的网友,把自己的真名回复了出来,还说‘韦一敏,然后呢?可以告诉我了吗?’其实,这个动漫的名字就叫《你的名字》,只是这位韦一敏同学误解了播主的意思。这就是著名的‘韦一敏效应’。”

    人类的思想,情感,语言是如此的细腻复杂。人与人之间,尚且经常误会一些简单表达的意思。那么机器,又怎么样才能不误解机师的想法,不会因为理解错误而出现误操作,酿成大祸呢?

    “人是靠语言思考的,你们思考的时候,是不是,脑袋里会有一个旁白声音,在把你思考的句子讲出来?根据这个现象,脑科学家想出来了一个办法,设定一些关键词指向武技,当钢斗控制系统检测到机师意识里出现了关键词,或是有用语言讲出这个关键词的倾向时,就自动执行被关键词指向的武技。”

    但这种方式,又涉及到了一个问题。

    有些时候,机师的思维或是话语中间,出现了那个关键词,但机师却并非真的想要发动那项武技。

    “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就比如说,你还在心里犹豫,‘要不要启动自爆程序呢’,结果,操作系统监测到了‘自爆’这个关键词,嘭的一声,你就炸了。”

    视频里,白硕举出了一些实例。

    “又或者,假如你的队友站在你前面,问你刚刚用的那招好酷炫,名字是什么,你说名字叫‘大炸弹嘭嘭嘭’,结果操作系统又监测到了关键词,开始自动使用武技,把你面前的队友炸上了天。”

    三名年轻机师想象了一下这两个荒唐的情境画面,感觉确实,好像武技误触发的可能性很大。

    他们一下子就迷茫了起来,想不出来要怎么办,才能规避这种乌龙事件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实验。我现在说,大家心里不要去想‘大象’,请回答我,你们想到了什么?”

    陈哲的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一头正在用鼻子喷水的大象。

    “你们的脑海里肯定是出现了大象的形象!”

    视频里的白硕,一副被我猜中了吧的得意模样。

    “这是无法主观控制的!所以,为了让钢斗操作系统准确识别机师是否要发动武技的真实意图,科学家们,又给武技触发的条件,增加了一把‘安全锁’。他们为控制系统,引入了一个叫“意念指数”的标准量。”

    人在思考的时候,身体的各项指标也会跟着情绪产生变化。

    钢斗科学家们,借鉴了测谎仪的工作原理,在驾驶舱内引入了更精细的,对机师身体各项指数进行监测的设备。

    通过这些设备,就可以由机师的心率、激素分泌水平等指标,去辅助判断机师意识的真实想法了。

    各项生理指标与机师的脑电波活动模式综合在一起,遵循着某套复杂的加权模型去运算,最终,就能得出来一个反映机师真实意向的分数,也就是意念指数阿尔法值。

    以这个阿尔法值为标准,去规范钢斗操作系统评定是否执行被检测关键词所指向的武技,执行准确率就能极大地提升,几乎做到了百分之百的可靠。

    “所以,当你们想要成功发动某项武技的时候,就必须要让你的意念指数超过某个阈值。那么,要怎么做,才能突破这个阈值呢?答案就是……”

    视频里,白硕把原本对着白板上满满的字和思维导图的镜头,转向了一直在白板旁边,对着空气念念有词,正在认真“发招”的宋清歌。

    “答案就是想象!”

    他告诉学员们道。

    “请看!现在清歌上尉正在做的事情!当你们想要使用某个武技的时候,必须要在脑海里尽可能情绪强烈且细节详实地,去想象出来自己发动那项武技时候的画面。这样才能突破得了意念指数,让钢斗操作系统真正明白,你是确确实实打算要发动那项武技的,并非只是随便想想!”

    画面里,双手摆出了握剑姿势,却什么也没拿着的宋清歌,对着空气英姿飒爽地一边挥舞劈砍,一边大声呐喊出了“旋天灭地斩”和“黄泉无极剑”等等招式名。

    这个时候,她的神情,已经非常肃穆,而且认真了。

    因为,她确实通过这种训练方式,感受到了机魂的存在,成功发动了六代机的武技系统。

    因而,此刻的宋清歌,已经不再觉得这种看上去无比羞耻的做法,很像是个脑部发育还不完全的傻子了。

    她认真地觉得,自己是在训练,是在备战!

    是在为了赢下战斗,而努力磨练意念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