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符图记 » 第四十三章 主意

第四十三章 主意

    太始山僻静的商道上,两头青驴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行着,阵阵铃铛声传得老远。

    陆安平无力地趴在驴背上,身体略微颠簸着,两眼紧闭,灵神放空,正入静吐纳周遭天地灵气;一旁的姚化龙显然察觉,却意外地没有打扰。

    经过元青藤、金蚕蛊一番折磨,陆安平早已精疲力竭,体内原本那点天地灵气荡然无存。

    ——若不是久经寒症考验,加上祖窍那道先天符图化影及时发动,恐怕早就坚持不住。

    所幸,他已试探出姚化龙并不会直接杀掉自己,起码不是现在——这当然与乔大叔有某种隐秘的关系。

    先前初阳谷中,姚化龙那番血肉饲养蛊物的恐吓不假,甚至更早前赠靑蚨钱也多少存了几分心思;但自见到度厄铜符后,他能看出,姚化龙脸上多了几分惊疑。

    度厄铜符是乔大叔所赠,甚至比寻常法宝更为难得……

    按说乔大叔为神教玄冥宗主,乾元境高人,怎么会和眼前这位猥琐阴毒的姚化龙有关?

    难道是与苗疆某些存在有关?

    四九道派、神教玄冥宗、苗疆、甚至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搜魂之术,方外修行界真是有太多不懂......

    陆安平想起历山那位指点道法五境、将他引入修行门径的隐先生,不禁暗叹了声。

    一切的根源,竟然是那一文靑蚨钱;多年前逃荒时因一文钱饿过肚子,如今又因一文钱,落入这狠毒的姚化龙手中……

    不过眼下虽中金蚕蛊,总算性命无虞;只是该如何脱身呢?

    他偷偷瞄了眼,姚化龙身躯稳当,手捧那两半光华暗淡的度厄铜符,正细细端详着。

    从历山几位修行人话中来看,姚化龙修为与尹奇接近,甚至与余霜相差不远,均属琴心境;只是前两位临敌斗法经验丰富,尤其姚化龙计谋更胜一筹。

    自己那点修行几乎忽略不计,那根封有太乙真雷的短矛也已不在,唯一能依仗的,便是眉心祖窍内那道先天符图化影。

    乔大叔也说,自身资质中品,加上炉鼎不足,三年打通周身窍穴已是万幸,如何能凭借道法修行胜过姚化龙?

    各何况姚化龙极富心机,先前冒充正一祭酒田彦和门下,被他识破;方才想借隐先生名头,也被他一眼看穿……

    既然......正一派张榜天下缉拿大叔,各郡正一观必定急于搜捕,那么便可找机会陷入正一手中,总比眼前这位阴险狠毒、杀人如麻的姚化龙好些。

    至于乔大叔的身份......

    陆安平眉头微皱,只能真真假假地唬一唬这姚化龙了......

    想到这里,他不得不佩服乔大叔的先见之明——让自己在历山市井打磨厮混几年,若是个呆板书生,哪里是这般左道的对手?

    他转过头,瞥了眼姚化龙腰间那只略显干瘪的皮囊,眼神闪过一丝惊疑,旋即开口道:

    “我饿了!”

    ……

    ……

    对姚化龙来说,眼前这少年心性之坚韧,远超他的想象。

    元青藤绞索、金蚕蛊噬咬,甚至黄瘴索袭到身前,少年均未屈服,甚至隐约有几分看穿自己,不愧是与……魔教有些干系。

    寻真观前,他见南斗星宿闪烁,便隐约猜到几分;后来循着靑蚨钱,潜伏跟踪几日,见众人击杀狼群,确认陆安平没有师长在附近后,才现身将他擒住。

    驿道边赠靑蚨钱、甚至初阳谷中说那番话时,陆安平于他,不过是一具血肉特殊的炉鼎,一件玩物,与随意打杀的世俗商人无异;而且他那只本命太阴金蜈被灭,连带伤了神魂,正适宜滋养蛊物,弥补修为损失。

    可见到那枚度厄铜符后,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度厄铜符关系重大,与岭南苍莽山中的魔教有关;他要从少年口中撬出那人是谁?收取仙器,赠与度厄铜符,与少年有何渊源……

    即便真要将陆安平血肉饲蛊,重新炼制本命蛊物,至少也得等......那位盘问后……

    想到那位慧眼如炬、神通通天的人物,他的师傅——百蛮山天蚕仙娘,姚化龙不禁心生敬畏。

    他本是天蚕仙娘座下两百多位弟子之一,甚至是修为最差的一档——只学了十三道法术,却因机警被仙娘看中,赐下腰间五阴袋,偷偷潜入大乾。

    这趟行程极其隐秘,他也一路小心谨慎,游离大乾数道,并在长安城见识众多修行人,让他不禁感慨,大乾修行界之昌盛。

    不说那高高在上的四九道派,便是寻常某郡正一观、小道派、甚至散修,修为也不逊于己。

    只是中间出了些岔子,冒险到秦岭深处采人参,意外与遁甲宗尹奇结仇;不然他可以好整以暇,从容经河东、河北两道,去见识东海;或者出陇右道,见识西域百国,甚至横穿月轮国,从容看一眼那座巍巍昆仑。

    遁甲宗毕竟是广成子嫡传道统,虽然没落,毕竟烂船也有三斤铁。

    尹奇凭借五行遁法、丁甲神术、还有时不时的泥人偶、黄巾力士,与他斗得起鼓相当,追了千里。

    终于逃至历山,逢仙府出世,好不容易耐心等到阵破,众多修行人出手,偷偷夺取元青藤这件法宝。

    ——毕竟五阴袋虽内有洞天,却是仙娘随手祭炼,论及品阶,仍不过是上品法器而已。

    可惜一时贪心,留下那只太阴金蜈,趁众人为仙器出世吸引,意欲夺取青石卵时,金蜈反被清光钉死,连带神魂受损,修为退步。

    若非如此,他也不必着急以那十三位商人血肉祭炼黄瘴索。

    所幸机缘巧合,竟发现一丝魔教端倪,本欲以血肉饲蛊的少年竟与魔教有关,还借南斗星宿传送千里,这让他有些惊喜。

    这次受天蚕仙娘之命,深入大乾,除了搜集大乾方外、世俗动向外,另一桩目的便是留意魔教踪影。

    甚至,他从仙娘微动的神色中,隐约觉得到后一件似乎更重要。

    魔教覆灭百余年,他了解得不多,只是偶尔听到些当年的传闻——魔教三宗、真仙降世……

    这些传闻断断续续,他无从判别;而且仙娘临行交代时,也未提及当年的事,只是叮嘱留意血光、以及这度厄铜符。

    途经岭南道时,他还特意往苍莽山一探,并非想象中的遍地废墟、漫天煞气,反而长满草木,透着浓郁纯粹的绿色,绿得让人心悸。

    ……

    ……

    “饿了便忍着!”

    姚化龙小心地将度厄铜符收入五阴袋中,连头也没抬,干脆地道。

    “我没有你那样的修为,能辟谷不食!”陆安平语气稍显虚弱,指了指身下,“这两头青驴也走了大半天……”

    白日西沉,天色越发黯淡,细微的寒风从山谷间钻出,冻得陆安平瑟瑟发抖。

    姚化龙抬起头,阴鸷的眼神有若寒光,盯了片刻后,发出道尖利而低沉的声音:“也好!”

    两人又向前走了片刻,才找到一处背风的巨石。

    将两头青驴拴住后,陆安平便转过身,轻声道:“趁天没黑,我去抓几只山鸡!”

    “不要动心思……”姚化龙脸上泛起冷峻笑意,“方圆二三十里,你的一举一动,尽在我掌握内!”

    他略顿了会,指指前方道:“过了那处山岩,灌丛中有两只山鸡!”

    “把匕首给我!”

    陆安平轻咳了声,指了指青布包袱中的那柄匕首。

    方才元青藤绞索下,陆安平将匕首甩出,却被姚化龙收入包袱,与《五芽真文》与经义放在一起。

    “把自己当成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了?”

    姚化龙两眼咕噜噜转着,最终还是左手一指,匕首应声而出,落入陆安平手中。

    “不要耍花样!”望着渐渐走远的陆安平,姚化龙又喊了声。

    而后,他摸出那枚比鸡蛋大些、表面呈青色纹理的石卵,指尖轻轻摩挲,度了道灵气,却仍是毫无反应。

    他皱着眉头,灵力鼓动间,将神识放出;可惜青色石卵有如铜墙铁壁,将神识尽数挡回。

    古怪?看来只有献到仙娘那里,才能知道这是什么……

    想到大约不能隐匿为己有,姚化龙摇摇头,低声叹息。

    “此行虽折了条本命的太阴金蜈,但得了元青藤、驻颜丹、这青石卵,已是大有收获。”

    他倚靠在巨石上,口中无声念道,“再将度厄铜符及少年一同呈给仙娘,必定是大功一件!”

    阵阵微风吹拂,将青布包袱吹起一角,书页翻卷着,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

    姚化龙随手摸出那卷经义,随意翻了翻,不屑地道:“经书义理,倒真有些像长安城那些青衫读书人……”

    “可惜没什么用处!”

    他将那卷经义随意丢在一旁,又翻出那卷《五芽真文》来。

    得自符箓郡正一观的《五芽真文》质地极好,黄澄澄的清江藤纸坚滑如玉,上面镌着朱漆写就的五千真文,只是字里行间密密麻麻做了好些标记,甚至比那卷经义更多。

    “正一道……”

    姚化龙喃喃念着,望着字里行间那无数道批注,心下有了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