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符图记 » 第十四章 沅水墟市(上)

第十四章 沅水墟市(上)

    “泥人偶”

    金须奴捻着胡须,一双鼠眼圆鼓鼓地翻着:“敢问主人,缺少哪几道材料?”

    “无根水,沉精土,以及积石琼泉!”

    陆安平轻应了声,心念一动,从五阴袋中摸出残卷。

    真经以众术为主,记载几门效用不凡的法术。

    丁甲神术为申玄芝所创,为炼体之术,最终成就‘金庭玉柱’般的炉鼎;五行遁法则融合奇门遁甲,比寻常遁术高妙许多,五行不伤,适宜隐匿逃遁。

    奇门三吉咒,则以十干中“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变相为八门,最适宜破解阵法变化;更不必提压箱底的九字真言,所谓言出法随,无所不破。

    至于泥人偶这门法术,则显独特。不同于黄巾力士催动土元,它是一门傀儡之术。

    攒沉精土成形,以无根水浇灌,再以积石琼泉为引,泥偶中开辟周身窍穴,最终心血祭炼七天七夜才成。用于临敌斗法,能迷惑灵识,几乎是凭空多出一道化身。

    先前尹奇正是借此,从陶崇昼的镇狱符、余长青的倚兰剑下逃脱;甚至......陆安平猜测,若是施展泥人偶,尹奇也不至轻易死在玄阴血煞下。

    “李代桃僵......”

    金须奴凑近瞥了眼,由衷叹道:“遁甲宗不愧是古来大宗,这桩法术绝妙,有几分宗主身外化身的意思!”

    “差得远!”陆安平摆摆手,“炼制也极麻烦,几乎比得上炼器!”

    “这三道材料,你可有办法?”

    “禀主人,”金须奴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神采,旋即朗声道,“老奴本体为多宝鼠,最擅搜宝寻宝。”

    “这无根水无非多费功夫搜集;沉精土在地底百丈深,老奴遁地去采,也不再话下!”

    “只是——”他的语气弱了几分,“这积石琼泉须得是灵脉汇聚处,可遇而不可求,连翠微山也没有.......”

    “所以前往修行人墟市,碰碰运气!”陆安平面露几分嘉许,笑道。

    “老奴前去便是,主人何必冒险?”金须奴有些担忧,声音也急促起来。

    “一来,桃花岭中伤了林家公子,只怕应龙宫已然盯上,书院又有张公子、耿观关,波云诡谲......”

    “二来,附近墟市设在临浦,遍布林家耳目;况且参与者无一例外,都是凤初、琴心二境的修士,无非是些符箓、寻常灵材,连八九品的聚灵丹也不多见。只怕......”

    金须奴小心地瞥了眼,接着道:“主人既然看出眉目,不如在楼中搜寻剑诀,早日面见袁真人......而后离开此地!”

    “你说得有理!”

    陆安平笑了笑,“打伤林腾蛟倒不怕,欺负上门便要给个教训......况且林家还没寻来,最多暴露遁甲宗的传承罢了!”

    “你当我不想早日面见袁真人?”

    他轻嗔了声,“剑诀并不急在这一两天,乔大叔既派你辅佐......这泥人偶,也是难得的保命法门!”

    “墟市什么时间开市?”

    金须奴面露惶恐,两缕胡须抽动着,声音有些颤抖:“不敢违背主人意愿!那墟市每月十二日开市,定在申正到戊初,持续不到两个时辰......”

    “十二日......恰好是明天!”

    陆安平呢喃了声,目光柔和了些:“我知你忠心,不必多想!”

    “修行人如何交易?”他不动声色地切了话题。

    “禀主人,”金须奴如蒙大赦,沉吟道,“多是以物易物,也可用金银,毕竟散修大多在世俗厮混,浪迹人间。以八九品的聚灵丹折价,每丸约值百两上下......”

    “百两?”

    陆安平不禁咋舌,饶是有心里准备,仍觉得惊愕;转念一想,又隐隐摸到了什么。

    道门修行讲究‘法、财、侣、地’,散修乃至小的宗派不占名山大川,也没有高深道法传承,也只得在‘财’字下功夫,渐渐形成交易规矩。

    “物以稀为贵!”

    金须奴点点头,“道门九艺中,丹鼎之道较难,一来奇珍异材难寻,二来丹方火候难于掌握。墟市中,多是些不入流的宗派,能炼制下三品丹药的,寥寥无几!”

    “主人若是执意要去,”金须奴掏出一把黄澄澄的金叶子,约莫十几枚,“不妨将金叶带上,足够换得那积石琼泉!”

    叮咚的脆响传来,听得陆安平一阵感慨。

    他先前在历山积累多年,又得桃花教余霜馈赠,才积攒几十两银子;如今金须奴出手便是大把金叶,果然修行极为耗‘财’,怪不得三元观、应龙宫深入世俗聚敛。

    “还有什么?”

    他转瞬回过神,见金须奴怯怯地,从袖中掏出一方面具。

    面具呈银白色,灵气敷衍在表面,入手比预期的要轻;正面镂刻着一张端正面孔,眉眼中空,看起来器宇轩昂。

    金须奴恭敬地道:“这是老奴炼的修罗面具,可惜手法不熟,三阶九品中,只是落得上品灵器.......”

    “不过,管教旁人识不出真面孔!”

    “噫?”陆安平疑了声。

    “怀璧其罪!”金须奴叹了声,“应龙宫林家势大,临浦墟市中大半以面具遮掩,以防他人、尤其林家觊觎.......”

    原来如此!

    陆安平遭逢过黑鱼寨劫掠,瞬间便明白了。

    而后,他想起桃花岭上林腾蛟那贪婪的目光,不禁打了个寒颤。

    ......

    ......

    正午时分,太阳高照着,道旁传来阵阵蝉鸣。

    陆安平悄悄溜出书院,穿过和风驿,身躯吐纳着日精与灵气,觉得安心许多。

    “禀主人,林府水汽蒸腾,隐然有蛟龙吟啸,老奴不敢太过接近......”金须奴的声音细不可闻,却清晰落入耳畔。

    “知道了!”

    陆安平点点头,仿佛自言自语,“你也算得腾云境真人,暂且委屈你一阵。”

    说话间,他拍了拍鼓囊囊的五阴袋,袖中金叶也随之哗哗作响。

    “老奴职责所在——”金须奴声音笃定,又充满关切,“墟市里龙蛇混杂,主人定要小心谨慎!”

    “放心!”

    他干脆地道,脚下快了几分。

    此时正值仲夏,樟树叶已转为苍翠,地面落叶也少了许多;只是空气沉闷,连风中也带着热气,零星几个行人低着头,快步跑开。

    没多久,他便来到樟叶渡。

    只是这里空荡荡的,并没有一丝人影,偶尔几片竹筏匆匆驶过;樟树下那方白石郎君神龛依旧,袅袅余烟还未散去。

    “这位水神你可知晓?”

    阳光透过樟叶丛,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陆安平停下了脚步。

    “沅水一带水神,流传约有千百年......”金须奴沉吟道,“只是谁也没见过,大约是凡俗中以讹传讹。”

    陆安平略微点头,随即盘膝吐纳,估摸着申时快到,才站起身。

    江面依旧白花花的,不时溅出几点水花;对岸草木茂盛,郡城雄踞着,青灰色城墙延伸得老远,比夷陵城还胜几分。

    “壬水通河,周流不滞......通根透葵,冲天本地;化则有情,从而相济!”

    他施展壬水真遁,纵身跳入江中,向上游冲去。

    修罗面具悄然戴上,尺寸刚好契合,甚至有一缕清气从中涌出,令他颇为受用。为稳妥起见,金须奴特意备了一身黑色大氅,给他换上。

    得益于修为进步,这次入水比洞庭湖中轻松许多;只见他身形如梭,瞬息便游出几丈,恍如黑鱼,轻快地游去。

    没多久,前方暗流汹涌,他心知临浦就在左侧,当即从江面探出;与此同时,灵气灌于足下涌泉、厉兑等窍,倏忽蹿起。

    随后,他张开大氅,身形如兔起鹘落,七八息功夫便涉到江岸,只留下几处细微的漩涡,慢慢消逝于无形。

    “这里是处险滩,渔户也不敢轻涉;”

    金须奴再次开口,“隔岸的山丘险峻,向来少有凡俗人,故而渐渐成了修行人墟市!”

    山丘并不算高,只几十丈上下,却极为挺拔。

    光秃秃的巉岩呈灰褐色,不时裸露着大片云母,映着阳光;直到最顶端,才出现几棵矮松,有青翠的杂草从岩缝中钻出。

    “确实是处险要的地方......”

    陆安平略微颔首,接着轻点足尖,身形如扬开双翼的水鸟,瞬间便至巉岩前。

    ——原来岩缝间有不少孔洞,应是临近几郡修行人所穿,看起来有些年头。

    他没有迟疑,纵身而起,轻点一块凸出的云母,借力而上;一会功夫,便轻飘飘落在山丘顶上。

    一对高大的巨石伫立着,有如宫殿观前的牌坊,显然是经过雕琢;里面乱石林立,景致看不分明,只依稀瞥见几道身影,淡淡的低语正飘过来。

    “有趣!”

    大氅咧咧作响,陆安平下意识紧了紧修罗面具,心中暗叹。

    这时,他注意到右侧上首有一处石刻,朱漆殷红,字呈栲栳大小,笔力遒劲,正是由真文写就,透着一种古朴而苍茫的意味。

    “道贯天地!”

    陆安平低声念出,不禁有些恍惚。

    他回过头,只见沅江如一条白练,横亘在脚下。东北侧,翠微山蓊蓊郁郁,似乎有淡淡的烟气升腾。

    他深吸口气,收紧五阴袋,轻轻迈步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