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符图记 » 第二十五章 得道

第二十五章 得道

    混沌元气的涌入,无疑带来了希望。

    然而惊喜不止于此,很快,那些不明所以的道人又看见密如冰雹的宝光,纷纷从天上坠落。

    “仙兵!”

    “是仙兵!”

    “……”

    九天上如破铜烂铁堆积的仙兵,也因混沌元气的浸润重现旧日光彩,令人目不暇接。

    这回绝少有争抢,不管成仙与否,众道大多有斩获——甚至连神通初具的普通人也被“馅饼”砸中……即便原有的法器、法宝也因混沌元气提高了品阶。

    “感谢道祖!”

    “道祖保佑!”

    “……”

    三灾依旧,他们却不像先前那样绝望,并将一切归于长居三天的道祖。

    钟馗望着随风轮起舞的各色仙兵,目光陶醉却没有动作,半晌道:“我要回地府瞧瞧!”

    说话间,又一股混沌元气涌入,修为不逊于执阴阳二气图时。

    “符图我容后还你!”

    陆安平应了声,目送钟馗破开两界后,又转向水镜真人:“真人比我更适合出面。”

    “当然…”

    水镜真人心领神会,飘飘然飞入半空,而那堂皇而威严的造化天宫也悄然落在脚下。

    “贫道姓程、名玄鹄,道号水镜,乃是广成祖师第八位嫡传弟子——”

    “许多道门弟子于昆仑山见过贫道……”

    他捋着胡须,任身后天火熊熊、风轮咧咧,自顾自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此界的真相。

    声音传至每一处角落,即便没有天宫,这番话也极具声势、也更加摄人。

    而此时,陆安平早已悄悄飞上天,白石郎君紧紧跟着。

    “真人的话,众生会信吗?”

    “当然……”

    陆安平回答着白石郎君的疑惑,身影落在九天上。

    充盈的混沌元气令九天焕发升级,云霞中不时升起镜鉴、拂尘、飞剑等遗留的仙兵,而属于先天至宝的气息全然不见

    “看来这四十九道先天至宝也是执拗…”

    白石郎君同样感受到了,不由叹道。

    “只要还在此界便好!”

    陆安平笑了笑,指尖一点,黑白相间的天地坊便出现在眼前。

    此刻的天外三天愈显狼藉,悬空山坍圮了大半,奇异的虫豸顺着混沌元气、连同细碎的流星与星辰,正一股股涌来。

    天幕也呈青黑色,那并非虚空,而是铁甲苍龙硕大的阴影。

    嗡!

    轩辕剑轻鸣了声,倏忽落入陆安平手中。

    “没想到曾经不可一世的云中君,也有今日……”他笑了笑,望着封神榜后缩成一团的云中君。

    四十九道先天至宝来回穿梭,银色光泽将虫豸不停湮灭,然而这只是分散的本能罢了,而不再是某种“三清”化身。

    “众生…”

    “众生…”

    云中君眼神迷茫,反像是六七岁的孩童,机械的声音甚至略带些哭腔。

    “也罢!”

    陆安平暂将他摄入封神榜,而后伸出两指,在玄碑泛起的金光中点画着。

    “黄飞虎!”

    “罗酆六天!”

    低沉的声音响起,一个个名字渐从封神榜隐去;然而遗憾的是,那些将血肉修为生祀封神榜的中古众仙、以及长眉祖师、南溟夫人等,始终无法解脱了。

    他们不同于黄飞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已与封神榜融为一体。

    “就让此榜过去,人间再无须拘束仙家的法宝!”

    陆安平叹了声,再度往向上空。

    青黑的暗影中,那些形态各异的先天至宝气息愈盛,渐渐恢复旧日的品阶与神通。它们向游鱼似的穿梭,仿佛遵循着某种惯性……

    “去吧!”

    “先天至宝,本就是有缘得之……”

    他凌空一点,符图之力随指尖漾出,那穿梭如鱼的先天至宝哗得散开,溅起大片涟漪。

    “水元珠哎…”

    先天至宝纷纷下界,却偏偏有一方拳头大小的青石落在白石郎君手中,令他喜不自胜。

    陆安平报以微笑,目光旋即落在左掌掌心。

    三色道标的印记早已不见,此刻纵横的纹路上盘着只虫豸,约莫竹节大,周身黏糊糊的,生着牙齿似的肉须。

    啪!

    虫豸倏忽蹿起,却被符图碾成齑粉,声音格外响。

    混沌元气仍在涌入,而混杂在尘埃中的域外天魔也同样靠近,星河之中,越发现出危机。

    ……

    ……

    伴随着仙兵落下、却鲜有人注意的,是佛性。

    此刻的庐山几乎成了海中的孤岛,好不容易缓口气的僧人与难民聚在一起,眼巴巴望着八宝功德池的方向。

    尽管池水被风轮吹皱,莲花也早已枯萎成灰褐,但这里却开始萦绕起莫名的馨香。

    无论是道生、普度,还是西极的诺巨罗和尚,都同样寂静地望着。他们知道,已经到了最关键的节点。

    诺巨罗先前那一点怀疑怀疑烟消云散,他将亲眼见证新佛的出世。

    “快了…”

    “……”

    没有人顾得上飞舞的仙兵、萦绕的混沌元气,他们的目光全在莲池畔,那位端坐的青年身上。

    啵!

    风吹皱池水,众人心思跟着抽动了下,而闭目入定的张灵潇毫无反应。

    混沌元气打着卷、围绕他炉鼎在转,可偏偏怎样都无法入,唯独缥缈诸空的佛性正一丝丝汇聚。

    张灵潇徜徉在空无的河流水,意念触碰某种本质,这感觉空灵而奇妙——三千世界在眼前明灭电闪。

    渐渐的,馨香愈浓,这方角落中的风轮倏忽停下,于是气氛也变得极静,仿佛听得见众人的心跳。

    道生和尚竭力屏住呼吸,目光一刹也顾不得离开,望着青年脏污的袍袖翕动,仿佛能感受到同样的定境。

    “啵…”

    又一声水声响起,佛性如萤火虫似的聚涌,外人眼中已是金灿灿的几乎无法直视,而张灵潇仍沉浸着。

    他的嘴角微动,眉间忽然现出白毫,这令眼睛几乎灼痛的诺巨罗振奋不已:这正是佛的三十二身相之一。

    慢慢的,又有许多宝相从陆安平身上显出,两颊隆满、身色金黄、每一孔生出琉璃色的毫毛、足下平满而生出轮形……

    繁复的身相变换不定,庄严气息俨然。

    此情此景,看得道生热泪盈眶,即便诺巨罗也跪下来,耳畔响起久违的经诵。

    “啵!”

    当八宝功德池水又泛起一滴涟漪后,天际传来声厉鸣,头顶如意珠的金翅大鹏鸟张开翅膀,盘旋着将张灵潇洒护住。

    “金翅鸟…”

    众僧啧啧道,又望向八宝功德池;而道生三人却发现,尊者不知何时已睁开眼睛。

    “……”

    张灵潇没有说话,他的目光对着空泛的池水,上方一株莲花开得正好。

    “佛主...”

    “弥勒...”

    诺巨罗等齐声唤道,徜徉在巨大的幸福之中,然而张灵潇微微一笑,便挥手入上空。

    “啾——”

    金翅鸟鸣叫着将他接下,硕大的羽翼展开,向西飞去。

    东林寺的僧人并不知晓玄机,即便诺巨罗也不敢追上……

    “弥勒!”

    站在天宫正脊的水镜真人看到这一幕,错愕了瞬,望着远去的佛光,不禁生出无限的感慨。

    ……

    ……

    “你来了?”

    “我来了……”

    “尽管猜到会有今天,我还是不习惯你如今的面貌——”

    陆安平叹息道,眼前弥勒宝相庄严,实在很难与曾经的张公子联系起来。

    “不过是一幅皮相罢了!”

    张灵潇摇了摇身躯,瞬息化为翠微书院时那副生着桃花眼的惫懒模样,“青鸟送信时,我还以为你会死在天上。”

    “福大命大…”

    陆安平自嘲了声,又逗逗许久不见的金翅鸟,“成佛的感受如何?”

    “感觉不错...”张灵潇顺着他的视线向上望,语气仍如过往惫懒。

    “其实是域外天魔——”

    陆安平开口解释,但望见那副一切了然的神色不由停下。

    “我在定境中明白了,”倒是张灵潇开始解释,“佛陀恰于九天结界炼成后涅盘,祂预言了三灾、道明了本质……”

    “我想连祂也没想到,道祖融入结界后,竟然生出自主意识…..”

    “的确。”张灵潇挠了挠头。

    “此刻的世界不同了——”陆安平沉吟着,目光越过天际的彤云,望见了天魔的踪迹。

    “总要面对,或者说,这是你我的使命!”

    “能从你嘴里听到这话,我还是很意外……”他停顿了瞬,目光向下,昔日的沅江早被浪潮覆盖,沅陵只剩下几点岛屿。

    张灵潇想起了与父亲同坐江畔的那个遥远的黎明,可曾经的岁月像雪花一样吹散,正如定境中的每一次电闪。

    “穹烈鸟、铁甲苍龙、混沌玉蝶,还有其他虫豸......”

    陆安平仍不免担忧,“即便引混沌元气入此界,仍不见得能对付得了这些域外的生灵!”

    “生死明灭,循环不已——”张灵潇以一种超脱的口吻道,“但此刻不会!”

    “借你吉言,或者说,弥勒保佑.....”

    陆安平笑着拍了拍他肩膀,旋即驭剑直奔天宫。

    张灵潇也跟着消失在原地,瞬息入东林寺八宝功德池畔,仿佛从未离开过。

    众僧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只是见弥勒嘴角泛着一丝笑意。

    “开经偈...”

    张灵潇仍保持着微笑,目光一一掠过诺巨罗、普度、道生等人,“外魔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