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六十章 连升九阶

第六十章 连升九阶

    杭州以东一百里有座长安镇。

    童贯大军抵达长安镇后,便一直驻扎,好几日没有动静。

    赵玉城只是个小小指挥使,自然不知道上面是怎么考虑。

    按他的意思,既然首战获胜,更应该兵贵神速,直取杭州才是!

    这天夜里,他正在研究杭州周围地形,高平和李存继一起走了进来。

    高平大喜道:“赵兄,快出去瞧瞧,朝廷的封赏来了,你连升九阶,现在是九品承节郎了!”

    赵玉城先是一愣,随即大喜。

    宋朝将唐朝的武散官制度废弃,变成荣誉官职,真正重要的是武阶官!

    武阶官一共六十阶,有品级的五十二阶,最后八阶连品级都没有。

    就比如吴阶引以为豪的进义副尉,属于五十七阶。

    第一阶是太尉,正二品,是宋朝武将的天花板,比如高俅,被人尊称为高太尉。

    从第二阶以后,品级就变成正五品了,虽然品级低,却已经可以遥领各地的刺史、观察使、防御使了。

    比如王禀就是第九阶的中卫大夫,只有从五品。

    如此一来,武将即使手握重兵,也因品级太低,为人所轻,难以造反。

    也因品级低,被文官压得不能动弹,谨小慎微,小心翼翼。

    当年狄青立下无数功劳,入朝担任枢密使,结果天天被文官横挑鼻子竖挑眼,日日遭受言语暴力,最终郁郁而终!

    这种制度下,也产生一种变化,在军队中,重阶不重品!

    所以赵玉城的正九品并非芝麻官,已经可以担任副将。

    再往上蹭个两三阶,进入五十阶以内,就可以独领一军,担任正将了!

    赵玉城并没有急着出去,笑问道:“你们呢?”

    高平笑嘻嘻道:“我得了个进武副尉,五十五阶。李兄是进义副尉,五十六阶!”

    相比高平的喜悦,李存继就冷静很多,他很早以前就做到四十多阶,对官阶已经看淡。

    赵玉城出了军营,只见营外来了一名封赏官员,后面拉了一辆车子,车上有两口大箱子!

    第四营的将领们,全部围在一旁,脸上都带着兴奋地表情!

    那封赏官员也不废话,直接宣读嘉奖令,赵玉城果然被封为九品承节郎,擢升为威胜军副将!

    副将是实职官,暂时不起作用,现在是战时状态,只看派遣官职。

    只要没人给他升统制或都统制,他依然只能领第四营的指挥使职位!

    后面那两口箱子里,全都是用麻绳串起的铜钱!

    按照宋朝军功规制:

    第一等功,赏赐绢钱各七匹贯,第二等功,赐绢、钱各五匹贯。第三等功,赐绢、钱各3匹贯。第四等功,赐绢钱各一匹贯。

    绢直接寄到军士户籍所在家中,钱则直接赏赐给军士。

    对最底层的士卒们来说,升官只是一种奢望,能得到实际的财富,他们就知足了。

    赵玉城唯一感到意外的是,宋军赏赐的速度竟然这么快,向李存继询问后,才得知这是童贯的作风!

    童贯带兵能力如何,暂且不提,在下发战功的速度方面,很少有人能及得上他!

    他每次都会调用地方财政,奖励有功士卒,事后再补回去,

    第四营中,除赵玉城三人外,石大勇也得了军阶,最后一阶,守阙进勇副尉!

    赵玉城当即将每名将士的奖励都下发了。

    效果也很明显,整个军营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恨不得立刻奔赴杭州杀敌!

    赵玉城本以为童贯一直驻扎在长安镇,就是为了战功嘉奖之事。

    谁知到了第二天,还是没有等到进军的命令!

    赵玉城无可奈何,只好每日待在军营中,每晚研究杭州地形!

    高舍人有了军阶后,变得意气风发,与几个同样有军阶的世家子弟经常走动,交流情报。

    拜他所赐,赵玉城也得知了不少军中升迁消息。

    折可存本是四十六阶秉节郎,升到了三十九级武略郎。

    刘光世是三十六阶武德郎,升到三十四阶右武郎。

    辛兴宗是三十五阶武功郎,升到三十三阶左武郎。

    韩世忠明明是副将,官阶却低的可怜,位列五十四阶进义校尉,这次也只升了一级,升到五十三阶进武校尉。

    吴阶也升了两阶,从五十七阶进义副尉,升到了五十五阶下班直应。

    赵玉城的军阶已经超过了两人。

    这一日,小顺子来到营帐,低声说道:“二哥,小五回来了。”

    赵玉城点点头,道:“让他进来吧,再去把副指挥和李兄请过来。”

    那日耿守忠派人向他放冷箭,因死无对证,他没有立刻反击,也没有召小五回来。

    他让小五继续监视振武军,有什么消息立刻来报。

    直到昨天,小五过来汇报了一个消息,赵玉城觉得是个反击耿守忠的机会,这才召他回营。

    不一会,小五进了营帐,一见到赵玉城,就跪下请罪。

    赵玉城忙道:“你这次做的很好,请什么罪?快起来。”

    小五红着眼睛道:“二哥,都怪我办事不力,那日差点让那贼子射中了你。”

    赵玉城摆手道:“总算是有惊无险,也是难为你了,起来吧。”

    这时,李存继和高平都过来了。

    高平瞧见小五后,目光一亮,朝李存继道:“赵兄,你打算对耿守忠反击了吗?”

    赵玉城点点头,道:“是时候了。”

    李存继皱眉道:“你准备怎么做?只凭借那具尸体,很难给耿守忠定罪!”

    赵玉城道:“这事必须借助童宣抚的手,才能治耿守忠,最不济也要将他赶出东路军!”

    李存继道:“只怕童贯根本不会管这种小事!”

    赵玉城笑道:“小五,你把昨天探听到的情报,告诉李教头!”

    小五应诺一声,道:“我买通了几名辽国降兵,其中有一人与耿守忠身边亲兵是兄弟,据他说,耿守忠最近一直派人与西路军的谭副宣抚联络!”

    高平吃了一惊,道:“他怎会与谭稹有关系?”

    李存继目光一亮,道:“自然是耿南仲穿针引线。”

    赵玉城目视着李存继,道:“李兄,你觉得将此事告诉童贯,他会怎有什么反应?”

    李存继笑道:“自然是勃然大怒!他与谭稹势成水火,所以才故意把他调开,不让他抢攻!”

    赵玉城点头道:“我们先把耿守忠联系谭稹的事告诉童贯,再上报他派人射杀我的事!”

    高平忙道:“赵兄,这事得请慕容钤辖帮忙!”

    赵玉城自然明白,凭他的职位,根本见不到童贯,这次请高平过来,就是想让他去做这件事。

    “高兄,你不是跟慕容家的三兄弟关系不错吗?可以先告诉他们,让他们转告慕容钤辖!”

    高平笑道:“不必如此麻烦,我可以直接去见慕容钤辖!”

    赵玉城拱手道:“那就拜托了。”

    慕容居廉做事还是一贯的雷厉风行,高平拜见他之后,立刻派人调查耿守忠。

    耿守忠并不知宋朝内部争斗有多么激烈,所以每次派人联系谭稹时,并不遮掩。

    不到半日,慕容居廉便查清楚了,与此同时,他也派人暗中调查了放冷箭的事。

    两件事都确认无误,他才面见童贯,将两件事先后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