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七十三章 军功第一

第七十三章 军功第一

    慕容流盈回到府中,立刻去见了慕容居清,把遇到那名白衫男子的事说了。

    “大伯,您知道那人是谁吗?”

    她见慕容居清表情越来越凝重,心中一沉,忐忑地问。

    慕容居清脸色有些苍白,深吸一口气,道:“盈儿,你遇到的人,恐怕就是当今官家!”

    慕容流盈‘啊’了一声,惊道:“可他很年轻啊,一点也不威严……”

    慕容居清沉声道:“官家生长在宫中,锦衣玉食,自然比一般人显年轻,他性子确实温和,不过发脾气时,也很可怕。”

    慕容流盈回想着刚才对话,心中突然出现一个无底洞,一颗心不断下沉。

    慕容居清看了她一眼,道:“你先别急,把你们对话的内容,一字不漏的告诉我!”

    慕容流盈深吸一口气,慢慢复述着刚才场景。

    慕容居清听完后,双眼凝望着慕容流盈。

    “盈儿,你想入宫吗?”

    “大伯,你想把我送进宫吗?”慕容流盈咬着下唇,表情一片凄然。

    慕容居清叹了口气。

    从家族角度想,他很愿意让侄女入宫。

    然而瞧见侄女此刻的表情,让他想到自己那个以死明志的女儿。

    “盈儿跟秋儿一样的性子,若是把她逼狠了,她肯定也会和秋儿选一样的路!”

    念及此处,他深吸一口气。

    “既然你不愿意,就避一避吧,不能再待在京师了。”

    慕容流盈怔怔道:“大伯,我若走了,官家会不会难为你?”

    慕容居清目光微闪,笑道:“那倒不至于,官家就是个风流性子,过一阵见了别的女子,就会把你忘了。”

    慕容流盈道:“那我明日就回河东。”

    “不,你去镇江府一趟。一来,你二伯托我帮他打听一个人,那人就在镇江府。再者,赵玉城也正前往镇江府,你们可以见见面。”

    慕容流盈听出大伯让她去见赵玉城,心中微喜,问:“大伯,二伯让您帮他找什么人?”

    “是他一个旧部的女儿,在镇江府落了贱藉,这上面是她的相关档案,交给你二伯便是。”

    递过一封信。

    慕容流盈接过收好,去云蹁跹房间和她告了别,当天下午,也不带随从,单骑离开了东京城。

    赵玉城跟随大军先抵达杭州,而后沿着运河,一路向北。

    将士们个个翘首以盼,等候着朝廷嘉奖。

    石大勇、邓虞侯等老兵较有经验,大家聚在一起,把自己立的功摊开了说,就能大概猜到有多少封赏。

    大家一合计,发现第四营起码有大几十个人能封军阶!

    这中间,运气最好的是跟着赵玉城涉过溪谷的五十名士卒,除战死的两人外,人人都能得军阶!

    除去他们,功劳最大的是骑兵小队,他们跟着赵玉城活捉方七佛,杭州城破时,又最先冲入城中!

    这几十人在战场上驰骋一番后,每个人气质都变了,尤其以张信变化最大,从一个瘦弱青年,变成一名沉毅厚重的铁衣郎。

    而且算起来,撇开赵玉城、高平、李存继三个指挥官外,张信的军功竟然也是全军第一!

    军功顺着往下排,也大都是第四营的将士。

    总体来说,除了十几名倒霉的军士战死外,跟着赵玉城南下的第四营五百将士,都混到了不错的军功。

    大家都知道,能在战场活下来,又得这么多军功,全因他们跟对了人。

    军中都在说,这次征讨方腊之战,河东路的赵玉城冠绝诸将,军功第一,必要鱼跃龙门,飞迁猛升!

    四月末,大军进入常州境内,军中突然出现不少小道消息。

    有说赵玉城、辛兴宗军功并列,都升了十几阶,也有人说赵玉城连升二十多阶。

    小顺子最兴奋不过,将打听到的每一条消息,都详细告诉了赵玉城。

    赵玉城也有些惊喜,笑道:“二十多阶,不可能吧?十几阶还说得过去!对了,没有韩世忠的消息吗?”

    小顺子道:“没有啊。”

    突然,大头从外面走了进来,喜道:“二哥,慕容将军派人请你过去。”

    赵玉城心道:“看来消息果然到了!”抖擞精神,朝着慕容居廉的军营去了。

    刚一进帐,慕容居廉竟起身来迎,笑呵呵道:“玉城,恭喜你了,再过个一两年,你的军阶只怕就要超过老夫了。哈哈,真是后生可畏!”

    赵玉城忙问:“将军,我到底升了多少阶?”

    慕容居廉拉着他坐下,笑道:“你原先是五十一阶吧?”

    赵玉城道:“是,五十一阶,承节郎!”

    慕容居廉伸出两个手指,笑道:“如今你是二十九阶中卫郎了,足足升了二十二阶!”

    赵玉城惊喜交加,辛兴宗和刘光世也才三十多阶,自己竟然一口气超过他们了!

    战争之前,他还只是个无阶的指挥使,如今竟然一跃成为军中高级将领,怎能不令他喜悦?

    赵玉城心知背后肯定有慕容家帮衬,如今他与慕容家深度绑定,也用不着多客气,直接问:“将军,您升了几阶?”

    慕容居廉笑道:“托你表现,让我混了三阶,从二十二阶武翼大夫,升为十九阶武略大夫。”

    赵玉城算是慕容居廉的部下,所以赵玉城表现好,他也能分到一点功劳。

    赵玉城又问起慕容家其他几名子弟,结果都升的不多,最好的慕容琼也才升到四十九阶。

    慕容居廉笑道:“除了军阶,你还多了几个职位,太原府兵马钤辖、河东后军都统制、授代州刺史。另外也得了个爵位,特封清源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赵玉城喜出望外,代州刺史是虚职,清源县开国子是爵位,都无实际意义,只多领俸禄和食邑。

    最重要的是太原府兵马钤辖和河东后军都统制!

    前者是他的实职。

    宋朝每一路最高武将为兵马都总管,其次兵马都钤辖,再次兵马都监。

    路以下没有总管,只有州分兵马钤辖,州分兵马都监。

    太原府级别比州略高,不过也属于州一级,赵玉城的兵马钤辖和慕容居廉称呼一样,却低一个行政级别,相当于市军区总司令。

    以他二十一岁的年龄,就能做到这个级别,已经是破格任命了!

    令他奇怪的是河东路后军都统制,这显然是个战时派遣官。

    慕容居廉似乎看出他的疑惑,微微一笑。

    “官家已在筹措北伐事宜,在河北、河东设宣抚司,童贯任两路宣抚,河东军被划为前军、左军、中军、右军、后军五路大军,你负责后军的训练和指挥!”

    河东路禁军一共五六万兵力,划分为五路的话,后军差不多有一万人,接近一个师的兵力了。

    想想自己出发时,还只能统领五百人,如今竟翻了二十倍,赵玉城心中难掩兴奋!

    若是能将这一万人训练成钢铁之师,将来应付金兵南侵时,至少有了一搏之力!

    赵玉城又问起手下将士的封赏情况,慕容居廉道:“别急,等明天朝廷派来封赏的官员抵达,自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