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江山宿命 » 第二章 蜕蒙

第二章 蜕蒙

    翌日,太阳照常升起,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江逸的脸上。江逸爬起身子,揉了揉眼睛,看着旁边那个圆鼓鼓的身影,一把抓向那一撮白色的山羊胡。

    “呜呜呜,我怎么说不出话了,小祖宗啊,你干什么呢,别拽了!”一道声音从那圆球背后传来。

    江逸跳下床,上身着一件素色内褂、青色半臂,下身系一条白色细麻裤,外头套上一件大红色的圆领袍,抱起柜子上的一顶学士冠,屁颠屁颠地跑了出去。

    圆球翻了个面,正是昨日的老者。

    老者坐在床上,看着眼前这可爱的小人儿,也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起来,随即起身穿衣。推门走出,便看见江逸端坐在唐林桉的面前。

    唐林桉拿着梳子正在为江逸梳发冠。

    “过了今天,我们山儿就要拜师傅了,立鸿志了,学着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唐林桉打量着眼前穿戴整齐的江逸,仿佛昨日还是襁褓中的娃娃如今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了,不禁鼻头一酸,“去吧,你的小伙伴们估计已经等急了。”

    “好的,妈妈,外公中午见!”江逸朝着母亲挥了挥手,随即跑出屋门与伙伴们汇合。

    “这样的日子不多了。”老者穿戴整齐的站在了唐林桉的身后。

    “珍惜就是了,山儿他注定是要走一条无涯路的,我们能做的只有这些了。爸,拜托了。”

    “嗯。”

    村北边的木阁前

    “恒青哥,玉婉姐!”江逸远远地看见两人便打起了招呼,也不顾头顶摇摇欲坠的帽冠,一路小跑到了阁前。

    “小逸,不用急,时间还早呢,今天你可是主角呢。”姜玉婉摘下小江逸头上摇摇欲坠的学士冠,帮他重新扎好。

    姜恒青也走到江逸的面前,从腰间取出一支白皙透亮的玉笛,“这是我和玉婉给你的生礼,我知道你喜爱音律,却又苦于无师。这根玉笛本是瑶云州南大师的收藏,我与玉婉游学时有幸帮助了大师,大师便把这只玉笛相赠,来日若是有缘,你拿着这根玉笛寻他,他会传你乐理。我已经有了相契合的乐器,玉婉又不通此道,我们也是借花献佛,把它送给你了,希望你喜欢。”

    “谢谢你,恒青哥,我非常喜欢。也谢谢玉婉姐割爱,嘻嘻。”江逸看着手中的晶莹剔透的玉笛,爱不释手的把玩起来。

    “喂,谁说我不通乐理的,我只是觉得没什么意思罢了,你看,还是小逸情商高。”姜玉婉嘟囔个小嘴,气冲冲地锤了姜恒青一拳,“走吧,小逸,咱们上课去,不理他。”

    三人走进阁内,一路大厅中立着一张记录整片大陆地貌的屏风。越过屏风,便是讲学之所,此时这里已经到了不少人,三三两两围在中间谈笑风生。大家看到江逸的到来便结束了谈笑,纷纷围了上来。

    “小江逸,今天你就要蜕蒙了,这是婶婶自己种的棘花果,吃完涨力气。”

    “小江逸,这是黑风狼的皮做的披风,我特意做大了点,你披上肯定很帅。”

    “姜恒泗,你这是打小了才拿来送人的吧?小江逸,你看这个,一天屠龙记,你缺的最后一册,你都不敢想象最后一分钟张大侠有多帅,而且这可是孤本哦!怎么样,还是我对你好吧。”

    “小江逸,别理他,这个才是男人的浪漫,问天酒!你好好藏着偷偷喝,别给你妈妈看见了,看见了也别说我送的。”

    “小江逸,先看我这个!”

    “凭什么,先看我的!”

    ......

    一时间江逸被大伙的热情也搞得不好意思了,一件件生礼递到他的面前,唯恐送不到他手里一般。

    “好了,回去坐吧。”一道沉稳浑厚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话音还未结束,大家已经端坐在位置上,仿佛刚刚的一切从未发生一样,只留下江逸一人捧着小山高的生礼。

    一位身着青色祥云布袍,腰间别一枚碧绿莲花佩的老者,手中还握着一块戒尺背于身后,颇有仙风道骨,德高望重的感觉。

    “江逸,你也快快坐好。”江逸看着老者一步步向堂屋里头那张最大的书桌走去,眼咕噜一转,随即将手中的生礼收入蛤蟆袋,三步并作两步跟上老者。

    “不会吧,不会吧。想不到德高望重的村长爷爷竟然会这么小气,连自己得意门生的生礼都舍不得给。”

    江逸跟在村长的身后一阵眉飞色舞,看到村长将要回头,又赶紧装作掩面啜泣的样子,“我早该知道的,村长爷爷这么凶,怕是也没人给他送礼,如今怕是在报复我啊!呜呜呜,我好可怜啊。”

    “江逸!你别在这儿给我耍宝,我的生礼可不是那么好拿到的,你今天要是再调皮捣蛋,呵呵,别怪我言之不预。”

    村长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江逸,搞得江逸也有点不知所措,奇怪今天村长咋态度那么好,要是平时早把我扔出去了。

    百思不得其解后,江逸只能灰溜溜地在第一排一张满是补丁的书桌前坐下。

    在一些简单的问候礼仪之后,大家纷纷坐定,开始早课。

    村长扫视一圈,缓缓开口道:“今日,我们之中有一位蒙生即将蜕蒙,是谁大家也都知道了,我就不介绍了。”

    村长没理会堂下江逸的嬉皮笑脸,“今日不讲四技八工,我们着重讲讲修行,姜恒青,你来说说你认为何为修行。”

    姜恒青站起身来,恭敬地行礼后朗声道:“是,师傅!在我看来,修行以补足自己的道为主。自新历以来,少部分人拥有天地恩赐,获得律令之机缘来补足自己的道。”

    “修律者,自是博学古人见解,若能做到兼听则明,博采众长,则称为闻道;探究天地规则,灵活运用,挥洒自如,称为力走。最后若能继往开来,标新立异,出凡入圣,运天地之律,就能称得上举世。”

    “进入闻道便可独当一面,修至力走能称得上一方雄主,成就举世那便是顶天立地之大能,为万事无所矩。”

    “执令者,需探究推敲令符的奥秘。与修律者相似,可执令沟通天地便是闻道;能纳天地规则强化令符,反哺自身,称得上力走;若能化万物为令,人令合一,操纵天地是为举世。”

    “然而世上大部分修士皆无律令之造化,自六千八百年前轩辕老祖开辟修灵门路,世人获得了修行的权力,开始自称为真人。”

    “虽然颇有小瞧获得律令之人,唯有自身才是不依天道修真道之意。但每一位真人的确无法被小瞧。世人中唯有大毅力者自黄阶始,引灵入体,才可称为真人。”

    “真人修行,只能一步步枯燥地修灵气、锻体、养神没有捷径。步入玄阶才方有匹敌闻道的实力,这对于每一位真人都是不小的考验。但是自地阶始,真人们往往战力超群,一般力走修士难以匹敌。相较于律令修士踏入举世的虚无缥缈,踏入天阶可以称得上是一场豪赌,传闻唯有引天地入体才能踏入。”

    “在弟子看来,修行不论是修律还是执令皆旨在修行天地规则,为表。唯有修行自身,容天地于自身才是真正的修行,为实。即使获得了律令的机缘,也应该以修行自身为主。”

    “弟子游学途中幸遇欧阳徒,欧阳人王。虽然没有得知踏入天阶的奥秘,但在他的气中能感受到巍峨的高山,奔腾的江河。即使没有律令加身,但一身臻至天阶的修为,据说在一众举世强者中鲜有敌手。”

    村长看着姜恒青,微微点头,问道,“不错,这些我从未提到,你如今有这番见解,看来你们游学一趟还是略有收获的,那你说说如何容天地于自身。”

    “学生愚钝,自认为静心修身,注重内心所得,可以感受天地;学习四技八工可以理解天地;最后在自己内心造化一小世界,离开争斗,功利,如此便能行万事,化万物,大众皆为举世也不需要举世。”堂屋中众人皆陷入思索,时而困惑时而赞叹。

    村长看了看众人挥手示意姜恒青落座:“尚可!江逸,你觉得呢?”

    “啊,我也一样,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你平时不是主意很多吗,怎么今天当了跟屁虫了。”村长也并不因江逸的顽皮有所变化,还是淡淡道,“继续说。”

    “额,只是我觉得恒青哥忽略了志!修行至极自是无所矩,但人有志,行万事当有一志为先,无志何以至极。先哲有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若无志,修行实为无根浮萍,如何能够长久。”

    “尚可,尚可。”村长缓缓站起身来,从腰侧的蛤蟆袋中取出一块通体碧绿的玉佩,玉佩周身还有淡淡的灵气缠绕,一看就不是凡品,“怎么,还不过来,生礼不要了?”

    “诶诶,别啊,村长。”江逸盯着那款玉佩不知怎的一时竟愣在原地,直到村长提醒才反应过来。

    说着越过桌子跳到村长面前,躬身接过玉佩,“谢谢村长!”

    玉佩入手冰凉略带一丝刺骨的感觉,透过阳光可以看到一个细小的白色龙形图案藏在玉佩中央,宛如一头白龙在清潭中盘旋。

    “村长,这是?”江逸当然不会觉得这会是一块普通的玉佩,但一时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便转而向村长问到。

    “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灵佩,你说修行以志为承载,那志也需要一个承载,你现在的志还太渺小了,就让这块灵佩来为你明志吧。修行从立志始,无志不立!”语罢,村长猛然气息一变,一股青色的真气迸发而出,构建出三道直径约一丈的阵盘,自下而上将江逸笼罩在其中。

    “吾有蒙生江逸,天资聪颖,自幼通习四技八工,博学多才,无所不窥。又承袭修行之风,颖悟绝伦,闻一知十,举一反三。每有所悟,与堂下相论,为人亲和,待人以诚,所论皆含蓄隽永,意境深远。”

    “虽有不世之慧,仍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今其蜕蒙以兴学,我姜永椴,携徒江逸在此立志,愿四方生灵在此监督!江逸立志吧。”

    江逸在阵盘的包裹中一时间感受到了无数强大的气息从四面八方涌来,不禁心中一慌,但看到眼前白发浮动的老者也在坚定地望向他,一切似乎没那么可怕了,随即鼓足气力对天朗声道:“我江逸,在此立下鸿志。修行长路当读万卷书,通古今变化;行万里路,知天地规律;著不世之书,话宇宙之理。”

    话音刚落,三枚青色的阵盘开始飞速地旋转,合并,灵气也从四面八方聚来加持在阵盘之上。约摸(莫)过了一刻钟的时间,阵盘缩小到了铜板大小,逐渐与灵佩融合在了一起。灵佩上面也出现了一个“書”字。

    “拜师吧!”村长重新坐回方桌后,看着江逸似乎尤为满意,脸上竟浮现了一抹笑容。

    江逸连忙将玉佩挂在蛤蟆袋一旁,向着村长深深一拜:“弟子江逸,自知才疏学浅,幸得老师垂青。今日得遇良师,愿尊师教诲,虚心求教;恪守师训,勤学不辍,以期笃行实践,成就鸿志,不负老师所望。”

    “起来吧。”

    “谢师傅!”江逸麻溜地站起身来,回过头去看着堂下伴他学习的亲朋,“哈哈哈,恒青师兄,玉婉师姐还有各位师兄师姐好呀!”

    “诶呦,小江逸以后就是我们的师弟了!”

    “师弟,以后去仙居州就说是我师弟,保你一路好吃好喝。”

    “来来来,叫婶婶一声玉梅师姐听听。”

    看着自己那被团团围住的小徒弟,姜永椴无奈的摇了摇头,起身离开了木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