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收义子 » 第三百四十二章 援军来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援军来了

    好在事情并没有恶化到那种程度。

    再怎么说也是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利优势,城内的兵马也不少。能挡住十八路诸侯的强力一击也在情理之中!

    就是有点伤亡惨重,好惨好惨罢了!

    一片惨嚎之中,刘玄带着李威、孙康等人巡视城墙。每一步走出都能迈过数具倒伏在地的尸体。

    这些尸体有敌人的,但更多的是刘玄麾下的士兵。那些刚刚被征调入军不久的新兵青壮,在这次惨烈的守城战中伤亡惨重。

    看着周围的那些尸体,刘玄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言而无信的大骗子。说好的让他们忙活后勤,不到万不得已不上战场。

    实际上,昨天的情况虽然危急,但自己手中还有一千骑兵没有出动。

    在派遣华雄带领骑兵出城破阵,与派遣青壮上城抵抗之间,自己选择了后者。

    并非因为私心,而是只有这样才最稳妥,能保存实力、更加持久的战斗下去。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路行来,走到这里,心早已经凉透了!至于良知或许早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喂了狗!

    能保持一分本心,已经是殊为难得。

    刘玄一边为自己昨夜的决定找借口开脱,一边命众人快些抢救伤兵,打扫战场的事情可以晚一些再做。

    毕竟武器铠甲都是死物,没了可以再造。人要是没了,就真的没了!

    每走到一处,刘玄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有认识他的,有不认识他的。有用满是敬意的目光看他的。也有满是惧意的目光,更多的是麻木吗?

    “士气不行了!军心也开始溃散了!如果再不来援军,只怕真的要抗不住了!”刘玄在心里喃喃道。面上却是一副古井无波,维持着将军的威严。

    这种做派有好有坏,刘玄是因为这次城墙上有许多青壮,这才如此做派。以此来稳定军心。

    若都是之前的老兵,刘玄或许会换一种方式,比如装模作样的为士兵包扎伤口。营造一种爱兵如子的形象。

    刘玄一开始就是靠着这一招拐骗了不少的士兵。

    当然,那个时候刘玄的心还没彻底凉凉,还是一个热血青年,一切都是发乎真心去做的。

    如果现在去做,刘玄抿心自问,自己虽然依旧可以为士兵包扎伤口,但心中却没有那种救人性命的欣喜。

    这或许就是成长?狗屁的成长!

    环境真的能在不自觉之间改变一个人,很可怕啊!

    巡视完城墙,刘玄又召集诸将布置了一些任务。无非是救援伤兵、打扫战场、修补城墙、收敛尸体这些事情。

    然后留下华雄看家,自己带着一众护卫前往胡轸的大营。

    这次十八路诸侯趁夜猛攻,破有点狗急跳墙的味道。再加上曹操之前写的那份书信。刘玄心里隐约猜到了一些东西。

    现在正好借着此次的大帐议事,讨论讨论。

    这一去,便一直商谈到天黑才回来。

    期间刘玄和吕布出人意料的没有在争吵闹事,只是相看两厌罢了。倒是让这次的议事显得有些诡异。

    刚一回到自己的地盘,刘玄便迫不及待的着急诸将,宣布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援军到了!洛阳那边派遣步骑三万大军,由董相的侄子、总领禁军的董璜侍中统兵,五日之内必到此地。”

    没错,刘玄他们压根就不知外面的真实情况,这次援军的消息也是他们四个大佬议事时商讨出来的。

    为的就是稳定军心,恢复士气!

    至于五日之后援军不到的问题,还没在四人考虑的范围之内。因为如果不这么说,可能他们连五日都撑不下来。

    再者,五日这个时间也是四人商讨半天才确定下来的。

    一来时间太长只会带来绝望,压根不会激励士气。二来,如果洛阳真派援军前来,那估摸着就在五日左右。

    事实证明,“三个裨将顶个诸葛亮“的话并非泛泛之谈。

    刘玄、吕布、胡轸、李肃四个人里,虽然只有李肃能混进文臣圈子。但还是讨论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

    虽然有点中规中矩,但目前来看似乎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了!

    果然,待刘玄将援军来了的这个谎言一说出来,麾下诸将立刻群情激奋了起来。士气和心气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连华雄、刘三刀、潘凤这些将领都如此,更别提那些底层的士兵了。最后在刘玄的有意传播下,援军来了的消息很快便扩散到了全军。

    一时间,一片愁云惨淡的军营之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看着那些欢喜雀跃、面露希望之色的士兵,刘玄心中苦笑:“也不知道这么做是对还是错?”

    实际上,今日大帐议事,四人最开始讨论的并不是这些,而是突围!

    趁着十八路诸侯刚刚经历大战,心有疏忽之际,四人舍弃伤残之兵,各带骑兵及军中精锐自北门而出!

    四人合兵一处,定然能在敌人未彻底反应过来之前,便突围出去。

    毕竟十八路诸侯分兵四处,兵力有所薄弱,再加上刚刚经历大战,必然有所疏忽。

    如果刘玄四人合兵一处,猛攻而出。可以说,在其他三门的诸侯还没来得及驰援之前,他们就能突围出去的可能性很大。

    唯一顾忌的问题就是取舍!

    一旦突围受阻,壮士断腕之下,要断多少?是断手,还是断整个臂膀的问题!

    可以说,刘玄四人在突围这件事情上讨论了很久,甚至在此期间都很少有争执发生。

    突围、快点离开整个鬼地方,已经成了四人心中的共识。至于那些被舍弃的伤残之兵,四人都下意识的忽视了这个问题。

    之所以讨论到最后,众人放弃了突围的想法,是因为代价!

    代价太大了!而且后患无穷!

    一旦只率精锐突围,就算是回到洛阳,那也免不了被剥夺兵马、罢官免职,然后各类仇家上门寻仇!

    一招不慎,就是灭门残案!

    万一在突围回去的路上遇到前来支援的兵马,那情况就更糟糕了!搞不好人头就会挂在旗杆上祭旗。

    而四人之中,最有可能被祭旗不是别人,正是刘玄这个黄巾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