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名录天曹 » 第二章 小人似鬼

第二章 小人似鬼

    刘景十七岁,王充同样十七岁来赤林观,今已二十三岁。

    六年来,眼见多少同道得授天禄,与其仙凡两隔,他却始终入道无门。

    二十岁前,每年还能在赤林观修行五六月,近些年,就只在授箓前后的十天半月里出现了。

    修行敷衍,“向道之心”却越来越广为人知,而且常以前辈姿态指点他人。

    刘景被“教导”过好几次,非常厌烦。

    冲其点点头,不等回应,刘景便大步朝外走去。

    庭院门口,明德正在埋头扫地,一见刘景便高兴的拥上来。

    道童乐于亲近刘景,因为刘景出身大族却平易近人,修行超越常人却不摆谱。

    他被父母送入赤林观近两年,修行不如刘景三个月,偶尔还需刘景指导。

    人逢喜事精神爽,道童的圆脸看着更喜庆了。

    刘景随手抛出价值百十来文钱的碎银,笑着问道:

    “明玄师兄此时在问心殿么?”

    “嘻嘻,刘景师兄就是大方!”

    明德捧着碎银,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咧着嘴道:

    “你要找明玄师兄的话,可得赶紧,听说他今日要去后山请示师尊。”

    刘景连忙告辞离去。

    他这边前脚刚离开练功院,王充也到了门口,冲明德喊道:

    “喂,小道童,西刘洼的那个后辈问你什么了?”

    西刘洼是刘景出身的家族,柳州县有名的豪族,县尉刘泽恩就是刘景三叔。

    王充家同样是个大族,不过是乡级别。

    家世、风度比不上刘景,修行资质和刘景差得远,在赤林观的名声更是没得比。

    自从月前回赤林观见到了刘景,此人心中的嫉妒情绪,每一秒都在积蓄。

    眀德抬了下脑袋,瞅着傲慢青年漫不经心的道:

    “没什么啊。”

    “臭小子你......”

    王充咬牙瞪眼,却不敢像对山下平民那般,任意打骂呵斥。

    气呼呼的从钱袋里捏了十来个铜板,犹豫了下,又放回大半后,冷声道:

    “可以说了罢!”

    眀德满脸鄙夷的接过五个铜板,懒懒地道:

    “刘景师兄问眀玄师兄在不在问心殿,我说在。”

    话音刚落,面前人的干瘦脸颊一阵变幻,脸色越来越难看。

    “不可能!我修炼了六年,他还不到四个月,绝对不可能!”

    王充内心狂吼,脸色近乎扭曲。

    但刚刚刘景走出练功房时,脸上一闪而逝的喜色,他是亲眼所见。

    再想到传言中,刘景只差一步即会突破。

    若是平日,王充还能冷静思考,毕竟对修行人来说,一步即为天堑。

    可后日即是授箓,敏感之时,他那针眼般狭小的心胸更加容易受刺激。

    “不行,我得跟去看看!”

    王充红着眼冲出练功房。

    赤林观位于赤岭山前山,山后则遍布奇绝高耸的殷红石柱,很是怪异惊奇。

    道观是石林的门户,观主清静道人兼任着赤岭山神。

    问心殿在道观的内院,与山后石林一墙之隔,透过飞扬屋檐,高耸石尖清晰可见。

    和几个抱着书册的道观学徒擦肩而过,刘景步入问心殿。

    就见一幢清雅的山水屏风前,高冠束发,一身道袍的明玄,坐在案台后低头批注着什么。

    青年道人闻声抬头,眼中灵光闪现,顿时惊异道:

    “你突破了?”

    明玄对刘景有印象。

    一是刘景是他好友推荐而来,二来刘景的天赋确实不错,特别是心性。

    他推测刘景明年就能授箓,没想他还是低估了。

    “不到四个月啊,真是惊人的天赋!”

    如果是有奇遇,那更不简单。

    对于修行之人,气运有时比天赋更重要。

    惊异的同时,明玄不由有些惋惜:

    “如此奇才,真该入我道门学金丹大道,而非做天庭的腐朽犬狗啊。”

    然而转念一想,只能苦叹:

    “我们又哪里高人一等,在这赤岭堕龙潭,吾师徒二人难道不是天庭的守户之犬?”

    思及道门沉沦,眀玄心底凄凉。

    刘景不知自己无意间勾起了面前人的愁绪,只是奇怪对方突然沉寂了。

    想着修行人可能随时有所感悟,便没敢惊扰,素手静候。

    半响,明玄回过神,抬头恰见窗外阳光透入大殿,披洒在刘景身上,眼前顿时一亮:

    “好一个英姿勃发的修行中人!”

    由此,更加可惜可叹。

    但他明白,天地已不是道门的天地,而属于法度森严的天庭。

    收起自怨自怜,明玄直接问道:

    “你可是要参加今年的神道授箓?”

    “是!”

    刘景精神一振,朗声回应。

    明德点点头,又道:

    “若无意外,今年只你二人了,但人虽少,要得经箓,可并不容易。”

    其实,最初是有五人参加今年授箓的。

    但在第六人突然降临后,两人负伤退出,一人下落不明,两人主动退避,选择明年。

    空降的第六人,顷刻间独揽今年的赤林观授箓名额。

    那人名为张甲虎,自称是个小山沟里的农夫。

    可看一看前面五人的遭遇,谁人能相信这番鬼话!

    刘景犹豫了下,试探问道:

    “明玄师兄,张甲虎到底什么来历?”

    沉默了会儿,明玄垂下眼皮悠悠道:

    “赤林观受灵霄宝殿敕令,在此掌管授箓仪式,以接纳英才入道,须秉持超然于外的态度。”

    与此同时,一段低声细语如微风般飘入刘景耳廓。

    “其外公是披霞山七品山神的驯兽官,另外,此人随身饲养着一头猛虎。”

    刘景暗自惊异:

    “这是传闻中的千里传音之法?”

    本想追问术法,但两人交情并不深,今日相助已然不易,得寸进尺恐会坏了情谊。

    只好默然施礼,低声道谢:

    “多谢师兄指点。”

    明玄恍若未闻,取出一木牌递给刘景:

    “后日酉时,持此凭证来问心殿。”

    木牌两面各有文篆,背面是“赤林观”,正面则是“得天之箓”,同时带有八卦符文。

    待刘景收好木牌,明玄又嘱咐道:

    “内视虽成,但法醮律令、科仪符篆等基础切莫怠慢,后日师尊会亲自考核。”

    言罢,便低头继续批注账簿。

    刘景知道自己该告辞了。

    离开大殿后,刘景心中暗自思忖:

    “显然,张甲虎一旦得知消息,必然会对我不利。”

    其实未得授箓,大家同是凡人。

    此身自小跟随父亲学习军中武艺,刘景更是时常练习,普通的三五人他毫无畏惧。

    担忧的是那头猛虎,毕竟出自山神门下,恐怕不是普通大猫。

    想到这,刘景越发迫切下山。

    前日返回县城里的大兄刘轩来信,说给他带了只“异鸟”。

    若属实,那么又是一项异能到手,而且是战斗所用,猛虎又何足畏哉。

    “刘景师弟,如此匆匆所为何事啊?”

    刚走出问心殿大院,一个干瘦青年挡住了路,怪声怪气的喊话。

    自然是等候多时的王充。

    “山下家人来信,我得下山一趟。”

    刘景客气回罢,就要绕过此人,不想衣袖忽然被拽住。

    “你,你是不是内视成功,要参加授箓了?”

    刘景抖了下手臂,没挣脱,只好敷衍道:

    “个人有各道,王师兄你只管修好自己的道,操心他人无用。”

    “不行,你怎么可以这么快,你,你是不是学了妖法!?”

    王充双目充血,满脸狰狞的嚷嚷起来。

    往日装起的风度丢的一干二净,丑态毕露。

    “什么乱七八糟的。”

    刘景猛地用力,自小习武的强壮身体,王充这孱弱模样哪里抵的住,顿时被甩了踉跄,差地跌倒。

    赤林观并非传统师门,众人都是借地修行,尊礼的,互道一声师兄弟,无礼的,谁又搭理谁。

    再说,刘景本就不待见王充这类人,随口道了声“抱歉”,干脆离去。

    王充狼狈站好,恨恨的看着刘景背影,心里怒骂:

    “六年,我耗了六年时间,凭什么你四个月就超过我六年?!”

    嫉妒滋生了恶毒。

    干瘦身影直奔赤林观外的草屋住所,那里住着张甲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