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名录天曹 » 第七章 得授天箓

第七章 得授天箓

    进了道观,时辰未到。

    刘景便先去到宿所,洗漱,疗伤,进食,然后修养等待。

    直到天色将暗,酉时将到。

    刘景穿着青衣道袍,木簪束发,平静的向内院走去。

    一路碰到其他的求道修士,刘景并没有冷漠相对,平静的点头招呼。

    听闻那王充抽抽搭搭的逃下山去了,连句狠话都没敢留。

    赤林观内院,问心殿前,眀玄背手而立。

    见到刘景,青年道人内心波涛起涌,面上不动声色,淡漠的吐出两字:

    “木牌!”

    刘景拱手施礼,然后递上凭证。

    眀玄接过,手掌拂过木牌,流光一闪,随即侧身让过,抬手做邀请姿态:

    “身份无误,请入殿!”

    刘景深吸口气,大步登上台阶。

    望着进入大殿的背影,明玄暗自惊道:

    体内确实空空,既无灵气也没法力,为何能施法术?

    难道真是气运垂青,奇遇在身么?

    问心殿并无大变,只是那幢清雅的山水屏风被移走,高挂一幅玉京神仙图。

    此图和练功房内的,大有不同:

    昊天玉皇上帝是坐于灵霄宝殿之内,并有雷祖,斗姆,东岳帝君立于两侧玉台。

    下方则有太一大法师,李天王,执年太岁,佑圣、玄坛二真君,四大天师等高位天神。

    神图高悬,好似众仙神于九天之上俯视眼前的授箓仪式。

    恍惚间,有浩然天威重重压来!

    刘景浑身一僵,心底本来不停翻腾的激动情绪,刹那间静寂。

    这时他才注意到,神仙图下的地板上,摆着个普普通通的红黄蒲团。

    蒲团上还没人。

    刘景垂下目光,默默静立等候。

    黄昏的阳光变化极快。

    大殿内的夕阳光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退出。

    光线暗灭的瞬间,一团金光倏地落下,在蒲团上一触即破,化作个金光神人。

    与此同时,大殿之门轰然关闭。

    刘景还未回过神来,那通体金光的神人已然开口道:

    “律令第九条,所述何为?”

    一片金光拂面而来,将这句话“送”到他耳中。

    刘景精神一震,思维前所未有的清晰,登时应答:

    “勾结妖氛祸乱天庭者,打入九幽磨去道行,永世不出!”

    “几品道神可开府,授何箓?”

    “七品‘高玄显佑道神’可建幕僚神府,授《高玄宝光箓》,传六丁神符,星煞符令!”

    “功德数四百二,授何级雷法爵禄?”

    “功德三百六至七百二,享白黄祥云,授太极典者领兵执法雷霆都司事!”

    一问一答,如行云流水。

    金光神人当场评道:

    “《太一盟德威仪斋录》,甲上。”

    刘景躬身谢礼。

    殿内安静两息,神人又问:

    “你所观想的是哪位神君?”

    “禀告上神,弟子存想的是南方三气火德星君。”

    “如此,便作一份火正驱邪符吧。”

    神人话落,挥出一道金光,落到刘景面前展开。

    符文勾勒,线条曲缠,一张从未见过的符箓。

    “不对。”

    刘景仔细观摩,此符箓的符线与他常练习的“驱邪符”走势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其上的符头敕令,更加复杂繁琐。

    刘景灵光一闪:

    “莫非这是火德星君符令?”

    但是这种符箓,没有灵气法力根本画不出啊。

    金光符箓展示片刻,忽地闪进刘景体内,化作一丝灵力游走在经络之间。

    刘景顿觉一股充溢感。

    同时,脑海浮现一段陌生的符箓法咒。

    竟然是要他当场学习,当场画符!

    蒲团上的神人静默约一刻钟,开口问:

    “可乎?”

    这一会儿,刘景已经反应过来。

    乍一看要当场学习,是在难为新人,其实不然。

    不过是将观想法与符解的考核,合二为一罢了。

    依旧是在考验基本功。

    将脑中推演的流程仔细琢磨,确定无误后,刘景一咬牙应道:

    “弟子准备好了。”

    话音一落,一道金光自大殿内屋卷出方桌毛笔,丹砂黄纸。

    刘景暗自呼气,默诵静心咒平息紧张情绪,随即手捏驱邪印,开始行笔画符,口诵:

    “敕令南方之德,炎帝行权,瞑目聚气,普扫不详,火部闻召,神功宣应,放出号令,万真票行,火德星君吉吉如律令!”

    体内的火德法相应势而动,游走的灵力渗入笔尖。

    “呼!”

    最后一口浊气吐出。

    符成!

    体内顿时恢复空荡,令刘景有些失落。

    金光神人抬手召来桌上符箓,金光一吐,符箓飞速燃烧,化作一溜火色光华没入其瞳孔。

    两个呼吸间,就听评道:

    “玉京神图观想法,甲;

    《太平符解》,甲上。”

    “三策合一,甲上,可授天箓。”

    刘景浑身一轻,正满心欢喜,一块玉符落入手中。

    巴掌长,三指宽,宛若玉牌,如意为顶,祥云托底,其上有周天星斗,山岳河流,又有兽纹鸟篆。

    神光潋滟,仙气缭绕,端是不凡。

    此为《灵霄道神玉格》!

    相当于刘景在天庭的“户籍”,以及之后的“官印”。

    不等他仔细欣赏,金光神人命道:

    “用你的神念和其通灵,刻上神魂。”

    刘景照做,玉符回到神人手中。

    就见其起身托举玉符,转身面向那灵霄宝殿众神图,躬身拜道:

    “下界赤岭山神,尊灵霄敕令,掌道神授箓:

    今有柳州县弟子刘景,律令娴熟,筑基有成,特禀于上,传天箓以授道。”

    祷告完毕,记有刘景身份的玉符嗖的没入神图,落到灵霄殿太一大法师面前。

    就见大法师提笔一点,玉符便飞出神图,回到问心殿。

    刘景顺手接住,玉符上出现一行古篆文字:

    “玉皇三千三百二十二乙酉年,柳州县人氏刘景授箓于赤岭山,为箓生道神。”

    文字一闪即逝。

    刘景忍不住心情激荡起来:

    今日起,他便是天庭仙神的一员,正式踏上修行大道。

    这时,金光神人的周身神光忽然褪去,现出一位头戴玄冠的苍老道士。

    老道朝刘景做了个道礼后,随即消散,只余一句劝勉回荡大殿:

    “大道无形,道法自然,望道友勤勉修行,长生久视。”

    “多谢前辈。”

    走出问心殿,眀玄微笑相迎,恭贺道:

    “恭喜师弟得授天禄,今日褪凡为神。”

    说罢,递上一个淡青色的小锦囊。

    “这里面装有三支符剑,可破敌于百步之外,符剑耗尽,锦囊也可装些小巧物件。”

    “眀玄师兄,这是?”

    刘景一头雾水。

    “师弟在我赤岭山授箓,有此缘分,自当送上贺礼,算不上法器灵宝,师弟不要嫌弃才是。”

    “再说,师弟在观内花费那么多银两,此举也是为了消弭怨气啊。”

    眀玄诙谐的眨眨眼,引得两人大笑不已。

    笑完,刘景郑重说道:

    “若是日后有所成,必定回报赤岭山的情谊。”

    眀玄淡然一笑,并不在意。

    刘景正要告别,回屋去等候南岳大帝传令官,忽然想起什么,拉住眀玄问道:

    “对了,师兄可知道火正驱邪符?”

    眀玄停下脚步,看了刘景一眼,反问道:

    “可是师尊出的考核?”

    刘景点头。

    “看来师尊对你青睐有加啊。”

    眀玄莫名的感慨一句,随即介绍道:

    “那火正驱邪符,又叫火目金睛符,不仅能驱除邪煞,还能看破虚妄。

    待你日后入神府履职,用处极大。”

    刘景听罢,暗道:

    赤林观的情,似乎有点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