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翡翠古玩宝鉴 » 第十一章 130万

第十一章 130万

    马沐今天来此不仅是为了学习古董知识,他更主要的目的是研究异能现象。他凝视着广彩花卉纹碗上显现的“1762”这个数字,心中充满了好奇与期待。他转向孙教授,带着几分探究的语气问道:“孙教授,您能否根据这个碗的特征,推断出它大概的制作年代呢?”

    孙教授看着马沐微微点头开口道:“根据这个碗的款式、工艺以及花纹特点,初步判断它应该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作品。乾隆时期的广彩瓷以其色彩艳丽、图案繁复而著称,这个碗上的花卉纹饰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孙教授稍作停顿,补充道:“当然,我们目前只是基于外观和风格进行了初步的年代判断。若要确切地验证这件古玩的制作年代,更为精确的方法是通过科学仪器进行碳十四鉴定。”

    他顿了顿,继续深入解释:“碳十四鉴定,作为一种科学的测年方法,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考古学和文物鉴定领域已得到广泛认可。通过测量古玩中放射性碳十四的含量,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推断出其存在的时间范围,从而为古玩的年代判定提供重要依据。”

    “然而,”孙教授话锋一转,“碳十四鉴定虽然准确,但也并非毫无缺点。首先,这种鉴定方法需要破坏或取样古玩的一小部分,这对于珍贵且独一无二的文物来说,无疑是一种无法逆转的损伤。其次,碳十四鉴定的费用相对较高,且需要专业的实验室和设备进行操作,这对于一般收藏家和研究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再有,碳十四鉴定虽然科学,但也并非万能。有些造假者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将真品与赝品巧妙拼接,使得取样部位可能是真品,而整体却是伪作。因此,单纯依赖碳十四鉴定并不完全可靠。鉴定古董,终究还是要依靠鉴定者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综合观察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等多方面特征,结合历史背景和市场行情,才能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所以,马沐,你要记住,真正的鉴定功夫,不仅仅在于科学仪器的辅助,更在于你自身的学识和眼光。

    马沐听了孙教授关于碳十四鉴定的讲解后,心中对古董鉴定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他明白,要想真正掌握古董鉴定的精髓,不仅需要科学仪器的辅助,更需要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这时,马沐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孙教授,这个广彩花卉纹碗目前市场价大概是多少呢?”马沐现在虽然对古董的真伪有了一定的把握,但是对于古董的价格却一无所知,这让他感到有些尴尬。

    孙教授看着马沐,笑呵呵地说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很正常的问题。这个碗的市场价大概在30-50万之间。因为市面上现存的类似碗比较多,所以价格也不算特别高。”

    听了孙教授的回答,马沐心中有了底。他感慨道:“原来古董的价格受这么多因素的影响啊,我还以为只要是真品就一定很值钱呢。”

    孙教授微笑着解释道:“古董的价格确实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存世量、品相、年代、工艺、市场需求等等。有时候一件真品并不一定就能卖出高价,还需要看市场的反应和买家的喜好。所以,要想在古董市场上有所作为,不仅需要鉴定真伪的能力,还需要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孙教授领着马沐继续前行,两人来到了另一个展柜前。一件被柔和灯光映照得熠熠生辉的古董静静地放置在玻璃展柜中,它旁边的铭牌上镌刻着几个大字——“青花福禄寿图花器”。

    孙教授似乎看出了马沐眼中的好奇与疑惑,没等他开口询问,便主动开始介绍起这件古董来。

    “这是一件青花瓷器的杰作,你看它的胎体坚致细密,白如凝脂,透露出一种温润如玉的质感。表面的青花纹饰笔触流畅,色彩鲜明,历经岁月的沉淀依旧如新。这种独特的青花发色,正是明代瓷器独有的标志。”

    马沐仔细地观察着,不禁为那精湛的画工和细腻的纹理所折服。青花福禄寿图花器上的福禄寿三星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带着吉祥的寓意,传递着古老而深远的文化内涵。

    “制造工艺方面,这件青花瓷无论是釉料的调配,还是烧制的火候掌握,都体现出了工匠们精湛的手艺和超凡的智慧。你看那釉下青花的绘制,每一笔都精准无误,每一处都恰到好处。这样的工艺,在现代都难以复制啊。”

    孙教授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对古人智慧的敬畏和钦佩。他指着青花福禄寿图花器上的一处细微瑕疵,继续说道:“这就是手工制品的独特魅力,它承载着工匠的心血和情感,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

    谈到历史价值,孙教授更是滔滔不绝:“青花瓷器自唐宋以来就备受推崇,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巅峰。它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件青花福禄寿图花器,无论是从造型、纹饰还是制作工艺上,在那个时代都堪称上乘的之作。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审美情趣和工艺技术水平,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说到传承,孙教授不禁感慨万千:“古董不仅是物质的遗产,更是精神的传承。每一件古董都承载着先辈的智慧和情感,它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我们面前,与我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传承它们,让后人也能够感受到这份厚重和温度。”

    马沐听得如痴如醉,他仿佛看到了那些勤劳智慧的工匠们在炉火前辛勤劳作的场景,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在耳畔萦绕。

    孙教授看着马沐沉醉的表情,微笑着继续说道:“这件青花福禄寿图花器,是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器。乾隆时期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细腻、青花发色浓艳、造型规整和纹饰新颖别致而著称。你仔细观察这个花器,可以看到它的青花色泽浓翠,深沉而稳定,这是因为当时采用了优质的钴料和精湛的烧制工艺。而且,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在绘画技巧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无论是线条的流畅性还是画面的层次感,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马沐仔细端详着这件青花瓷器,果然发现了许多孙教授提出来的细节点。那些青花笔触细腻且富有层次感,福禄寿三星的图案栩栩如生,仿佛要从瓷器上跃然而出。他不禁感叹古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以及他们精湛的手艺和智慧。

    孙教授顿了顿,继续说道:“目前这件青花福禄寿图花器的市场价格在60-80万左右。当然,具体的价格还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不过,对于这一件古董来说,这个价格还是相对合理的。”

    听完孙教授的讲解,马沐立刻在内心默默回顾了乾隆在位的时间,再与古董底部那若隐若现的“1773”数字进行比对,果然如孙教授所言,这件青花瓷器正是乾隆时期的珍品。他对孙教授的学识之渊博感到由衷地敬佩。

    孙教授见马沐如此用心,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带领他参观其他的古董。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仔细观看,孙教授不时地指出每件古董的独特之处,以及它们在历史和文化上的价值。马沐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知识和智慧的宝库之中,同时也在用异能一一比对着时间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教授开始提出一些问题,考验马沐的学习成果。这些问题既涉及古董的工艺、材质,也涉及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面对这些考验,马沐虽然略感紧张,但他凭借着自己那由异能赋予的卓越记忆力,准确地回忆起了孙教授和王伯之前的教诲。他的回答虽然尚显稚嫩,但每一次都展现出了他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孙教授在一旁暗暗吃惊,内心对马沐的学习能力赞叹不已。他看到了这位年轻人在古董鉴赏领域的巨大潜力和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