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39章 尘埃落定

第39章 尘埃落定

    在后续的答辩中,苏航见识到了刘松学长的风采。

    在台上挥洒自如,应对评委的刁钻提问也是应答如流。

    苏航在想,假如是自己上的话,能不能做到这么好。

    虽不如,亦不远矣。

    由于刘松的出色表现,宋玉函和苏航几乎是全程划水,两人只是回答了几个不轻不重的提问。

    最后,理所当然、意料之中的拿下了国一,出乎意料的是居然拿下了高教社杯,刘松也是惊讶,能拿国一刘松很有底气,至于高教社杯,刘松虽然心底有那么一丝念想,不过真的得到了却感觉很惊喜、很意外。

    能在全国1449个参赛学校、38573个本科比赛队伍中取得相当于第一的高教社杯,不亚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苏航极度怀疑这个奖早就定下来了,原因很简单。

    早在公布之前,校报的小记者就来采访了,从报名心理到参赛准备,再到竞赛经历,然后现在的心情。

    苏航三人自然是非常官方地说了几句,“感谢大赛组织给我这个展现的舞台,感谢学校给我这个机会,感谢董利老师兢兢业业地训练,感谢辅导员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感谢各位同学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感谢……”

    再之后,结果公布,自然又是一番登台亮相。

    学校官网第一时间把消息登上了首页,还有一篇加急的新闻稿。

    辅导员也在通知群里连发三条消息表示庆贺。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班级群里又沸腾了,宋玉函只好和苏航一起发了个红包,才把那些嚷嚷着要聚餐的声音给压下去。

    相比较的,董利老师就淡定多了,只是简单的说了一下戒骄戒躁云云。

    但是董老师的淡定只属于队伍群,实际上心里却乐开了花。

    乐的自然不是拿了国一或者什么什么杯,而是自己眼光不错。

    苏航果然是一枚等待发掘的璞玉,稍稍一雕琢,立刻就展现出惊人的光彩。

    决定了,这个研究生我要了!

    等等,好像他有挂科记录,董利老师又重新陷入沉思。

    某个寝室里,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张念东同学脸色阴沉,又撑着手开始沉思了。

    没想到啊,他们居然拿下了高教社杯,还真是会给我惊喜啊。

    这一波,张念东完全输给了苏航。

    加入之前张念东还觉得他们拿省一是运气而已,现在可就证明,他们队,没有短板,或者说,没有一个差的。

    原因很简单,申报国一的作品会和申报国二的作比较。

    假如有弱于申报国二的地方则被淘汰,而申报国二一般只有据有发表价值的可以晋升为国一。

    50个评委,国一有三人评一份,要拼运气,那真的得花光人品,更何况还有一个高教社杯撑着。

    这一波失算了啊。

    张念东沉思着,看来对苏航的实力有点误判,上个学期的挂科也许只是由于他发挥失常。

    张念东感觉自己的位置不保,连今年国奖似乎也不是那么手到擒来。

    毕竟辅导员对自己印象不好,光是这一块就拉开了三票。

    所以有点难搞啊。

    虽然苏航他们寝室没有来嘲讽自己,虽然这件事只有他们之间知道,即使那个想来和自己不对付的黄坤也没有把这件事说出去或者来自己面前炫耀,但是张念东心里还是很不好受。

    他感觉自己被苏航寝室给无视了。

    有时候,无视比嘲讽更令人难受。

    不过张念东还没有认输。

    等着吧,听说最近有一个数据处理的比赛正在筹办,预计12月开赛,苏航,我要与你约战!

    而那个让张念东感觉自己被无视的黄坤正在忙碌中。

    张念东害怕黄坤的嘲讽,又愤怒他的无视,殊不知,黄坤早把张念东那破事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这时间,不如多看会书吧。

    马上有两门课要期中考试了,黄坤虽然认真学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是感觉手足无措。

    在上个学期的时候,黄坤每个考试前都会准备,但是都是草草过一遍书就得了,而且每次看完之后都觉得“知识尽在我手,考试尽在掌握”。

    虽然每一次都考得不怎么样,黄坤依旧是非常自信、从容且淡定。

    而现在,他真的认真学习过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要复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啊,在加上老师不划重点了,那就更难准备了。

    黄坤这时才明白,以往他并不是真的全复习完了,而是根本不知道要复习什么,所以才那么快、那么从容且淡定。

    现在知道自己还有那么多知识点要弄明白,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效率不够高。

    果然应了那句话,越学习,越感到自己的无知。

    苏航三人回到学校之后一起去吃了一顿。

    刘松拿着一杯橙汁,却愣是被他喝出一种白酒的感觉。

    小抿一口,“苏航,你知道吗,当初让你进队的时候我真的是抱着再带一个拖油瓶的想法的。”

    “要不是宋玉函保证你可以,我是不会让你进队的。”

    “一方面,你那个时候的高数成绩实在是惨不忍睹,另一方面,你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是宋玉函的本事我是认可的,我那时就想着,我和宋学弟二带一应该也能拿下个国一吧。要是集训磨合一阵还不行,我就再把你给换了也不迟。”

    “后来第一次集训的时候,我就对你有了一些改观,虽然你的水平还不高,但是你的态度足够认真,不管是对待集训还是对待队友。”

    “那时我就觉得,这样倒也还不差,于是就一直到了最后几次集训,那个时候,我明显感觉到了你的进步之快,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后面都学会抢答了,那个时候我明白宋玉函相信你能信的原因了。”

    苏航听着刘松对自己的评价,啧,感觉还是蛮中肯的,举起杯子和他碰了一个,问道:“是什么?”。

    “是学习能力,一个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很强,轻易地适应建模思维,又能轻易地从一个框架中跳出去,不被一种思维拘束,这很难得。”

    “你也不用谦虚,董老师对你的评价也很高,不在我之下。”

    宋玉函在一旁默不作声,他也没想到刘松对苏航的评价会那么高。

    一开始,宋玉函的确是看中了苏航的认真和进步显著,所以拒绝了基础更好但相性不符的张念东,其中确实也有室友情作祟,不过更多的还是理智判断。

    而刘松这番评价,倒是让宋玉函开始重新认识苏航了。

    苏航这时理解了为什么董利老师会要自己读一个第二学位,原来是看中了自己的才华,有点欣喜、有点感动。

    话不多说,举起杯子,“干!”

    三个装着橙汁的杯子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