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076章 团队协作

第076章 团队协作

    苏航暂时放弃了研究小C,无他,看不懂尔。

    恰好赵汉英老师也找自己了,苏航收拾了一下东西就跑去办公室了。

    这次赵汉英老师不在办公室,苏航就在桌子边坐下了。

    等了一会,赵老师才和另一个没见过的学长一边聊一边走进来。

    赵汉英教授交代了那个学长几句,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个学长就离开了。

    赵汉英教授走到桌子边上和苏航面对面坐下。

    “你又自己在搞东西啊。”

    苏航嘿嘿笑了笑了,赵汉英老师很快又接着说到。

    “先把你写的东西放到一边,我来考你一个问题。”

    “现在做科研,你觉得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

    苏航低头思考。

    什么是最重要的,苏航第一反应就是钱。

    科研不就是烧钱嘛,买台先进的仪器,上百万,得攒多久的经费,啊呸,说错话了,科研经费是攒不了的,到期没花完还得退回去。

    要买一台先进一点的仪器得打多少申请、发多少论文呐。

    每每院长、校长赴京开会,拉着一箱子的申请去,然后也要不来多少万经费。

    然后各个院系分,各个研究所分,分到最后能有几十万都算是富的。

    至于科研人员的工资,那比例就更低了。

    一台先进的3D打印设备,往往是几个院系凑起来买,然后大家轮流用。

    像什么能公用的就绝不闲着,一个实验员都敢给教授甩脸色,为啥,仪器使用排时间,归实验员管,除非是一些“有钱”的研究所,自己掏钱。

    为什么研究所总是把专利卖给外面的公司,为什么不做基础研究,天天研发那些特别实用的,看上去特别“low”的研究,一点都不“炫酷”。

    为了从企业拿钱啊。

    为了科研,向上级要钱,向基金要钱,向企业要钱,唯独不会向学生要钱,学费那一点,对于好的大学而言,就是蚊子肉,给老师改善生活的,反而是那些次一点的大学,才是从学生身上拿钱。

    所以科研最重要的,应该就是钱吧。

    但是,读书人的事,说钱多俗气啊,那叫科研经费。

    想到这里,苏航对赵汉英老师说道。

    “我想,科研经费应该是科研中最重要的。”

    赵汉英老师愣了一下。

    “钱虽然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不是,你再想想。”

    居然不是,苏航心里犯嘀咕。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那就不应该从一般的方向去思考,要换一个角度去想。

    一般来说,越缺什么,就越重视什么。

    所以,苏航看看赵汉英老师,年龄已经有点大了,想来已经在这个行业深耕多年,所以对这个行业深有感触。

    所以,最重要的,应该是……

    苏航目光坚定地说道。

    “那最重要的是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能不断积累经验,最后就能实现技术突破。”

    赵汉英老师还是摇头,说道。

    “你这两次写论文都暴露出了一个问题,你总是想要一个人把一整个项目给做出来。”

    “你有没有想过,假如这件事交给一个团队来做,会更加有效、快捷。”

    “我们这一行搞科研,不像是数学证明猜想一样,一杆笔,一沓草稿纸就能做,就算是数学,现在也不是这样能做的了。”

    “我之前就说过,你想要搞科研,可以来我团队一起,我们研究所永远缺人,随时欢迎,没必要总是单打独斗。”

    “我看了一下你的摘要,你想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智能预测和模糊逻辑算法来研究施工变形控制。”

    “这个方向我们所里也在做,不过还是我们院的魏老师的研究所里研究的多一点,他们对施工的安全控制研究的更多。”

    赵汉英走到办公桌前,打开苏航发来的邮件。

    他这几天一直在研究所里忙,每每到暑假,所里都会抓紧时间搞科研,毕竟暑假结束后,老师得上课,学生也要上课,还得忙一些新生的入学,总之事情贼多。

    至于有研究生要放假回家,想什么呢你,要论文还是要回家?

    所以赵汉英老师也是一直在研究所里忙,只是吃饭的时候抽了点空闲粗略地看了一下苏航的论文,就刚刚也是交代完下一个实验步骤才抽时间来的。

    时间真的很重要,赵汉英老师不得不同意苏航的两次回答都是很对的,但是他更想让苏航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着重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你来看你的论文,我一边给你一些指导。”

    苏航嗯了一身,规规矩矩地跟在赵汉英老师的边上。

    确实,他一直都想自己把所有的任务给做完,毕竟他感觉并没有很多啊。

    赵汉英老师翻动着苏航的论文半成品。

    “你看啊,你这先是一个文献综述,这是学位论文的惯用手法,但是投期刊的话,这一块会要短一点,或者干脆没有。”

    “你这个搞得这么长,完全可以单独拉出来作为一篇期刊论文了。”

    “你这个总结的也挺到位。”

    “这个表格做的也不错。”

    “这个人工神经网络结构示意图画的也不错,比我那几个新来的研究生好多了。”

    “你这个框图画的不错,就是这样,白底黑框,不要搞一些花里胡哨的颜色,能不用就不用,又不是什么应力分布图、热力分布,不弄颜色分不清,这个你也记住了,以后画图慎用彩色。”

    赵汉英教授翻看着苏航的半成品,居然发现意外做的不错。

    “你这花了多久做的,总体来看还行,只差样本数据库了。”赵汉英老师问到。

    这个论文虽然只是提了一个大概的框架,但是那大量的文献总结,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完的,再加上这些图表,想来要不少时间。

    苏航在边上答道。

    “差不多,用了三天吧。”

    赵汉英老师喝茶的动作直接就停住了。

    三天,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科研团队里面确立研究项目的时间差不多就是三天。

    大家要讨论这个项目可不可行,能有多大回报,除了一些特殊的下派指定任务,自己搞得项目都是会很谨慎的。

    毕竟,经费有限。

    所以这就是苏航花三天时间弄出来的东西,这就有点不简单了啊。

    赵汉英老师重新认真看了一遍,排版也没啥大毛病,

    看着看着,赵汉英老师发现,这还真是难以置信,这是一个还没毕业的本科生做的。

    之前那一次,再加上这一次,苏航总共就有两次的独立科研经历,虽然后面的数据验证都还没做,不过这能力已经很可以了,难怪董利会要抓着他不放。

    赵汉英老师又仔细看完了一边,突然注意到还附带一个文件夹。

    “这是什么?”

    “老师,这是我用Python写的机器学习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