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102章 苏航到底是谁

第102章 苏航到底是谁

    一条消息从大洋彼岸传了回来。

    论文通过了!

    在审稿阶段,这篇论文还仅限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年刊编辑部里小范围讨论,以及一些邀请编辑来一起验证。

    当他们最后确认这篇论文证明方法的可靠性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从苏航提供的个人资料来看,不过是一个21岁的年轻人。

    他比在场所有人都要年轻。

    如果苏航在现场,卡兹真的很想问他一句。

    “你研究数论,会不会太年轻了?”

    他真的是差一点就把这篇稿子给扔进垃圾箱了。

    一个闻所未闻的人,突然说他在孪生素数上取得了突破。

    这听上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出于一个审稿人的耐心和责任心,卡茨还是大致浏览了一遍,这才有了后面的“会审”,发给一众专家进行审核。

    虽然在一些数学家看来,苏航的证明并没有多少“技巧性”的东西。

    不过没有人可以否认他的功绩。

    就像是当初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

    能吸取前人的智慧,并挖掘现有方法的潜力,让这一猜想的证明得到有价值的突破,而不是基于猜想的猜想。

    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艰难而伟大的过程。

    编辑部当即决定把这篇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上,同时向世界公布这一伟大的突破。

    首先,卡茨现回了一份邮件。

    之前太激动,拖了这么久都快忘记了。

    ……

    论文发布之后,不过几天时间,就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数学界震惊了。

    一度被认为现阶段无法证明的猜想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证明方法更是可以说是基础而老实。

    但凡一个学过数论基础的学生都能看懂证明过程。

    更令人震惊的是,证明者的年龄和身份。

    然而这一股冲击波还未停止。

    随着邮件和新论文期刊在网站上发布,汉城大学的数学系炸了。

    邮件传回来的时候还刚刚是清晨。

    刘明教授激动地给董利教授、苏航打电话、发消息。

    手机铃声一时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

    无数的人在看到这个证明之后第一反应都是震惊和怀疑。

    虽然说数学年刊的权威性非常高,但是此前也不是没有因为一些引文的错误而被证明论文出错的。

    数学家们开始验证论文的正确性。

    然而最后得到的结果都在表明,这篇证明是正确的……

    很快,轰动的范围从数学界扩散开来,逐渐出现在各家媒体记者的案台上。

    苏航接到电话的时候并没有多么震惊,既然是正确的,那么什么时候被发表不就只是时间问题吗?

    他抽空去了刘明老师那里,确认了一些稿子版权的东西,然后继续完成此前的论文了。

    刘明教授听到苏航还有研究要做,以为是在这方面有了什么新发现,笑呵呵地让苏航先去忙。

    苏航不在意,不代表无数的媒体不在意。

    无数媒体就像是嗅到了腥味的猫一样扑了上来。

    正好之前的“实体清单”和“算筹”的热度都慢慢下去了,媒体正愁不知道用什么来吸引一波眼球。

    这些都是流量啊,有流量就有钱呐。

    于是乎一大批眼睛里冒着金光的媒体开始瞎写文。

    像什么“国人数学的希望——苏航”、“当代第一数学家——苏航”、“震惊,一道难倒数学家千年的难题被我国数学家解出”等等。

    这些撰稿人甚至不知道苏航是男是女、高矮胖瘦、什么学校、多少岁,通篇尽是瞎编。

    甚至连图都没有,文章甚至都是一个模板。

    比如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孪生素数”这个数学难题呢?

    我国数学家苏航成功解答了这一难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孪生素数

    ……

    那么苏航有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呢?

    关注“青色的岩”,让小编为您解答……

    这哪是小编,明明是瞎编。

    他们本来也不是为了讲清楚一件事,只是为了蹭一蹭热度,只要有人点开文章去看,就有浏览量,就有钱,何必那么认真呢?

    对他们而言,能把人骗进来就行。

    不过很快一篇权威报道就出来了。

    国内的数学年刊发了一篇简报。

    “我国数学家苏航首次证明存在无穷多有界素数对”

    “据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年刊》,来自我国汉城大学的苏航日前证明了一个弱版本的孪生素数对猜想,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这一数论著名猜想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随即,又有人民日报、团团等主流媒体陆续发文。

    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都是对种花家近现代教育的反思和质问。

    某一任一号领导人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早在此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也提出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这都是一个教育的隐痛,虽然目前多数科研成果都少不了华人的身影,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华裔”。

    他们的教育和成果都不是在国内进行的。

    这也是无数教育家需要反思的问题。

    一时间,苏航和孪生素数取代了此前的实体清单成为一时之间的热搜。

    虽然很快就**X明星出轨的消息给顶下去了,但是依旧在汉城大学引起了一阵轰动。

    无数人在群里打听。

    “你听说了吗?我们学校出了个大数学家!”

    “我靠,这个我也看到了,上了一小时的热搜,看样子没给够钱呐。”

    “什么钱不钱的,团团都发文了,怎么可能是假的。”

    “什么?!团团不是从来不开团的吗?这么这次这么积极。”

    “还不是因为这让我国教育又重拾信心了呗,我们终于有勇气正面回应‘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了。”

    “你们在说什么啊?”一个日常潜水的同学弱弱发问。

    聊得正嗨的两人齐齐发了一个鄙视的表情包。

    “这你都不知道(→_→)”

    “你out了。”

    这一刻,仿佛所有人都在找苏航。

    苏航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