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106章 网红打卡景点?

第106章 网红打卡景点?

    让苏航远远没想到的是,这来采访的记者陆陆续续持续了一个星期。

    这期间,从央媒到地方,从主流媒体到二流,甚至还有那种看上去就很正式的访谈节目。

    这期间,苏航见识了各种问话的技巧,有环环相扣的闭合式,也有正大光明的开门见山,也有不知所云且空洞的开放式,也有暗埋陷阱、悄悄挖坑的暗示性提问。

    访谈如剑如刀,而苏航穿梭其中。

    甚至还有外媒也来了。

    其实外媒没来才不正常,然苏航影响最深刻的就是,那个金发记者问:“你真的只是一个数学爱好者吗?”

    这是因为苏航在此前的访谈中提到自己的主专业并不是数学,而是土木工程,第二专业才是应用数学,而且也算不上是纯粹的数学。

    而此前的数学研究只是业余兴趣而已。

    后来,苏航看到杂志才知道,外媒对这点很是看重啊,包括他对算筹的推崇。

    甚至有教授专门发邮件给他,想要购买一套算筹。

    包括之前的SafetyScience编辑部,也希望苏航可以提供一套算筹,以此验证苏航数据的真实性,并愿意支付一定的报酬。

    苏航自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七零八研究所可就得加班加点了。

    搞个英语包出来,然后外售的,自然少不了一些小改动……

    不要误会,就是加强一下防盗什么的。

    此外,一系列的奖项也纷纷提名苏航。

    比如三年颁奖一次的科尔数论奖,有将奖项颁给苏航的打算,希望他可以加入数学学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奖并不能说是国际化的,因为一条前置的规定。

    它只颁给灯塔国数学学会成员,且在灯塔国期刊上发表了出色文章者。

    苏航虽然是发在灯塔国的数学年刊上,不过并不是什么数学学会的会员。

    所以说,假如苏航不加入,那他将与这个数论界最高奖项无缘。

    近十年来数论方面最高的成就,却没有获得数论领域最高的奖项,那还真是讽刺。

    还有菲尔兹奖,也把苏航纳入了考虑范围,一方面是人真的年轻,一方面工作是真的贡献大。

    这是数学界的最高奖项,某种意义上讲,算是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假如苏航真的入选,那将会打破法兰西数学家塞尔保持着得奖时的最低年龄记录:27岁。

    不过都还不好说,毕竟距离下一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的颁奖还有两年时间,一切未定。

    此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奖项,还有国家、地方、县市的奖励,就连苏航的老爸老妈都几次上新闻。

    他们俩没有人来帮忙筛选,也不知道拒绝记者,所以采访的越来越多。

    最后还是苏航打电话给居委会让帮忙看着点,不然整天采访耽误正常生活。

    不过打电话的时候,感觉爸妈都乐在其中,苏航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项,以防被骗。

    渐渐地,夏末了。

    新生开学了。

    采访的人也被挡在了校外。

    用严导的话来说,那就是,该采访的都采访完了,剩下的都是些来挖边角料的小媒体,不用管他们。

    苏航看着楼下一片的行李箱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心里有点惆怅。

    这一批新生似乎非常积极有活力啊。

    新生就是好啊。

    一群群的新生围在楼下,正在激烈的讨论。

    “看,这就是苏航学长的宿舍楼,你说我又没有可能遇上苏航学长啊?”

    一个女生兴高采烈的说道。

    “你在女寝,这是男寝,想什么呢?”

    “……”

    “苏航学长啊,我偶像啊,遇上他啊,我就他签名啊。”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仰望着这一栋宿舍楼,似乎在看着自己的偶像。

    “嘿嘿,我从其它学长那里打听到了苏航学长就在这栋楼,我们建个群,你们哪天偶遇到了,我们就一起去要签名。”

    “怎么要?”

    “假装偶遇呗。”

    苏航带着口罩从他们边上经过,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也许是因为夏秋交际,流感横行,戴口罩也算不上太稀奇,跟苏航不是太熟的人都看不出戴口罩的苏航来。

    那一群新生还在那聊着。

    “你找哪个学长打听的?”

    “喏,吴阳学长,我在新生群里加的,他还卖给我床上四件套嘞,你们要不,我找他买有优惠。”

    “吴阳还真是会来事。”

    苏航暗暗想到,就算是毕业了,在赚钱这件事上,依旧是不会落下。

    这群新生也是在入学近期在知道苏航的事情,才知道自己有一个小母牛坐飞机的学长,所以才齐齐提前到校,看能不能见到苏航。

    这不代表他们真的了解苏航做的事情,也不能代表他们了解苏航,他们也许只是单纯地想看看上了新闻的人而已。

    大概类似于……网红景点打卡?

    苏航没有继续听他们的讨论,快步走到食堂解决吃饭问题,吃饭问题是最基本的一个问题。

    不过这也证明了这个新闻正在逐渐发酵,影响力越来越大。

    无数人借此机会牟利。

    就像是前面哈工大被禁用MATLAB,也许发文的小编根本不知道MATLAB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禁用,甚至连哈工大也是第一次听说。

    但是这并不能妨碍他们发文、赚钱。

    以及伴随而来的一系列噱头式的标题和广告。

    苏航也是,这个词作为热搜词,只要标题里有,就会推送给最近看过这个词的人。

    各种炒作苏航的文章出现了。

    甚至比之前的“我国数学之光”更夸张的称呼都出来了。

    苏航在吃饭刷手机的时候发现了这一点。

    自从为了应付记者采访,苏航就养成了一个刷手机的习惯。

    无他,为了了解对手而已。

    刷到这些称呼苏航为“种花教育拯救者”的时候,苏航忍不了了。

    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几个超级夸张的噱头式称呼了。

    再继续戴高帽子,他觉得每天估计就能看到媒体称呼自己为“当代爱因斯坦”。

    至于爱因斯坦主要是物理学家,那一撮媒体们才不在乎。

    在乎的大概只有苏航、爱因斯坦和……杠精。

    一旦有人反驳,立马打成杠精,或者来一句“你行你上?”

    苏航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得自己有一个直接面向大众的窗口。

    于是他立马申请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系列自媒体号,然后再进行认证一波。

    再给之前加的那几个记者朋友发条消息,引一引流。

    很快,一个亮闪闪地v标就出现在苏航的头像边上。

    苏航想了想,发布了第一条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