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162章 和其光,同其尘

第162章 和其光,同其尘

    太阳高悬天中。

    数人围坐一旁。

    一个戴眼镜的男子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

    “一个数学家来做我们的项目组长,靠谱吗?”

    “应该靠谱吧,盛名之下无虚士。”

    一个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有了飞机场的女子说道。

    “许晴,程岩,我们在背后讨论组长不好吧。”

    一个微微秃顶的男子说道,正是昨天问苏航的那位格子衫男子。

    “怎么说也是咱们未来的组长啊。”

    许晴轻笑了一声。

    “隔行如隔山,一个数学家来我们这行开发项目,这未免有些不合适吧。”

    “李棠,别被他的名头给吓到了,苏航他在数学上的成绩我们无法否认,但是,他在软件开发上可未必有我们强。”

    程岩推了推眼镜。

    “我看过苏航的论文,他也有过软件开发的经历,是一个revit的插件,专利版权只有他一个,也许,他还是很强的。”

    “不过,我们在麒麟软件已经有过数年的工作经验,我觉得,苏航在这一方面,应该不如他在数学上的成绩。”

    “可是……”

    李棠摸了摸他那要秃的头顶。

    “昨天我打听到,他已经开发过一个成熟的语言模型了,他的那个小程序你们玩了吗?”

    “是一个剧本杀的游戏,我在里面经常遇到一个女网友,昨天苏航居然告诉我,那个女网友居然是他写的语言模型,和真人互动就是在训练……”

    李棠绘声绘色地描述那个语言模型。

    “然后,据他所说,这就是他将要做的项目。”

    程岩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

    许晴依旧不屑。

    “个人开发的语言模型能有多强。”

    她双手抱胸,一马平川。

    “语言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前段时间OpenAI发布的GPT-3,就经过了0.5万亿个单词的预训练。”

    “它使用的最大数据集在处理前容量达到了45TB。”

    “这是什么概念?”

    “平常人想要独自完成这样一个语言模型,逐字逐句去训练,一辈子都完成不了。”

    “更何况这些数据集还需要经过预处理。”

    许晴摇摇头。

    “我觉得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毕竟带一个项目来镀金的也不是没见过,凡是多问问老部长才做吧。”

    其余两人问言点点头,没有反驳。

    他们出自麒麟软件公司,自然清楚这类语言模型的开发。

    很多时候,体量代表一切。

    任你算法无双,

    任你模型一流,

    任你风华绝代,

    几十TB的数据集砸下去,再次的模型也会被调教的妥妥贴贴的。

    口径即正义,体量即真理。

    在算法没有质的飞跃时,评判指标有时候就是那么简单。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三人都一致认为单独的个人是开发不好一个语言模型的。

    至少比不上主流的语言模型。

    至于苏航到底是不是来镀金的,到时候自有分晓。

    混迹职场数年的老油条们,自然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要是上司想混,他们也乐的清闲。

    更何况,他们只不过是来联合开发的。

    名义上属于研究所,但是工钱、职位还是在麒麟公司。

    借调过来的,想走也很容易。

    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看苏航的脸色。

    李棠一开始觉得背后讨论组长不太好,但是想清楚谁给自己发工资后,就释然了。

    没事,不扣工资,都是小事情。

    有时候,不怕上司混,就怕上司爱搞事情。

    不过,从李棠传来的消息,似乎,苏航组长很喜欢搞事情啊。

    许晴自己也有小道消息,和麒麟软件的联合开发,似乎就是苏航的提议……

    边上一名矮小的汉子瑟瑟发抖不敢插嘴。

    袁华一边偷听三人的话,一边默默盘算着,苏航来了,他要怎样。

    早在此前,他已经分析过了苏航的行事风格和性格。

    昨日,他也偷偷听到了李棠和苏航的交流,敏锐地抓住了几个关键字眼。

    “御姐”、“人工智能”、“妙”

    这个,他熟啊。

    投其所好,上行下效。

    他依旧牢记着,他硕士毕业时,导师告诉他的那句话。

    “科研不是埋头苦干,科研场也是人情世故,能应对了当就不容易,要上去还得……”

    昔日的他年轻气盛,敏锐地发现了导师的一篇已发表论文中的错误。

    于是乎,他在一次私下会面中告诉了他的导师。

    他早就上过了初二、高二,过了中二的年纪,不至于傻到公开对峙。

    他的导师摇摇头。

    “这事儿我知道了,以后每月给你加钱,就不要到处乱说了。”

    最后一年硕士,他又发现了另一位学术大咖的论文居然也有错误。

    而且还引用了自己导师的那篇错误论文。

    然后,他又偷偷向学术道德委员会匿名举报了这篇论文。

    嗯,论文有问题,对事不对人。

    但是举报信石沉大海。

    数月没有回信,他也读完了三年硕士,但是导师却不愿意给他继续读博深造的机会,只愿意写让他去工作的推荐信。

    毕业最后一天,他在整理自己的校友邮箱时,看到了一封信。

    “不要搞水至清则无鱼,科研不是埋头苦干……”

    现在回想起来,他感觉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

    至少……

    导师还让他毕业了,不是吗?

    到了社会上,他改变了,变得和光同尘,变得不露锋芒。

    再后来,他变得圆滑,他也意识到了父亲给他起名的深意,袁华。

    但是,人总是有点念想的。

    双一流本硕,他不愿意待在一个企业里发霉。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可是老子错了,小国寡民的管理者也许还会看到一个“玄同”的人,但是十四万万人民、数百万大学生,谁会注意你这一个小小的无为之人。

    所以,他需要改进。

    圆滑着的向上。

    正如PDCA循环,循环往复、圆润自如、阶梯向上。

    他本来就是一个聪颖的人,和光同尘更是让他有了一番积淀。

    能做事,会迎合。

    一抓住了机会,从私企进入了国企,从国企来到了研究所,早晚有一天,他要站回到导师面前,即使他的导师也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大牛。

    他也要用颤抖的声音告诉他的老师。

    “老师,带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