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165章 她上她也行

第165章 她上她也行

    毫无疑问,普林斯顿大学有着世界一流的研究设施。

    嗯,当之无愧的世界一流。

    共体显微中心,包括尼康卓越中心,可以提供最高的光显微镜分辨率,用以成像标本和完整的样品标记荧光探针。

    刘易斯-西格勒综合基因组研究所,拥有顶级的基因组核心设施,具备高通量测序技术。

    还有成像和分析中心的IAC,美国最先进的材料特性处理设施。

    在材料制备、计算机模拟和图像处理器提供最先进的仪器。

    还有研究计算中心,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里面还有一个5000英尺的洁净室。

    不得不说,在科研设备和资源这一块,真的要比国内大学好很多。

    这不是纯粹的拨款就能解决的。

    更不是靠一腔热血就能解决的。

    苏航在提出要参观一下这些实验室后,相关负责人很快就同意了。

    伊莎贝拉引着苏航,挨个挨个的去参观。

    相比于苏航没见过世面的震惊,她的脸上却格外淡定,这些不过是能拿出来对外展示的,有些关键研究所,根本就不为人知。

    有一些苏航只能在外面看看,有的苏航则是可以上手去玩一玩。

    伊莎贝拉不懂为什么这位年轻聪明的数学家对这些设施情有独钟。

    虽然说,现在跨学科、学科交叉很常见,一些原本的边缘学科甚至成为了主流。

    但是,您这跨学科跨的有点广啊。

    看着苏航刚刚结束一个基因组实验室的参观,又马上和一个高能物理研究小组成员热烈地讨论大型强子对撞机。

    伊莎贝拉晃了晃头,管他呢,又不是什么机密。

    苏航此时正在和弗洛雷维尔,一个褐色卷发男子交流。

    他是高能物理研究小组的成员,在听说苏航是受邀参观实验室后,非常热情地开始介绍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当粒子碰撞时,其1000万个组成传感器不断读取数据。”

    “我们必须非常快速地计算出该数据的含义,你问有多快?在百万分之一秒内——并丢弃不那么有趣的位,或者存储所有数据将迅速成为……”

    苏航边听边点头,也不知道有没有听懂。

    “这就像是试图存储整个互联网。”

    边上一个正在忙活的黑发女子也插嘴道。

    “我们花费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开发和记录新代码,其中多数是优化并行物理计算,如x86-64CPU、GPU和FPGA的芯片代码。”

    苏航点点头,道。

    “如果没有研究软件工程师提供的专业知识和连续性,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对付这种大数据密集型项目。”

    “研究软件工程师在这一块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句话很快得到了那个黑发女子的认同,她递过来了一小包糖果。

    苏航随手接下,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离开了这个实验室。

    伊莎贝拉惊讶地发现,苏航似乎在什么实验室都能搭上两句话,而那两句话往往会得到实验室专业人士的认同。

    一圈走下来,苏航收获了一小包糖果,几块巧克力,几张名片和无数的友谊。

    看这样子,要是他愿意的话,他应该可以进入任何一个实验室开展研究吧?

    伊莎贝拉跟在苏航身后想到。

    但是她很快又打消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这怎么可能,每一个学科都是非常深奥的,或者说,普林斯顿大学正在做的研究,都是前沿且深刻的。

    要是想要在某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

    算上前置学科基础的学习,要至少四年,还得再有至少三年的学术训练。

    而苏航,他才22岁啊。

    而且,从资料来看,他经历正式学术训练的时间,总共也不会超过三年。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这么多学科涉猎一番也不是不行。

    可关键是还在数学上卓有成就。

    这就太荒谬了。

    伊莎贝拉晃晃头,再次把这个荒谬的想法甩出脑袋。

    世上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大脑,也许只是他提前了解了一些吧。

    只是针对性地了解一些前沿知识,也未必不能和专业人士谈论一番。

    她上她也行。

    嗯,一定是这样。

    而苏航正在看着手机上的电子地图。

    “伊莎贝拉,不是说这里还有个土木与环境工程研究小组吗,我看地图就在这啊。”

    “苏,你走反了。”

    伊莎贝拉捂脸,更何况他还是个路痴,连在一个研究所里都能走错,真是……Ihavenothingtosay,Orz。

    越是参观,苏航越是觉得,这样的一个跨学科研究所真是太棒了,假如忽略那些迷宫一样的建筑,一切都是那么好。

    这里汇集了不同背景的教师和研究人员,涉及的领域和专业知识非常广泛,足以应对多数的科学问题,并为之提供计算和可视化服务。

    不愧是计算科学的起源之一啊。

    同一个研究所,居然分成了二十四个不同类别的研究小组,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

    从英语到经济学。

    从数学到基因组学。

    从政治到生态学。

    从物理到计算机科学。

    要是哪个领域的问题得不到答案,那就走两步,走两步就有会的人了。

    不仅是工科与理科的交汇,国内所谓的“文科”也在研究范围内。

    这真的是出乎苏航的意料了。

    真的是……太想把这个研究所搬回国内啊。

    有这样一个研究所,很多研究进程都能大大加速,就像苏航和那个高能物理小组的人聊得一样。

    他们需要更先进的算法,不需要自己来写,可以找相关的计算科学研究小组。

    而反观汉城大学的研究所,要算法,只能自己学,要模型,自己建。

    效率简直低下。

    虽然现在也有联合开发的趋势,但是,相去甚远。

    不过,以后未必不能在国内复制一个类似的研究所出来。

    重点是,跨学科。

    这就意味着,这所学校得是综合性院校。

    不能偏科。

    综合实力得强。

    不能是靠着某个专业特长而跻身一流大学。

    像苏航老家有一所大学就是,靠着自己财经方向还不错,勉强成为了……二流大学。

    如果偏科,那么资源将会不由自主地向那个方向倾斜,这不是政策能够补全的。

    赞助和基金可不会因为学校一句话就改了规定。

    研究所也会成为名义上的跨学科研究所,实际上的独角戏。

    所以得是综合性的大学,起码在理工政管文史医的某几个方面很综合。

    恰巧,汉城大学,还算是比较综合。

    有机会吗?

    苏航磨搓了一下自己的下巴。

    他自觉自己应该还算是有点话语权了吧。

    怎么说也是学校最杰出的那几位。

    说话应该有点分量。

    回去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