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九公主 » 第三十四章 那年那兔那些事(二)

第三十四章 那年那兔那些事(二)

    村子没有名字,它在冀州城外三十里的一个小山坳里。山坳的另一边曾有个叫“桃花沟”的村庄,不过在金人第一次南下时这个村庄就已经被毁掉。村里的幸存者能逃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全是一些老弱病残,他们没有再重建家园,只是搬到了山坳另一边搭起了一些简陋的草屋。

    八字军斥候经过两天的奔波,不知从什么渠道打探到,金人的一个百人骑兵小队,今晚很有可能会途经此地,于是赵榛带着两千余名义军就提前赶到了这里。

    这两千人多是步兵,骑兵数量不足六百。其中五马山寨九百人里只有近一百骑,红巾军三百人全是骑兵,余下的是两百由八字军老兵组成的骑兵和他们四处聚集起来的抗金义士。

    宋朝不产战马,骑兵用马基本依赖于进口,随着他们与邻国关系地不断恶化,进口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少。现在战马对整个大宋来说都是个稀罕玩意儿。

    五马寨听名字好像并不缺马,其实不然,山寨里一共也不过两百余匹,还全是川广马,挑挑选选好不容易才组成一个不足百人的骑兵队。这种马既跑不快,也跑不远,加之身材矮小,完全不足以与北方游牧骑兵对抗。

    红巾军前身是吕梁山的一群马匪,因为地处边境,所以才有渠道弄来了一些战马。一年多前听说吕梁山上来了一个姓陆的神秘女人,她凭一己之力统一了吕梁所有的马匪,成为了他们的大当家,后来创建了红巾军。但这只是流传在外的江湖传说,直到现在都从未有外人见过这名神秘的大当家。此番她应赵榛之约,虽只派来了三百人,不过这三百全是精骑,想必也是很不容易,赵榛心里是很承她这个情的。

    “有了这批力量,此次伏击女真人只是第一步,成功后再如法炮制,把所有的女真游兵都消灭干净,等打出名号后定会有更多的义士前来加入,假以时日就有了跟金军正面叫板的实力。”赵榛心中如是想到。

    两千人伏击一百人,二十个打一个,还是有心算无心,就算女真人还有援兵赶来,只要速度够快也能轻松搞定,对此所有人都很有信心,包括并未打算参战,只是远远旁观的萧佩也默许了他们的计划。

    她本是一直反对这次行动的,认为不宜过早跟金军正面接触,一是怕提前暴露让女真人有了防备;二是怕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义军折损太多,但现在看他们准备的如此充分,况且敌军不过百人,速战速决后就马上隐蔽起来,还不至于引起女真人太多的关注,应该没有问题。

    她计划结合所有力量,布局接应南返的众女,待与圆珠汇合后再徐徐图之的消灭金军。只是她还不知道完颜宗望已死的这个变故,也不知道赵榛心中的想法,不然就不会这么乐观了。

    赵榛带着众人来到小村庄里,说明了女真骑兵即将到达这里的情况,劝说村民们赶紧离开避难。

    村民在听完赵榛地讲诉后,都茫然地抬头望着他。他这时才发现,在场的五十余人里竟没有一个青壮年,都是鸡皮鹤发的老人。不对,还有一个,一个骨瘦如柴、发丝干黄,看不出具体年纪的丑丫头正躲在一名老人身后好奇地打量着他。

    “难道是我说得太快了,他们没听明白?”

    正当赵榛打算再讲一次的时候,丑丫头就扶着她前面的那个老人颤巍巍地走了过来。

    “大王,我们都是一群行将就木的老骨头,走不动也不想走了。要是可以的话,您发发善心,把小桃带走吧!”

    老人说着就把身旁的丑丫头往前推了推:“她人很勤快的,给您端茶倒水做点琐事还是没有问题。”

    叫小桃的丫头紧紧的拽住老人胳膊,一面摇头一面不停的比划着。

    “她?……”

    赵榛抬手指着小桃,想说点什么,想了想却又停住了话头。

    “哎……”

    老人似乎明白了赵榛的意思,他叹了一口气:“小桃她打生下来就不会说话,腿脚也不太灵光。”

    听老人这样一说,赵榛才注意到小桃的左腿呈不自然的弯曲站立着。感受到了陌生人打量的目光,她自卑又胆怯地把自己往老人身后缩了缩。

    “我可怜的丫头啊……刚两岁她爹就去了,去年他娘……也被女真人给祸害啦……后来村子里还能跑的都跑了,我求他们带走小桃,他们嫌小桃太丑……又说她克死了父母不吉利……所以都不愿意,再说丫头也不愿意丢下我这糟老头子……哎……罢了,罢了……”

    老人知道自家孙女还是不愿意离开后,也就没有隐瞒,把孙女的身世絮絮叨叨地讲了一通。

    “老人家,那你们可以一起走呀。要是大家愿意,可以让我们的人送大家一起离开。”

    岳飞从人群中走了过来,他估算了一下在场村民不过五十多人,自己这边人手充足,伏击金军倒也用不了这么多,可以分出一部分护送这些老人转移。

    村民们没有出现应有的兴奋和高兴,仍是一片茫然地沉默着。

    “我们都没多少活头了,说不定这一走呀……就死在半路上了,就不给各位大王了添麻烦了,还是让我们呆在这里吧,就算被女真人杀了,我们也认了,这都是命啊……”

    老人说完,其他的村民都跟着一起点头。

    岳飞等人能明白老人们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想法,但是萧佩无法理解汉人的故土情结。她们契丹人是游牧民族,习惯了牵着羊群四海为家的日子,这种宁愿死也不“挪窝”的思想,她感觉很荒唐可笑。

    “你们守在这里有什么好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能多活一天是一天呀,看你们年纪也不是很大,至少再活个三五年不是问题,难道真的为了守在这里,连命都不想要了?”

    萧佩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有几分怒气地说完这番话。

    是的,他们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六十出头,因为常年劳作,营养又跟不上,都是一副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样子。

    “可……我们的根在桃花沟啊,离开这里根就丢啦……”

    “……那你们不呆在桃花沟,跑这里干嘛?我看山那边的房子稍微修整一下也比你们现在住的地方好呀!你们是闲得慌吗?”

    萧佩被老人的话激得有点压不住火气,她抬高了几分嗓门儿,用手指着老人们的简易草屋发起了脾气。

    被她这么一吼,所有村民都低下了脑袋,眼神里透着悲苦和无助,似乎在回忆什么极不愿想起的东西。

    萧佩也意思到了什么,感觉自己说得有点过了,但又拉不下脸来道歉。她气呼呼的一挥袖子,带着她的人转身离开了这里。

    老人们最终还是没有离开,义军给他们在山腰处挖了个山洞,让他们带着粮食躲了进去,嘱咐他们没有得到通知千万不要出来后就掩盖住了洞口。

    安置好了村民,赵榛就带着人开始做起了伏击准备。事先观察好了地形,女真骑兵的行经路线中只有这里最适合扎营休息,算算时间也刚好天黑的时候赶到这里,因此这个小山坳就成了他们和女真骑兵第一次碰撞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