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治正要略 » 第十八章 院谈

第十八章 院谈

    最近如有空闲可来我这儿一趟。——邱恩浩

    这一日姜中执正在实战塔巡守,收到了导师的飞信传书。念及无事,就叫了一好友暂替巡守,自己抽身看看邱师那儿有什么事。

    学院的导师有需要清静而选择住于校外的,也有更重视修为,而选择住于校内的,毕竟校内有各种资源设施,导师也能使用。邱恩浩便是住于校内。姜中执知其所在,来到邱恩浩的住处。

    “来,坐,最近在院学修会干得惯吗?”邱师递过来一杯茶,并示意姜中执品茗。

    “学修会管理事确实很多,但是收获不少,颇为受益。”姜中执知道邱师问这话只是表示关心,便未多说,提及一二之后,就啜饮一口眼前不知名的茶,等待下文。茶虽不名,但茶香浓郁,味苦回甘,甚是好吃。

    “筑基之后就要考虑自己的道路,道路确定并践行之后才能成就金丹。这对你而言并不遥远。”邱师沉吟一二后又道,“仙门的学院很多,学院的大类也相近,只是不同的学院优势技艺和术法不同,理念也有差异,这些你在一些论台记录里可以看到。我此前于心剑峰游学,之后你可了解一二,如有兴趣,可以选择心剑峰作为你的中级学院。”

    “另外,践行道路是心之旅也是身之旅,践行理念孤身一人事倍功半,可以多传播道与理,越多人同道,就越易践行道路。逐道不同于求道,你的道路由你一手打造。将混沌无序的若干条道路逐开,最后保留的唯一踏上的正是属于自我的真道。”

    “多谢邱师指点。”姜中执感谢指点之后,道完别就离开了。

    传播道与理有一个简单的内涵便是无私和分享。人存于天地,一直攫取外物,引为己用,是为私,而无私和分享论性质是对这种天性的对抗。论事实,其实是以无私和分享结成一体,证得己道,无私而为私。姜中执隐约知道为什么很多杂文轶事都在宣扬奉献和服务,正是为了修士在筑基领悟传道之理时能全尽分享。

    同阶段修士道行相仿,不无私分享又怎得人投身其中倾力相助?一条道,走得人越多,就越宽敞,也就越重要。本来没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同道之人说得便是如此了。

    姜中执若有所悟。

    几个月后,姜中执在院谈以主讲人身份论道。院谈是每个学院的好去处。可以坐而论道,也可以实战证道。院谈可供所有学院修士,不拘导师学生,都可进行演法讲道。只不过修行启智,炼气的修士很少上台主讲,一般也就做个参与者,提一提问,鲜少卖弄。倒是通北执牛耳的几个修士和导师会不定时的主讲。这种情形下,会提前作播报,将信息传给所有学院修士的如意符。

    修士可以设置为闭关状态,有选择性的默收信息,也就是收信不提示,有空再看。

    姜中执作为院学修会的管理自然也享受到了这种待遇。因此他主讲的时候,台下倒有挺多人的,多是做了院修管理之后所认识的。

    “我今天想讲的是盈亏论和施法的节奏感。这里的盈亏只指内心的光芒和行动的影映,属于狭义上的盈亏。修行追逐的是更加的自由,与之相对,就需要更多的自我约束来支撑这份自由。例子放到最后来说,先说说其中的盈亏之理。

    “我先以自身为例,我年方二十二,已是炼气后期,作为年轻修士,本应该轻狂傲世,却严肃沉郁,是我爸逼我不想放浪形骸吗?不是,只是每次意气风发的时候,心头一盏青灯,拽住了脱缰意马,于是整肃表情,一副庄严宝相。其实内心饱受克制。而正是因为这种克制,让我的内心永远澎湃活力。假如人心释放的活力有定数,每一次的克制,就是为了下一次喷薄的有力。

    “仙道浩渺,一直紧绷,悲苦冷清,而一直欢谑,则离道甚远。是以,内心火热者,当时常紧束,而内心冷漠者,当闹市常坐。善良的修士,应时示以雷霆震怒,于外人知其不可轻侮,于内人知其教子宽严有方。做错事的修士,则应该多做好事,寻求心中慰藉。做好事的修士,则应该时刻思止,避免作无谓的好人。

    “这些都是从性灵出发,修士必须真切知道自己的本性如何,再互补的去修正。自己去有意的控制,而不是某某大修士认为自己形迹如何,基于别人的认知终究不完全适于自己。听其言而不尽行其言,这是所有修士都明白的道理。”

    姜中执的盈亏论只是其悟道时的一些小小感悟,并不是合适所有人的,也不一定是完全适合他的,只是在当前阶段他的对道的一点小小看法,或是抛砖引玉,或是启迪思考,或是结一份善缘,或是以讨论资于逐道。

    和诸多修士探讨之后,姜中执再次引入下一个话题。

    “施法的节奏,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刚接触功法的时候,好不容易练出了法力,兴奋的不能自已的时候却发现最简单的法术也无法催动。只能让这一丝法力不断地壮大。但是内心深处却一直期待着释放人生的第一个法术的那一天。

    “好不容易能释放法术了,却发现这法术的威力与书上描述不符。随着接触了法术原理和法术结构这两门课,我们开始了对法术的探索。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法术和法力流息息相关。却一直凭借着模糊感觉微调着法力流,期待着每次试验术法能获得肉眼可见的进步。

    “事实上,对于微小的改进,以我们当前的神识观察精度,根本没法察觉出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沿着某个路线前进,发现不对再退回到这个路线的上个岔口继续走。太过低效。所以术法天才总是能凭借直感二选一,甚至多选一找到方向,而普通人只能一点点试错对比。

    “再经过我的尝试和认识之后,我认为法术是存在节奏感的,每一种法术其释放时的法力流所引发的信息波动都是一系列确定的节奏,这一系列确定的节奏中,节奏于节奏之间会发生复合作用,或者是增强,或者是削弱,或者是转换性质,比如爆裂性质,膨胀性质等等。摸清了确切的节奏,就可以微调法力流,而强化法术。这对于炼气修士而言依然是一个庞大且无法接受的试错过程。

    “但是,对于修士而言,又多了一种直感可以影响施法效果。而且经过测试,这不依赖于我自身的术法天赋,这意味着在广大修士中以此天赋而新增的术法天才可能增加近一倍。”

    姜中执其实不是天生的法术天才,但是清明梦中,只有其本身存在,一切一切的干扰,都被潜意识不自觉的排开。在这种条件下,他悟到了术法本质的另一种表现。虽然领悟过程要推广也是极难,但也算是再开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