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凌云疾千钧 » 第六十八章 寻找前朝后人的线索

第六十八章 寻找前朝后人的线索

    四月十一叶轻扬他们正和江湖人们一起前往扬州,这边清平县里,黄文光已经在这里停留十几天了。

    这些天黄文光除了让人寻找散布流言之人,就是和一些相关人士见面谈一谈,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大动作,而程知县和黄文光派去建安县调查新流言的人,这几天也都回来了。

    新流言的内容黄文光和程知县都已经知道了,对这些都是惊讶不已,这新流言怎么把地点换到达州去了,还信誓旦旦地说一定有这个前朝宝藏存在,还有什么前朝后人拿着藏宝图前去寻找,不过里面还说到这前朝后人就出自清平县,这一点是让黄文光和程知县最惊讶的。

    之前的流言是从清平县里开始流传的,不过说宝藏在原来欧阳家的宅院里,然后是说前朝后人从外面回来寻找宝藏,那现在变成是前朝后人拿着寻宝图去别的地方寻找宝藏,意思还是说有这前朝后人存在,还是从外回来到了清平县,又从清平县出去外面的。

    黄文光又想起了之前靖武帝的交代,只让他注意寻找传播流言的人,对这传说里的前朝后人和宝藏都没有交代,看来这前朝后人并不重要,只是现在传播流言的人不好找,这所谓的前朝后人倒是有线索,是不是要先从这里下手,再看看能不能找出幕后传播之人呢。

    而程知县则是害怕极了,这所谓的前朝后人要真的在清平县,那可是算他的重大责任呢,没有早点发现把人找出来,就是他的失职了,弄不好乌纱帽都保不住了。

    所以知道黄文光派去调查的人回来了,程知县就急忙过来向黄文光询问事情是否调查得一致,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黄文光还没想好怎么处理,只是不好不见程知县,让人进来了,听了程知县问的话,表示此事还需要再仔细考虑一下,不管真假都需要慎重处理,让程知县先瞒住了不要外传,等决定了如何处理会先让人告知的。

    程知县现在只能听钦差大人的,自己不敢自作主张,所以只能应下了,先出来回县衙去了。

    等程知县走了,黄文光把侍卫首领请了过来,向他直接询问,靖武帝是否还对他们有另外的交代,跟这次的流言之事有没有关系,知道这些事他才能安排新的调查。

    侍卫首领听到黄文光问的,想了想,现在流言之事确实发生了不少变化,就说了靖武帝确实有一些单独交代,不过只是说让事情不要牵联到军队里,其他的方面就不需要出手了。

    这一点跟黄文光预料的差不多,毕竟现在天下太平,一些普通的事情都是文官们在处理,军队方面只负责平时的驻守和轮换,并不会涉及到地方事务之中,这也是熠朝太平的保障,所以靖武帝才会特别交代,不容军队发生重大变故,损害到军队的正常运转和相关人员。

    这样的话黄文光心里就有数了,只要不涉及到军队,其他事情都可以直接让人去调查,把这流言里能查的先查清楚,再去追踪新流言所说的地方是否真的有异常。

    这程知县在清平县当县令已经两年多了,难免和当地有一些牵扯,所以这个调查还是要先由自己来暗中进行了,接下来黄文光就让侍卫首领选几个人,乔装打扮成一般行商,到县里调查一番,看看有什么人符合前朝后人的标准,要按时间来算,真的有前朝后人的话,三十多年前应该还是小孩子,现在如果还在就是三十多岁的人,或者是下一代的人的话至少也要十几岁才能出来行动。

    就先按照这两个形象去调查,特别是一些跟前朝有关的世家里,如果真有人过来很可能隐藏在这些人府上,才好寻找所谓前朝宝藏的线索。

    侍卫首领就领了命,下去安排人手了,黄文光想了想,让人去找程知县,让他把清平县的户籍簿整理一下,送过来给他,先试着查一查有没有相关线索,或者有什么比较可疑的人选。

    程知县接到钦差大人的传话,连忙让下属整理好了户籍簿,只说自己要看,然后亲自带着送到了钦差大人住的地方,还表示自己可以跟着一起查资料,不过被黄文光拒绝了,只好放下东西自己走了。

    黄文光这次出门只带了一个仆人,也不方便让他帮着看,就先整理了一下,挑了三十几年前和十几年前的那几年,把这些文书先摆在桌上,一边喝着茶一边看了起来,看看是否有记载来历比较特别或者不清楚的人。

    这边侍卫首领出来,挑了六个人,让他们乔装打扮一下,假装过往的行商,到县里的客栈或者茶楼之类的场所,打听一下清平县这几年和这几十年来有什么特别的事件,会发生人员大变动或者有新的外来人口的,听完记下来再回来禀报给他。

    六个侍卫就下去了,先让一个人去买了普通商人的衣服回来,再一起换上了,到清平县外转了转,再进城来,跟着人流走着,还假意询问了客栈茶楼的所在,然后才进了一家茶楼,坐下来点了东西,一边吃着一边先听着说书先生讲故事。

    听了一小会儿,又四处看了看,几个人就开始摇着头说这些故事听着真没意思,不知道这清平县有什么特别的事,能比故事说得还精彩的,说着还故意问身边一位看起来年纪在五十多岁的老者,说自己几人是外来的,经商路过这里,之前好像听说这清平县有什么特别的传说,怎么都没有听到有人说起呢。

    这位老者是茶楼的常客,不过来这里只是为了打发时间,倒不是为了听故事的,听到这几个人这样说,笑了笑表示他们太年轻了一些,又是外来的自然不知道清平县是发生过一些特别的事的,那说起来可比故事精彩了许多。

    几个人连忙打蛇随棍上,向老者靠近了一些,说自己几人刚出来跑商没多久,这次还没开始做生意,正是无聊的时候,方便的话请老者说一说,让他们过过瘾听一听这些奇特的真实故事。

    老者看这几个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都一副公子哥的模样,又听他们说是刚出来跑商的,看起来倒像是家里的少爷没事做跑出来找点事做,找个借口出门的吧。几个人又奉承了几句,还叫了茶楼小二送一壶好茶过来,就一边喝着茶,一边给几个年轻人说起了清平县曾经发生过的两件真实历史事件。

    其中一件事发生在三十年前,比较久远,那个时候熠朝刚建立没多久,天下的叛乱还没有完全平定,不过也只剩下几个小势力还在负隅顽抗,被收拾掉只是早晚的,就看朝廷怎么决定先后顺序了。

    而当时的清平县还没有被归入新朝廷管理之下,不过当时的县令已经做好准备,就等着新朝廷派人来接管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股叛军流窜到了北方,在北方的州县四处打劫,抢劫财富还抓了一些壮丁,一路到了翼州,各个县城都开始关闭城门,召集人手抵御,不过这伙叛军有上千人,还研究了地形挑了一些好攻打的县城进攻,被攻破了之后就会杀烧一番离去,留下一片狼藉。

    很快这伙叛军就来到了清平县附近了,当时清平县也得知了消息,提前派人外出侦查,查到叛军过来了就连忙回县里禀报,时任清平县令召集了县里的各大世家,其中就包括当年的欧阳家、上官家和司徒家,请大家一起出人出力,尽量保住清平县,因为这伙叛军如此行事,新朝廷已经派人过来剿灭了,而且还是由现今的靖武帝,当年的二皇子奕王为帅前来,只要拖个几天,就能等到他们过来攻打叛军了。

    当时其他几个县城的惨状也流传到清平县了,县里的人都害怕自己也会受到这些伤害,都表示要一起保卫家园,清平县令当时手下只有二十来个衙役,没有其他兵员,召集了县里的一些青壮,主力还是当时三大武林世家的子弟,加在一起大约有八百来人,还有一些人作为民兵为这些主力服务。

    当时欧阳家已经很有危机感了,所以只负责出人不管其他事情,相关事情都由清平县令和上官家、司徒家及其他县里的世家一起商量,最后决定由三家的子弟上城楼守城,其他青壮在一旁协助,刚成立的民兵队伍负责后勤保障,连夜制作了一些守城的简单器具,搬上了城楼,关闭了城门,正式开始了清平县的守城之战。

    说到这里,老者停下来自己唏嘘了几句,几个侍卫正听得入迷,看到老者这样,连忙给老者倒茶,安慰老者事情都已经过了这么久了就不要再感伤了,想来当年的战况很是激烈了,请老者继续跟他们说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