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超级麻醉医生 » 第一三七章 双腔管遇到雷公嘴 (求订阅,求推荐,多谢!!!)

第一三七章 双腔管遇到雷公嘴 (求订阅,求推荐,多谢!!!)

    林小北非常无奈地说:“我也不想这样啊!”

    刘琴不理他,去喊副班。

    这边住院总,住院医一起上。

    夜深人静的时候,热闹的城市终于进入了沉寂。但这时的附一麻醉科,却是异常的热闹非凡。

    林小北依旧负责他这一台的热烧伤病人。而王建国则过去给住院医帮忙准备脑外和胸科手术麻醉药品。

    林小北这边,手术医生已经开始上台了。对于这种热烧伤的手术,是非常令人棘手的。

    首先,非常不容易判断出病人哪些部位的肌肉组织已经发生坏死,这不同于火烧伤或者水烫伤或者电击伤。那些物理性伤害患者都有明显的外伤痕迹,比如黑痂。

    而这种热烧伤,患者表面皮肤还很正常,甚至红润,除了局部体温比正常情况下高一些之外。

    而第二种情况是,必须要及时正确判断出并切除已经坏死的肌肉组织。因为这些坏死组织会释放毒素,引起患者内环境中毒,从而一起一系列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这也是对这类病人即使处理后病人生命体征正常平稳,仍然不得掉以轻心的原因之一。

    但这些并非林小北的专场。术业有专攻,他不可能对所有的医学知识都了如指掌。

    林小北静静地看着烧伤科医生杨洪真,他在阅片窗前仔细查看,然后根据影像检查的结果判断,选择了几个切口。

    幸运地是这个病人的脑壳肿得像南瓜,但是他的头部并没有Ⅱ度以上的烧伤。头部血流丰富,因此只要及时降温保护,不会形成坏死组织。

    手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病人的生命体征也还能维持正常。林小北悠闲的时候,王建国跑过来说:“冯保国老师喊你过去看看。”

    冯保国是这个月的住院总,在负责胸科手术。

    林小北让王建国守着自已的病人,来到冯保国的16号间。

    “林老师,这个病人没办法插双腔管啊!”冯保国为难地说。

    林小北还不知道病人是什么情况,打开电子病历,原来是胸部刀刺伤,病人被人用刀子刺破肺,形成开放性气胸。

    现在手术的目的是及时地将患者的肺破裂部分修补好,否则情况会越来越危险。因为这类疾病有个非常特殊之处是会发生“纵隔扑动”。

    正常人的双肺是均匀对称的,呼吸也是两边一致。但有些病人,比如一侧肺发生病变导致张力不好,就会引起这侧肺的塌陷。

    而开放性气胸的病人由于胸膜与外界相通,双侧胸膜腔内压力不平衡,患侧胸膜腔内压显着高于健侧时,可致纵隔向健侧移动,进一步使健侧肺扩张受限,表现为吸气时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又移回患侧,导致其位置随呼吸而左右摆动。

    纵隔扑动的危害是不仅影响肺通气,还使心脏受挤压,危险性不言而喻。

    病人在急诊科已经初步处理过,刺伤部位用纱布块填塞。这是将开放性损伤变为闭合性损伤的措施。

    在微创技术开展之前,胸科手术的发展受到非常大的限制,不光是手术难度高,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手术切口过长,患者术后恢复非常缓慢,而且疼痛难忍。

    而胸科腔镜手术开展之后,手术伤口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腔镜只需要在胸部打几个洞,通过电视引导超声刀在胸腔内操作就可以完成手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差不多的原理。

    这对于胸部疾患的病人来说确实是一大福音。毕竟在胸部打几个洞洞与开一条几十厘米长的切口相比,实在是不可相提并论。

    因此胸科凡是能用腔镜解决的问题,医生也极力推荐病人选择腔镜下手术。虽然费用贵了,但病人术后恢复得快。

    钱和命谁重要不需要定论。

    无疑这个刀刺伤的病人是胸腔镜手术的标准指征。

    但是胸腔镜手术与腹腔镜不一样。胸腔镜手术要求患者的术侧肺完全塌陷,一方面是塌陷的肺便于手术操作,另一方面能使暴露的视野更清晰。

    而解决这方面的难题是体现胸腔镜手术麻醉的一大特点之一是“双腔管”。

    顾名思义,双腔管有两个开口,分别对应左肺和右肺。当患者左肺手术时,左肺开口关闭,右肺通气;当右肺手术时,右肺开口关闭而左肺通气。

    一般普通的气管导管内部直径大约70---75mm,临床上为方便习惯于称之“7.0和7.5号。”

    但双腔管不是这么定量的,它是根据深入气管的深度和内径分为32F,35F,37F,39F几种型号。

    双腔管由于这些特性,内径比普通的气管导管都要粗,相当于普通气管导管的8.5和9.0型号。

    那么给患者插双腔管,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患者的张口度要求高,而且遇到困难气道插管会非常困难。

    现在这个病人就是这个问题难倒了冯保国。

    病人的嘴巴非常小,小得林小北都怀疑他是不是做过整容手术。女人拥有“樱桃小嘴”是美感,话说一个大老爷们这么小的嘴怎么看都觉得别扭。更何况,这哥们是雷公嘴,典型的尖嘴猴腮,下巴像一颗小红心,尖端朝下。

    当前的问题不是讨论病人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小巧”的嘴巴,而是考虑怎样通过病人的嘴巴将双腔管插进去。

    冯保国觉得,这个病人甭说插双腔管,就是普通的气管导管也是难的一批啊。

    但手术医生赵晶晶坚持要求麻醉医生插双腔管,否则他们做不了胸腔镜。

    就这么个费修补术搞开胸确实有点不划算,手术医生也是不乐意。

    林小北拿35F双腔管比划了一下,勉强能通过,但问题是还要喉镜引导啊。

    “林医生,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比如插个喉罩也行。”

    赵晶晶跟随过余振东,听说过林小北曾用喉罩做过胸科手术的麻醉。

    “不行啊,这个病人嘴巴张口度这么小,连气管导管都放不进去,怎么可能插喉罩?”林小北摇头道。

    喉罩对病人的张口度要求比气管导管更高,起码病人的嘴巴得容得下吧?

    赵晶晶不满地说:“那我们只好开胸手术了?”

    他是一心想给病人做腔镜,对于临时突然因麻醉原因改开胸很不甘心。

    这种有明显腔镜指征的手术改开胸确实不划算,连林小北都有些于心不忍。

    将心比心,如果这个病人与他有什么情谊,或者亲人,或者朋友,他都铁定想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同意开胸手术。

    “我试试看,尽力吧。”林小北委婉地说。

    他对这个病人的一般情况根本不了解,即使有把握能凭手感忙插把双腔管送到气管导管,也不敢打包票。

    赵晶晶一听林小北松口,顿时眉开眼笑道:“就等你开始麻醉了,抓紧时间。”

    林小北却不慌不急,对住院医陈超说:“去把超声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