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还敢卷我 » 第8章 老爸你要积极向上

第8章 老爸你要积极向上

    “就是随便翻翻,图书馆有很多书,我也没怎么认真看。倒是有一个叫《秋风醉了》的中篇小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杨瑾跟父亲回答的时候,一脸谦虚的样子。

    杨汉东听前面几句还露出了笑容,以为找到了这小子哄骗大人的破绽,但后面杨瑾居然说出了一个书名来,这让他不由地愣了愣。

    “《秋风醉了》?这是什么书?说的是什么?”杨汉东在脑袋里回忆一下,却发现他对这个名字压根没有印象。

    “讲的是一个文化馆的副馆长,做事很认真,能力也不差,干了很多年的副馆长,也当过几回的代馆长,但到头来都是给别人做嫁衣,自己在官场上无法上进,郁郁不得志的故事。”

    杨汉东举起来的筷子停住了,这个故事简介听着咋那么熟悉?

    “你看的是什么书?怎么还扯上官场了?”聂兰秀先被儿子老气横秋的讲述给逗笑了。

    杨汉东也很快琢磨出味道来,而且强烈怀疑这小子是在阴阳他老爸——文化馆副馆长,他自己不就是在文化局上班的吗?

    只见他悻悻地夹起菜,顺着媳妇的话补充道:“对,小孩子家家的,不要看这种书,看点阳光向上的,看点对你学习有用的书!”

    “谁说这种书没用?爸,这书据说啊,还改编成了电影,拿了好多奖呢!”杨瑾笑嘻嘻地说。

    没错,《秋风醉了》在94年的时候,就被改编成了电影,原著的名字可能没那么多人知道,但电影《背对背脸对脸》,却是在豆瓣上被广大网友打出了9.5的高分好片,仅比《霸王别姬》少0.1分。

    导演黄老师后面陆续拍出了《埋伏》、《说出你的秘密》等获奖电影,还执导了大制作的献礼片《建国大业》、《建党伟业》。

    其实原著作者也很有名气,他是首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得者,后面创作的《天行者》,更是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而且,何为有用,何为没用呢?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换个说法就是,社会才是最好的学校。文凭不过是我们交过学费的一个收据,但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错误才是最好的老师!”杨瑾笑眯眯地看着父亲。

    杨汉东微微张着嘴巴,心里觉得儿子这番话好有道理,他想反驳,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当然有道理,后面那句话是以后马首富说的,能没有道理吗?

    “妈,真的呢!这本书,其实告诉了我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杨瑾不着急接连进攻,他转头跟老妈撒娇。

    “它都告诉了你什么道理?说给妈妈听听。”聂兰秀疼爱地给儿子夹菜。

    她才不管什么道理不道理的,这两天儿子给她的感觉是越来越懂事了,她心里就很高兴。

    “比如说啊,不管是在体制内工作,还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工作,都要保持积极向上、斗志昂然的状态,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能说遭遇一点挫折,就垂头丧气,就选择摆烂,得过且过。这样的话,要是有什么晋升的机遇,也根本抓不住。就好像书里的文化馆副馆长一样,到后面他都彻底放弃了仕途理想,天天上班就是混日子。”杨瑾说话的时候,眼睛看的是母亲。

    但杨汉东觉得,这臭小子就算没看自己,但说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落到了他的身上!

    杨汉东吃着自己夹的菜,顿觉嚼之无味,忍不住含糊地说:“也不一定是他破罐子破摔,说不定,他也是努力过,但没有人在乎,领导也不赏识。所以才与其做多错多,不如少做或者不做!”

    他是在替那位副馆长说话吗?

    他说的何尝不是自己的心声?

    “爸,你话说得就不对了,跟这个副馆长一样,陷入了一个思维的误区。总是觉得我努力了,这个职位就应该是我的。其实啊,领导让不让一个人升官,从来都不是根据他努不努力来作为评判标准的!”杨瑾终于转过头来,跟父亲笑道。

    “好了、好了,你们说点啥不好?干嘛非要说什么升官发财啊?你也是,跟儿子讨论这些干什么?”聂兰秀责怪地嗔着杨汉东。

    但杨汉东“文化人”的拗劲已经上来了,他摆了摆手:“让小瑾说,我要听听,看看他说的这些都是什么道理!”

    好嘛,老爸的话里充满了怨念。

    不过,杨瑾就要这个效果,鱼咬钩了,钓上大鱼不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其实我也不懂,我又没当过官,就是根据我从书里看到的,跟爸爸胡乱说一说。”杨瑾腼腆地笑了笑。

    杨汉东板着脸,没有一点笑意。

    “领导提拔一个人,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首先,肯定会有关系的因素,有的是关系,这个领导、那个领导的家属或者亲戚,有的是派系关系,比如说某某领导,更愿意提拔自己以前的秘书、学生,还有的是收了礼的利益关系。这些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存在这些情况,但它们不会是主流。”

    杨汉东忍不住驳斥:“这个就是主流,千百年来,官场都是,处处讲关系,处处讲人情。你不要觉得看了一本书,就什么都知道了!”

    杨瑾当然懂,而且比老爸懂太多了。

    杨汉东在文化局,干到退休也只是一个科长的职位。他大半的职业生涯就像《人民的名义》里的孙连城那样,心灰意冷,无心向上,最后沉迷于探索宇宙星辰。

    杨瑾不一样,他这人很通透,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所以四十多岁就做到了副T的高度。不能说他被提拔的速度有多快,更快的、更年轻的也大有人在。但相比于老爸杨汉东,他算是把官场玩明白了的。

    所以,面对父亲的忿忿不平,杨瑾不急不躁地笑道:“爸爸说得没错,咱们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很多地方都讲人情。不过啊,领导也不可能全都提拔关系户,到最后没一个干活的人,你说是不是?”

    杨汉东不吭声了。

    “从需要人干活的这个角度出发,其实爸爸你就能理解,领导提拔一个人,他为什么看的不是这个人平时做事努不努力了!他需要的,就不是一个做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啊!”杨瑾笑着端起碗,悠哉悠哉地扒了一口饭。

    杨汉东的眼睛里流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虽然他刚才一直不屑于顾,觉得才十二岁的儿子口气太大,没资格说这样的话,但现在,他听着听着,竟然觉得这小子说得还挺有道理!

    而且,他隐隐约约地感觉抓到了某个关键的信息。但可恶的是,这家伙说到一半竟然卖起了关子!他左思右想,都没能把这个关键的信息补充完整。

    “他需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不需要认真做事的人?”杨汉东看见儿子又是扒饭又是吃菜,憋不住就问了出来。

    杨瑾慢慢吞吞地咀嚼着,节奏把控得恰到好处,等老爸快急红眼的时候,他才咽下饭菜,接着说。

    “领导需要的,是做事的人。这个做事的人,不能仅仅是认真做事而已,他还必须会做事,而且会按照领导的指示,不给领导添麻烦,自己就把事情完成得漂漂亮亮的!”

    儿子的话,犹如醍醐灌顶,杨汉东愣坐在了那里,思绪有些杂乱。

    杨瑾没接着说,他继续吃饭,吃得很香,还大声赞扬:“唔,这个茄子好好吃,又香又糯,妈妈,我好久没吃过这么香的茄子了!”

    “有这么夸张?不是上个星期才做过茄子吗?”聂兰秀有些疑惑地夹起一条茄子尝一尝。

    就是普通的炒茄子,跟之前做的味道上也没什么区别啊!

    聂兰秀不知道,满嘴跑火车的儿子刚才那句话是发自肺腑的,他真的很久没吃过妈妈炒的茄子,也很久没吃过妈妈做的饭菜了。

    “你这话说的,意思不就是讨好领导吗?这跟古时候那些媚上欺下的佞臣有什么区别?”杨汉东果然还是没有想通。

    杨瑾早就习惯了,老爸要是那么容易就悟出官场之道,前世也不至于彻底摆烂,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宇宙星辰。

    还是得慢慢调教,老爸要是在官场上混得好了,他直接躺着当一个官二代就行。这滋味,想想就舒坦!

    “是不是佞臣,不是还取决于老爸你怎么做吗?”杨瑾也没再跟父亲说小说的情节,直接就说到了关键的问题上。

    “如果老爸你只是单纯地讨好领导,做所有的事情,出发点都是想让领导看到,甚至跟别人抢功,给那些无才无德的领导送礼,那你确实是媚上欺下的佞臣。”

    “但如果老爸你是通过把领导或者单位安排给你的工作,做得漂漂亮亮的,完成得连同事都心服口服,这样获得了领导的赏识,从而得到了领导的重用,给你加担子,那怎么能算是媚上欺下?这明明你工作能力强,领导也用人有方!”

    儿子新的这一番话,终于让杨汉东混乱如麻的思绪全部理清楚了。

    “原来......原来是这样。”杨汉东苦涩一笑。

    不知道他发现自己还不如十二岁的儿子看得通透自嘲地笑,还是遗憾这个理解来得太晚,他都在文化局里蹉跎了十余年,年轻时候的冲劲都快磨没了。

    “不过,想要把工作做得漂亮,让全部人都满意,这谈何容易。”杨汉东忍不住又说了一句。

    老杨同志没意识到,这时候他都已经没有再敢把儿子的话不当回事了,甚至还想儿子给他多分析分析,听听儿子的意见。

    “这有什么难的?我有一招,保证老爸你能技惊四座,迅速获得领导的关注!”杨瑾大言不惭地拍起了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