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

第二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

    看着跪在地上流泪不止的王承恩,崇祯起身想去扶起这个忠诚的内侍,可能是坐久了地原因,站起身的瞬间崇祯感觉天旋地转,赶紧双手扶住龙书案。

    王承恩眼尖,一眼看到崇祯的不适,顾不上哭泣,赶紧起身扶住崇祯问道:“皇爷!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王伴伴别声张,不然会引起外朝恐慌,朕就是坐的久了,感觉有些眩晕,休息一会儿就好了!你扶着朕走一走!”

    “是!”

    王承恩搀扶着崇祯在乾清宫里溜了几圈,崇祯感觉舒服了许多,这才让王承恩松开扶着自己的手。

    “王伴伴!休息一个晚上,你还是得去军营,告诉孙承宗与张三,朕会暂时压着这件事,让他们放心打仗,朕希望能在开春之前把建奴赶出去,别耽误了百姓的春耕!眼下建奴对京城的威胁不大,英国公与曹化淳足以应付,告诉孙承宗朕不管他怎么打这一仗,但是不能让建奴在肆虐下去,京南之地不能再被建奴荼毒!”

    “奴婢记住了!一定原话转告给孙大人!皇爷放心,奴婢没有别的本事,但是谁是好的谁是坏的奴婢还是分的清,奴婢在外面就是皇爷的眼睛和耳朵。”

    “王伴伴这话说的好,朕对外面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最想知道的就是外面最真实的情况!”

    第二天一早,王承恩就从永定门城墙上出了京城,返回到宛平大营。值守营门的士卒看到王承恩回来,就要进营通报,被王承恩拦住了。

    “咱家自己进去吧,现在这非常时期迎来送往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吧,太浪费各位大人的工夫。”

    说完之后,王承恩也不用人带路,自己大踏步来到孙承宗的帅帐,一进帅帐王承恩就发现帅帐里多了一个穿着文官白鹇补子服饰的陌生男子。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个五品文官,至于什么职务那就无从知晓了。

    孙承宗见王承恩这么快就从京城返回来,连忙问道:“京城情况如何了?陛下可有什么新的旨意?”

    “孙大人先别着急,让咱家喘口气,京城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袁督师被皇爷下了天牢!现在京城防御交给了英国公和曹公公!”

    “什么?袁督师被下了天牢,有说什么原因吗?如此临阵换帅岂不是兵家大忌?”孙承宗大吃一惊,他想到了皇帝对袁崇焕不满,却没有想到在建奴还没有退去的时刻,就被皇帝扔进了监狱。

    “咱家知道的原因是,袁崇焕不但在建奴破关所犯的错误上有所悔改,向皇爷低头认错,反而在朝会上大放厥词,还要皇爷将京城所有兵马交给他指挥,他定能打出一个比宁锦大捷还要大的胜仗!皇爷问他擅杀毛文龙的事怎么解释,袁崇焕回答不上来,皇爷又问他为何朝廷花费巨额钱粮打造的关宁军,偏偏一触即溃!祖大寿是何居心?袁崇焕还是无法回答!皇爷一怒之下将其投入天牢,什么时候能放出来咱家也不知道。”

    “袁元素志大才疏,偏偏又刚愎自用,正是他的一意孤行导致今天一系列悲剧的发生。若是毛文龙不死,东江镇不似如今这般一盘散沙,必会在建奴后方游击牵制,建奴也不敢倾力西顾。今天这局面袁元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袁元素得知建奴破关而入之时,最应该做的是围魏救赵,攻敌之必救。锦州到沈阳并不远,若是能够在建奴破关之时打下建奴的老窝!建奴还有心思在关内劫掠吗?偏偏他选择了最难的千里奔袭救援京师,到了京师一仗没打就想进京城休整,朝廷花那么多的银子养着辽东兵马就是为了让你进城休整的吗?而且还出了一个祖大寿临阵脱逃的罪行!这辽东祖氏已经有了不臣之心,最差也是想要将辽东军阀化!”张三接起话头说道。

    “张大人是说祖大寿有可能投降建奴吗?”孙承宗一听祖大寿有了反心,顿时就有些着急,毕竟祖大寿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

    “只要朝廷不对他逼迫,逼他做出选择,他是不会投降建奴的,在自己地盘上当土皇帝可比去人家建奴那里当奴才要好的多!”

    “这临阵脱逃了,朝廷和皇爷还得迁就着她吗?真是岂有此理!”王承恩气的直跺脚,若不是碍于自己的身份,恨不得跳脚骂街。

    “不迁就又能如何?朝廷如今要钱没钱,要兵没兵,各地在册的兵卒能有一少半是真正的兵卒,都是谢天谢地了。眼下朝廷最要紧的是改变如今这种寅吃卯粮的态势,只有财政好转才能开始谈吏治。但是收税就不要再想叫立锥之地的普通百姓收税了,那样就不是收税了,而是自杀了!”张三希望自己的话能够借王承恩之口传到崇祯的耳朵里,别在想着为了剿灭流寇而加收剿饷。

    “张大人这话应该写个奏疏上呈给陛下,让陛下作为今后施政的参考,没想到张大人对民政之事也是如此的精通。大明没有张大人这样的少年英才是大明之幸!”一直没有说话那名五品文官插话说道。

    “建斗兄就不要抬举我了,我有几斤几两自己还是清楚的,就不在朝廷诸公面前班门弄斧了!到是建斗兄作为大名知府本没有勤王义务,却依然带着大名府乡梓百姓前来应援,忠义之心可昭日月!小弟与建斗兄真是相见恨晚,大明若是都是建斗兄这样的官员,何至于糜烂到如此地步。”

    “张大人就不要抬举下官了!某不过一个小小的知府,人微言轻,惟有一腔的忠义之心可对日月!”

    原来这人是大名府知府,王承恩抬眼打量了一番这大名知府。发现此人年龄在三十岁上下,长得身材长大,五官棱角分明,相貌甚是雄伟!卧蝉眉下一双丹凤眼更是让此人不怒而威,鼻若悬胆,嘴唇两边微微上翘,颌下留着短须,更是平添几分英气。端的是一名伟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