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关外布置

第二百五十二章 关外布置

    关外之权交给了张三,关内之权交给了孙承宗,说是孙承宗做为张三的支援,实际上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孙承宗防备张三的意味更多一些。

    十几天后,驻扎在通州的希望营人马与白杆军换防之后,赶到了三屯营与张三汇合。张三与关内诸将告别之后,带着第一旅开出了大安口,几天后三大主力在关外会师。

    张三召集众人简单的布置了一下任务,三旅做为先锋率先启程开往宁远。宁远如今差不多就是一座空城,张三嘱咐刘存生道:“存生你拿着我的手令,接管了宁远城防后,等待天津的船队给你运送补给物资,锦州的祖大寿我们先不去管他,建奴目前遭受重创,暂时也没有能力来对付你,你的任务就是将宁远经营好,同时将宁远周边的地形地貌勘测好,绘制成图。我一时半会儿去不了辽东,在辽东我委你全权。”

    “是先生!属下定会为先生看好辽东!”刘存生没想到自己成了最先踏入辽东的主将,激动不已,这一次总算不被黄维忠那小子踩老子一头了。

    “不光是要看好,你要尝试着向建奴主动进攻,让建奴没有精力主动进攻我们,不能再出现建奴绕道蒙古打进关墙之影响恶劣的事情。既然我们接下了经略辽东的重任,这样的事情再来一回,你我都得一死以谢天下!”

    “先生尽管放心,就建奴那仨瓜俩枣,属下不担心他们抢西边,到是担心他们被打的钻进深山老林子里!”

    “自信是好事!自满就是坏事了,不要以为自己武器先进,作战灵活就可以藐视对手,建奴能有今天的成绩可不单单是侥幸,他们八旗制度就很适合战争。你若是不能重视敌人,我可不敢把辽东的重任交付于你!”

    “先生别介!属下知错,一定会认真对待建奴,不敢有一丝的马虎行为!”刘存生吓了一跳,这要是还没出发就给撸了下来,自己这脸还往哪搁。

    张三也是点到为止,不能过渡打压将领的自信心。想要将建奴关在辽东的笼子里慢慢收拾,首先就要隔断建奴与蒙古各部的联系,尤其是科尔沁部落。这个建奴的死忠一定要打掉,这个任务就交给了二旅。

    现在希望营的在关外的营地是在曾经的朵颜三卫的地盘上,蒙古人早就发现了他们的存在,由于希望营实力的强大,蒙古人也不敢正面和希望营对抗,只能远远监视,了解汉人出关是为了什么,朵颜三卫各部现在名义已经臣服于建奴,但是他们建奴还是口服心不服,只是慑于建奴的强大武力,才不得不臣服。每年各个部落都要为建奴提供战马牛羊,要说心中没有怨气那是假的。

    对于蒙古各部,希望营采取攻心为上的策略,草原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对于现在条件下的汉人来说就是一块鸡肋般的存在,征服的效费比不成正比,历来中原对草原的征伐都是赔钱买卖。所以说中原王朝对于草原能怀柔就不动武,因为打下来容易守住了难!

    你来打人家,人家赶上牛羊马匹跑了,草原气候恶劣无法耕种,汉人不能在草原持久驻留,国内经济跟不上的时候只能撤走,汉人一撤走,人家就又赶着牛羊回来了。

    这就是中原对草原采取守势的根本原因,依靠战争对付草原各部是不现实的,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贸易控制草原的经济,通过经济手段将草原各部掌控在手中。

    张三在地图上点中一个位置,如果是来自后世之人马上知道这里是哪里,这里就是后世承德市的位置,当然现在的承德既没有避暑山庄,也没有承德杏仁露。

    这里只是蒙古牧民无数个放牧点中其中的一个,但是张三知道一个城池的选址首先考虑的是要有河流水源,不然人员聚集起来缺水可是会出人命的。

    满清将行宫设在这里不可能不考虑水源问题,每年的木兰秋狝可是有大批的军队入驻热河行宫,若是水源不足,不用打仗自己就先把自己灭了!

    张三指着后世承德的位置对黄维忠说道:“维忠先把这里占下来,如果无人阻挠,那就在这里驻扎等候建城,若是有人阻扰,那就就地消灭。这里已经是科尔沁蒙古的势力范围之内,我们占据了这里,科尔沁部不可能没有反应!同时要保证你这里到营地的后勤通道通畅,不要被人家蒙古骑兵给断了补给!那问题可就严重了,我们现在的人手已经不够用了,后续的扩军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以后你们每个人总兵的头衔都会是名副其实!”

    四大主力的旅帅,除了四旅旅帅麻云镇守张北城之外,其他三人现在都在关外营地里,听到扩军的消息都是兴奋不已,扩军不仅仅意味着他们都会升官,更意味着他们能指挥的人也更多了。

    此次扩军的原则是一个老兵带两个新兵的搭配,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因为扩张而使军队的战斗力陡然下降。

    从张北城到宁远路途遥远,从这里运输补给到宁远显然是不划算的,最经济的补给通道是走海路到宁远。

    三旅到宁远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港口,只有有了可靠的港口,海运来的物资才能便于卸货。在这个时代海运是经济的运输方式,就以五百料普通的福船来说,载重随随便便都能拉个四五十吨,换算斤那就是最少十万斤。

    用来运粮一船粮食够一万人吃三天,而一艘福船用来操作的船工也就不到百人,这还是加上武备人员,若是只用来掌舵操帆,用的人数更少。

    用的人少损耗就少,若是走陆路,以一辆马车拉两千斤,十万斤粮食最少要五十辆马车,再加上护卫人员最少也要几百人,一路上人吃马嚼,十万斤粮食从张北城送到宁远能剩下五万斤都是损耗非常小的情况下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