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三百二十七章 乱臣贼子

第三百二十七章 乱臣贼子

    对于洪承畴的反应,早在张三的意料之中,但凡有点常识之人也会知道人口就是实力,自己大老远跑来陕西点名要人口,若不是有巨大的利益或者说是野心,除了朝廷施政之外,谁会大批量的引进人口,给自己增加负担。

    “前辈这话说的晚辈可不赞同,若是不考虑前辈的感受,尊重前辈在陕西的权威,晚辈只要在陕西散播消息,并且在山西各个渡口设立粥棚,有的是流民会主动跑到山西求活。”

    “张大人这是在威胁本官吗?只要本官一声令下,沿河渡口不会放一个人过河,本官还会在朝廷弹劾你居心叵测,意图不轨!”

    “前辈不用吓唬晚辈,当着真人不说假话,你知道这些对晚辈没用,晚辈与朝廷的关系是合作,合则两利,斗则两伤。陛下与朝廷诸公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晚辈对朝廷是利大还是弊大,朝廷看的很清楚,前辈何必自取其辱。”

    “想从本官手里白白拿走人口你想都不用想,本官宁愿杀了也不给你增加力量,到时候朝廷再想应付你的叛乱就会增加更大的困难。”洪承畴完全就是一副鱼死网破的态度,他知道张三大老远跑来陕西,对人口的需求必定是急迫的,眼下不多索要一些好处,等到人家人口问题缓解之后可就没这个机会了。

    “前辈这是以最大的恶意猜度晚辈了,难道晚辈就不能与朝廷合流终成一体吗?”

    “你会放弃你手中的实力吗?朝廷会允许一个凌驾于诸臣之上,甚至皇帝都要看你脸色的权臣吗?即使是你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你手下那些跟着出生入死的属下会怎么想?有些事一旦做了就只能进不能退,进一步权倾天下,退一步万劫不复,你的未来只能是做操莽之辈,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张三知道洪承畴说的是实话,如果不是自己有后世的灵魂,知道还有其他选项,这个时代发展到自己这个实力,根本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前辈是打算将晚辈当成乱臣贼子吗?”

    “张大人是不是乱臣贼子,不用本官来定义,你的所作所为已经威胁到了天下安危,天下士绅都将你视为生死大敌,当天下人都认为你是贼,你还能说你不是贼吗?”

    “晚辈带着一群人在乱世挣扎求活,只为活的有尊严,不被当作牛马畜牲,冻饿而死。既然已经走到现在这一步晚辈怎敢退缩,前辈所讲的天下人可包括黔首百姓,士绅凭什么能代表天下人,问过黔首百姓的意见没有?”

    “黔首百姓愚昧无知,懂的什么天下大事,不过是一群土里刨食的草芥而已,天下的基石是士绅而非黔首。士绅掌一地民望,稳定乡里,和睦乡亲,当然能够代表天下人心。”

    “这也是前辈能痛下杀手对流民杀戮的原因吧,流民在前辈眼中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草芥。如野草般割了一茬又长上来一茬吗?”

    “文宽夫曾言:君与士大夫共天下,而非百姓。这话虽然听得刺耳,可是却是事实,你若不改弦更张,天下士绅都会群起反对于你。至于百姓拥护不拥护你又有什么用?”

    “前辈所言晚辈实在不敢苟同,任何一个不关心百姓疾苦的王朝都会被百姓推翻,所以才有‘君为水,民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名言,一个百姓的力量很渺小,聚集起来的百姓力量足以改天换地。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看看现在的流寇还不是小民百姓活不下去才迫不得已起来抗争。”

    “张大人你我立场不同,就算辩到明天谁也说服不了谁,你在山西推行之新政,恕本官不敢苟同,在希望营接手山西以后,本官虽然还没有去过山西,但是本官听过太多的人对你们的新政。你们如此行为置我名教弟子于何地?”

    “前辈何出此言?希望营在公职录用上,一向公平公正,只要拥有希望营所颁发的户籍的守法百姓,都有参加公职的权力,只要你能考的上,并且接受希望营的规矩,希望营从来不设门槛,希望营对于有学问的人向来都是高度重视的。”

    “好一个公平公正,你让我名教弟子与一群田奴子弟去争一个风尘小吏的职位吗?”

    “怎么读书人就必须要当老爷吗?这是谁规定的,若是天下人都读书了又该如何?”

    “怎么可能天下人都读书,哪有那么多的读书种子?”

    “为何没有,晚辈的目标就是在未来人人有书读,人人有衣穿,人人不挨饿,人人都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年轻人有志气很好,不切实际就不好了,天下财富自有定数,你占的多了,我就占的少了。怎么可能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前辈有时间可以去宣府走一走、看一看,相信你会有不同的感觉。”

    “有机会本官一定会去的。”洪承畴对张三邀请他去宣府的提议,直接满口答应,他觉得自己确实有必要去宣府看一看,他感觉自己早晚会与希望营站在敌对的立场上。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去了解一下未来敌人的实力也是有好处的。

    “晚辈欢迎前辈随时来我宣府参观访问,晚辈必会扫榻相迎。”张三还是希望争取洪承畴的理解,就算以后不能合作,也尽量不要成为敌人,都是华夏精英,力量应该使在外面,自相残杀又有何意思。

    谈到这里二人的尬聊已经聊到了头,双方都默契的没有再谈人口交易之事。真正的交易谈判二人不可能自己挽袖子上阵,自会交给属下之人进行谈判。这里面涉及到的人口的年龄、男女、交接地点等等事宜,根本不是一两个回合就能谈妥的。

    结束拜访之后,张三接受洪承畴的邀请与洪承畴一起共进晚餐,席间二人不再讨论政治话题,而是天南地北的聊了一些风土人情,奇闻异事。洪承畴阅历丰富,有多处为官的经历,张三有后世的网络轰炸,二人到是聊的有来有往,一时间到是吃了个宾主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