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一章 代州士绅

第一章 代州士绅

    张三到达山西的消息没有刻意隐瞒,很快就传遍了山西的官场。

    当然也传到了山西巡抚孙传庭的耳朵里,此时的孙传庭并没有在太原坐镇,而是来到了山西希望营的法外之地代州。

    收到消息的孙传庭没有赶去河曲拜见张三,而是派人前去河曲报告张三自己现在的所在的位置,自己则留在继续在代州展开工作。

    孙传庭自从接任山西巡抚的任命以来,可以说说是夙兴夜寐,仔细考察山西的实际情况。他是真想做出一番成绩,不负张三的重托。他知道张三把他推到山西巡抚的位置上顶了多大的压力,为此还妥协安排朱大成做山西布政使,这个人就是安排过来牵制自己的。

    孙传庭很清楚自己士绅的身份在希望营就是原罪,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自己,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错处,好把自己赶下台去。

    值得欣慰的是希望营的官僚体系非常高效,各种监督体系在孙传庭看来已经趋于完美,巡抚行辕下达的每一道命令都会无条件的执行下去。当然命令是自己下的,责任也必须自己承担,会有廉政公署直接监督政府的运作。

    上任的这几个月以来,孙传庭没有下达多少行政命令,而是仔细调研,了解希望营官僚体系运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几个月下来,他已经把各地上报的数据梳理的差不多了,唯独自己的家乡代州没有任何数据,就像这代州不是山西治下一般。

    为何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孙传庭很清楚,是自己力挽狂澜挽救了代州全城的百姓。

    后遗症就是代州成了山西的孤岛,可以说代州是整个山西唯一还接受朝廷指令的地方。

    这个地方现在却变得扎眼起来,流寇已退,躲到州城的士绅大户又回到了乡下的宅院。他们在流寇肆虐期间受到的损失,全部加诸到了佃农百姓身上。指望着更加大力的盘剥将所受的损失都捞回来,然而事与愿违,百姓不堪忍受之后选择了逃亡。现在的百姓有了更多的选择,希望营在代州城外就设有招工点,只要百姓愿意离开代州,希望营就会为百姓安排好去处,无论是做工还是种田,山西现在可不是人多地少,经过流寇的肆虐已经有了不少空闲的土地。

    如今的代州死气沉沉,士绅大户没有足够的百姓为其耕种,只能用自己手中的长工、奴仆耕种。可以说是只能苟延残喘而已。

    士绅们经常聚集到一起密谋,如何打破目前的僵局,他们心里很清楚,只要希望营在他们的日子就好不起来,有希望营撑腰那些草芥之民根本就不会再听任他们摆布。而希望营现在已经成事,将希望营推翻的几率非常小。

    放弃手中的特权,将土地卖给希望营却又不舍,没了土地的收益自己这一大家子,娇妻美妾,以及诸多的子女又吃什么喝什么?

    一众士绅密谋多次,除了盼望王师早日接管山西,将这些泥腿子剿灭干净,老爷们重新过上好日子。其他什么也商量不出来,只能隔几日就当知州衙门去堵知州老爷的门,请求知州老爷上疏朝廷,赶快派兵将这些倒行逆施的泥腿子剿灭。

    知州老爷也不傻,老子凭什么给你们当出头鸟,要是被希望营知道是老子找他们的麻烦,还不把老子给剁了。

    况且老子现在也是自身难保,这一年多的时间,知州衙门就没收上来一两的赋税、一颗粮食。想让老子帮忙你们也得给老子一点好处吧,空嘴说白话就让老子给你们当枪使,你们想的美。

    知州老爷一个拖字决运用的是炉火纯青,每次士绅大户前来恳请知州老爷上疏朝廷的时候,知州老爷都是满口答应,一副义愤填膺的神态,大有与希望营有你没我的态度。

    然而将士绅们打发走之后,知州大人就把刚才说过的话全部抛诸脑后。想让自己当出头鸟迎接希望营的怒火门都没有,若是自己真的上疏朝廷,朝廷会不会发兵来山西不说,希望营在朝廷的眼线第一时间就会知道自己要对付他们。

    用不了几天希望营的大军就会开到代州城下,就凭代州现在这连三班衙役都凑不齐的城池,拿什么抵挡希望营。老子会给你们当枪使吗?

    士绅们等了一段时间也不见知州大人向朝廷上疏,就相约一起到知州衙门找知州老爷要说法,结果到了州衙却被门子告知,知州老爷去城外乡下了。

    士绅们追到乡下却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到这时候士绅们要是不明白怎么回事,那就成傻子了。

    知州老爷不愿意出头,士绅们也不好太过逼迫,只能找机会旁敲侧击,给老家伙施加压力。

    然并卵,众人几乎就见不着知州老爷得面,知州老爷总有办法在他们堵住衙门之前躲出州衙。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僵持到他们听到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是绝对的好消息,孙传庭回山西了,而且以山西巡抚的身份回到了山西。

    代州可是孙军门的桑梓之地,孙军门必然会照看一番吧。众人安排人手在孙传庭去太原上任的的必经之路上堵截孙传庭。

    从宣府要去太原雁门关就是必经之路,众人就在雁门关等待孙传庭。

    抵达雁门关的孙传庭到是热情的接待了他们,与众人东拉西扯聊了一些无营养的话语,一旦士绅们谈到土地与人口的问题,孙传庭便顾左右而言他,表示自己一定调查清楚,给各位乡绅一个交待。

    士绅们听着如此敷衍的话,暗自咒骂:这么明显的事情还用再调查吗?老子们的话都已经不管用了吗,居然不相信我们这等君子之言,难道要去听那些田舍奴的话吗?

    本来兴冲冲的来见孙传庭,指望孙传庭能够帮助他们通过官府手段拦住外逃的百姓,可是孙传庭的表现却让一众士绅大失所望。孙巡抚并没有给他们多少面子,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气的士绅们背地里大骂孙传庭不配做代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