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十章 陈继盛入宣府

第十章 陈继盛入宣府

    张三离开代州,快马加鞭赶回宣府,此时草原那达慕大会早已经结束,希望营官员都已经返回宣府。毕竟现在宣府才是整个希望营的中心,各级政府的政务也都是报给宣府总部。

    无论是草原牧民,还是来自汉地的商贾都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牧民们买到了比往年更加实惠的生活用品,一个个赶着勒勒车回到自己的部落。商贾们则是赶着交易回来的牛羊毛皮,以及草原上的一些特产,满载而归的返回关内。

    张北城则因为这一场那达慕大会税收暴涨,并且在牧民中间打出了名气。牧民们都知道了在草原上有一个新城叫做张北,买卖公平还不坑人。

    即使是那达慕大会结束了,还是有不少商家在张北设立了店铺,张北城的门面房一下子就紧俏起来,去年给予各种优惠都没有多少人买的门面房,今年变得让商人趋之若鹜。

    可是等到商人们去张北城内的官府一打听,商业司下属在张北城的官员放出话来,张北城的门面房只租不买。去年买到的就算赚到了,今年只能租用。

    商业司官员给出几种出租方案,一种是一年缴纳一次租金,明年是否出租,租金多少根据明年的行情再定;另一种是一次性缴纳十年的租金,给予九折优惠。

    这两种租赁方式各有利弊,手头流动资金少得,不能一下子拿出十年租金这么多钱的商人选择了一年一交,这样付租金的好处是若是明年市场不景气,完全可以选择放弃租赁,放弃关外的店铺。坏处是若是明年行情继续大涨,租金肯定上涨,那就意味着经营成本会增加。

    财大气粗不在乎这点资金的商人选择了一下子交付十年租金。好处是一下子付出十年租金,九折租金就等于白送最后一年。而且这十年里租金不变经营成本不会改变,不会有一年一交的租金上涨导致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坏处是若是以后张北城的市场行情大跌,比如说希望营与蒙古各部开战,蒙古人不再来张北城交易。张北城就只剩下军事功能,那一次性付十年租金的商贾就会赔的血本无归。

    当然商贾们没有一个人认为,蒙古各部会跟希望营开战,对张北城的未来都是信心百倍,不能一次性付十年租金之人,只是单纯的手里没有太多的流动资金。

    回到宣府镇城,张三连家都没有回,直接返回军府自己的公事房。顺便安排新任军事秘书陈继盛的工作,他的军事秘书是张三临时任命,到现在还没有到自己的岗位上任职。

    陈继盛需要到镇抚司补齐手续,才能算是希望营军府正式编制,跟着张三这么长时间,陈继盛已经明白,希望营是个最讲规矩的地方。

    理论上张三对陈继盛的任命,镇抚司主事不点头、不签字任命就无法通过,镇抚司直接回复一个这是乱命的文件,就能将张三的任命打回去。

    高级军官的任命选拔必须经过军府内部会议审核,只有各司主事大部分同意任命,任命才能通过。这是为了防止裙带关系任人唯亲,从制度上制止这种任用私人的弊病。

    当然以张三的威望,对自己秘书的任命这样的事,军府各司是不会驳回张三的任命的。

    陈继盛是辽东人,这一次跟着张三来到宣府,这是他第一次来宣府,对宣府这个九边重镇的印象,还是从边将口中得到的。印象中的宣府就是一个依靠朝廷军费养起来的军镇,除了大头兵就是军户。天下的边镇都是一样的,富裕的也就是有数的几个高级军官,其余的无论当兵的还是军户只能勉强苟活而已。

    然而当陈继盛走进现实中的宣府,让他目不暇接,从天成卫进入柴沟堡一路行来,宽阔笔直的官道,非常平坦,路面竟然是用细沙铺就,陈继盛还专门下马用脚感受了一下路面的平整度和走在上面的感觉,路面很硬,陈继盛感觉车轱辘压上去都不会出现车辙。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骑马走在这样的路上,太费马掌。

    陈继盛对希望营的最大印象就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希望营控制的地盘,到处都在修路。走到宣府辖区陈继盛发现宣府已经不再修路,从山西进入宣府的官道已经全部修通。

    从天成卫一直走到宣府镇城一路都是宽阔笔直的官道,与所有第一次来到宣府的人一样,陈继盛的想法也是,宣府希望营修成这样的官道得花多少钱粮啊?如此的让百姓服此劳役,百姓还不造反吗?

    没有来过宣府之人都是认为这种修官道的事情,可都是官府发动徭役修建,大规模的修建官道是被百姓当成苦役的。

    可是跟所有第一次来宣府的人一样,陈继盛没有在宣府百姓的脸上看到菜色。不管是田里耕作的农夫,还是沿街叫卖的小贩,亦或是形形色色的人群,他们的脸上都是红润有光泽,一看就是能够饱食的模样。

    陈继盛暗暗心惊,跟着张三的这些日子,已经让他看到了很多以往认为的不可能,现在都被张三变成了现实。

    无论是让建奴整体迁徙,还是与蒙古草原各部会盟,这些部族都在张三的压力之下,选择了顺从。

    张三没有因为自身强大而对各个部族恃强凌弱,而是拿出最大的诚意让各个部族感受到希望营的善意。若是各个部族都觉得希望营人傻钱多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在张三与各个部族会盟的同时,竟然派出人马将这片草原上最大的部落——察哈尔部剿灭。这让一众还有侥幸心理的部落台吉彻底熄灭了反抗之心,这一招敲山震虎用的是如此的纯熟。

    来到宣府镇城的陈继盛更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眼睛根本就不够看了。宣府镇城如今早已经不是只有城墙里面的一点儿地方,张三他们一行人离镇城还有很远的距离,道路两边就已经有了各种的商铺、酒馆食铺,完全就是一派市集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