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二十七章 牛庄盐工

第二十七章 牛庄盐工

    张三的目标是将辽东打造成重工业基地,重工业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建的起来的,别说现在这种科技并不昌明的时代,就是后世能够玩得起重工业的国家也是屈指可数。

    后世俄罗斯那么落魄,在世界上依然说话硬气,没有哪个国家敢对俄罗斯有什么想法。其重要的支撑就是俄罗斯的军事重工业,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即使在多少年都没有进步的情况下,依靠吃前苏联的老本,依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武器出口国。

    重工业的好处多多优势明显,是一个国家的脊梁,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重工业基本要依靠国家的大量投入才有产出,而且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也就是说发展重工业国家是赔钱的,那么就因为赔钱就不发展重工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一个有上进心的大国,都会努力发展重工业。

    未来的大明,张三的计划是把轻工业中一些不涉及国计民生的部分,全部让给民间去做,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保持物价的平稳。

    国家将投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只要持续投入就一定会有产出,量变产生质变。再有自己这个时空作弊者的点拨,相信大明很快就会第一个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引领世界的潮流。

    矿业处的任务已经完成一半,剩下的一半任务就是尽快招募够人手开始开矿生产。

    既然煤矿已经找到,张三就没有再留在大凌河的必要,下一站张三去了牛庄,如今牛庄已经不再煮盐,希望营晒盐所得又高效,质量又好,而且成本还低,再去浪费人煮盐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农业司的官员已经将这些盐工组织起来开垦荒地,一旦中原移民到来就能马上进行耕种,开荒的盐工已经提前被钢铁厂预订为钢铁厂工人。

    张三来牛庄就是给这些心情忐忑的盐工吃一个定心丸,这些人不管工作人员如何解说,都是一副一点儿不相信的样子。

    盐工们总觉得工作人员给出的待遇不像是真的,钢铁厂他们到是好理解,应该就是大一点儿的铁坊,可是哪有铁坊能给这么好的待遇,他们这些人也不会炼铁,不过是一群煮海苟活之人。

    给这么好的待遇谁信呀,盐工们私下里也在猜测,这新的东家到底要他们做什么呢?

    好在这些盐工不用纠结太久,很快张三就从牛庄登陆,农业司的官员将牛庄的盐工全部集中起来,等待张三的到来。

    盐工们心中忐忑,这大白天的不让大家去干活,把大家伙全部聚集到一起是要干什么?人群中有消息灵通之人议论纷纷,有人说是来大官了,是比县太爷大的多的大官来牛庄了。也不知道是来干什么,牛庄现在也不让煮盐,不煮盐牛庄还能剩下什么值得大官来看。

    很快盐工们就停止了议论,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开进了他们聚集的广场上,这些士兵杀气腾腾,看着比八旗兵还威风。

    八旗兵虽然也很威风,可是他们身上却没有这些军爷的压迫感,这种感觉盐工们形容不出来。

    这些士兵是张三的卫队,是全军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率先赶到场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谁也不知道这些盐工里有没有建奴留下的死士,张三出了问题谁都承担不了责任。

    盐工们被张三的侍卫队压迫的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缩着脖子跟鹌鹑似的,只敢偷偷打量站在外围的士兵。这时候张三在本地官员的陪同下走进了广场,登上了临时搭建的台子上。

    张三站在台子上看着下面的人群,举起一个简易的铁皮喇叭高声说道:“各位乡亲!本官叫张三,是大明辽东督师,也就是说是关外最大的官。本官听说你们担心我们的官员欺骗你们,今天我亲自解答你们的疑问,你们自己选几个代表向本官提问,本官会解答你们所有的问题。”张三之所以一上来就和这些百姓打官腔,是因为这些盐工对于普通人的话已经失去信任,可以说被建奴已经奴化,一时间无法转变回正常的思维。

    台下的一众盐工听完张三的话都是窃窃私语,这个说:“还真是大官来了,这么大的官应该不会糊弄咱老百姓吧!”

    那个说:“那可不一定,这当官的有几个好的,少盘剥百姓一点儿就是好官了,更别提现在这样还给这么好的待遇,天上哪会掉馅饼。”

    “我看八成是真的了,咱现在还有什么,若不是这官府赈济,组织我等开荒,让我等不必饿死。我等除了一条命之外已经一无所有,还有什么能被骗的,都是差一点死过一回的人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说的对!我们还有什么可骗的,不就是一条命吗?都能咬牙活着了,谁还在乎一死啊!现在既然有大官来了,还让我们提出疑问,那咱们就问问怕什么。”

    “好!我们就问一问,也好心里有底!”

    盐工们平时都有领头之人,选出代表来替大家发问还是很容易的,只要将平时头目推出来就行。很快一众盐工就推举出三人做为代表与张三对话。

    三个人被侍卫带到台上,这三人上台以后,冲着张三就跪地磕头道:“草民等叩见大老爷!”

    “起来吧!”

    “是!”

    三人从地上爬起来垂手而立,一言不发。

    “你们既然被选上来,为何一言不发,你们不说话本官如何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一人上前有跪倒在地说道:“大老爷!不知道官府要如何安置草民等人,是否还追究我等的从贼之罪?”

    “这是两个问题,我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你们都是被迫屈身于建奴,朝廷已经赦免了你等的从贼之罪。若是再犯将会从重处罚,身为男人外敌入侵就应该拿起刀枪与侵略者拼命,宁可战死沙场也不能屈膝投降,这才是我华夏民族的气节,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