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设计师 » 第六十八章 抵达新大陆

第六十八章 抵达新大陆

    在虾夷岛休整了五天之后继续出发,根据经纬度的测量,沿着后世的北方四岛边缘一路前行,随着船队航行到大洋深处,海上的风浪开始变大。

    范正阳开始紧张起来,他每天宁可少走一段路程,也不敢偏离陆地的指引太久。航行到后世阿图岛的时候,范正阳在岛屿的东南侧找到了一个天然的良港,范正阳下令在此地停船休整。

    探索队员登上陆地的第一时间就是寻找水源,船上虽然说有水,但是放在大木桶里的水时间一长就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味,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谁都不愿意喝船上的水。

    阿图岛面积不大,但是地形却很复杂,高山荒原应有尽有。一千多人登上岛屿,很快就发现了河流。不但有河流而且河流里还有密密麻麻的野生鲑鱼,春夏之交,这些鲑鱼应该是洄游到淡水河流中产卵。

    我吃货国的人们什么时候见过这小河里遍地是鱼的景象,海军探索队员们瞬间情绪高涨,纷纷叫嚷着今天别的什么也不吃就吃鱼了。

    要说海军官兵靠着大海,根本不缺少鱼肉。海军的伙食也是有名的好,可是看到端上餐桌的鱼与看到在河里的鱼的感觉是大不相同的。

    所有海军官兵与其说是想吃鱼,不如说是想体验抓鱼的乐趣。连续多日的船上枯燥无聊的生活,早已让士兵们到了忍耐的极限,只是没有陆地可停,只能在船上忍着。

    如今好不容易登上陆地,自然是需要释放心中的压力。在这个荒无人烟的荒岛上,抓鱼就成了最好的放松方式。这也是海军强国费尽心思在世界各地交通要道之上修建军事基地的原因,这样一个基地不光是为了保障船只的安全航行,更是要保障士兵的休整与后勤。

    鲑鱼俗称三文鱼,是一种味道鲜美的冷水鱼。即使在后世工业化捕捞的情况下,三文鱼的价格也不便宜,更何况鲑鱼所产的红鱼籽是做鱼籽酱的原料。而鱼子酱本身就是一种名贵的食材,这个小岛能够有如此多的鲑鱼洄游产卵,可见这条小河一定是鲑鱼的一个固定的洄游地。

    小河的河水不深,最深的地方只能没过成年人的膝盖。一些水浅的地方甚至刚刚没过脚踝骨,有些鲑鱼游在水浅的地方就像是在河水中爬行。

    不顾河水冰凉刺骨,士兵们欢呼着跳下小河。虽然不是专业捕鱼者,但是架不住水中的鱼儿实在太多,一会儿工夫就捞上来几百条鲑鱼。每条鱼都有十几斤重,足够探索船队一千多人食用。

    范正阳赶紧下令停止捕捞,不能涸泽而渔,凡事都要适可而止。经过激烈的讨论,官兵们一致决定将捕捞上来的鲑鱼做成烤鱼。

    然而事与愿违,官兵们搜索了大半个岛屿都没有发现大一点儿的木本植物,只有遍地苔原和草甸。

    官兵们吃烤鱼的希望破灭,只能将宰杀好的鲑鱼带回船上烹饪,儿内脏和鱼籽都被抛弃在河岸边上。若是张三在这里一定会破口大骂,一群败家子,居然把最精华的鱼籽丢掉。

    范正阳就这样带着探索船队,沿着这串如同北太平洋项链一般的半圆形岛链一路航行,绕过阿拉斯加半岛,顺着海岸一路南下,经过三个月的航行,来到了后世的温哥华岛。

    当然这个时代这里还是印第安人的天下,在这片到处都是原始森林的地方。范正阳扎下了营盘,得益于张三这个后世之人的精心准备,整个船队一千多人并没有出现减员,这是最大的幸运。

    由于华夏船队普遍装备茶叶和黄豆,使得欧洲远航者普遍出现的败血症,基本不会出现在华夏船队里,维生素C缺乏导致的败血症是欧洲殖民者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偏偏在中国船队里轻易就解决了,办法就是喝茶和吃豆芽。

    大海上飘着想要吃一点新鲜蔬菜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豆芽就成了远航船队最主要的蔬菜,豆芽与茶叶富含维生素C,中国人在无意间就解决了欧洲人几百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要不说中国人没有走向深蓝是最大的败笔,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中国人这边,却因为内部的掣肘彻底放弃了海洋。

    在后世的温哥华港湾,范正阳给这个港口起名新港,意为新大陆上的港口。一千多登上陆地之后,马上开始了大兴土木。首先兴建的就是一座座木屋,解决了人的居住问题之后才能开始其他建设。

    在建造定居点的过程中少不了土着人口的袭扰,拿着原始的武器,穿着野兽皮毛的土着人怎么可能是武装到牙齿的希望营的对手,经过几个回合的战斗,土着不但没有占到便宜,相反还被探索队抓了不少俘虏。

    挣缺少劳力的范正阳怎么可能放过这些俘虏,在见识了希望营强大的武力之后,给俘虏吃了几天饱饭之后,俘虏就乖乖的按着海军官兵的吩咐开始干活。

    俘虏们发现,成了这些和他们长得差不多的人的奴隶之后,比在自己的部落吃的还好。这些外来者也比较友善,只要听从他们的指挥,就能得到足够的食物。

    这些俘虏开始对海军官兵比划着,希望让他们更多的族人来给希望营干活,由于语言不通,经过好长时间的沟通,范正阳才明白原来人家是想让自家的老乡来咱这里打工。

    还有这种好事,只要管几顿饱饭就能得到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作时间。这比地主老财使唤短工还合适呢,范正阳当然一口答应。并且让俘虏自己选出代表返回部落邀请族人前来干活。

    有了土着们的帮助,港口基地的建设速度非常的快,十几天的时间,一座能够停靠十几艘大船的木制栈桥就已经建设完毕。范正阳带来的十艘海船终于可以靠泊港口。

    看着这座港口基地已经基本成型,范正阳知道自己现在该回去了,先生还在辽东盼望着自己带回去好消息。范正阳给自己的探索队副手邓广益留下三艘海船和二百多人手,以及船上的大部分粮食物资,命令他在这里守备。范正阳则带着剩下的七艘海船开始返回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