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教皇奥古斯都 » 第二百二十二章 雄猜之主

第二百二十二章 雄猜之主

    雕梁画栋的四十柱宫内,回荡着波斯君臣的豪言壮志,撼动着整个中东的格局,也震撼了眼前的法西奥一行人。

    法西奥趁热打铁,向前迈出半步:“贵国所愿,正与我教宗国暗合。这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皆是大国气象;得见您本人,更是王者风范。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奴隶,都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的信念,何愁奥斯曼帝国不灭,波斯帝国不兴!”

    对方表现出热情,阿拔斯大帝却冷淡了起来:“贵使此行的目的我已知晓,奥斯曼帝国横跨三洲,树敌无数,我们相信我们会有很多可以信赖的朋友,只是真正能对我们产生帮助的朋友却少之又少,原因无它,实力悬殊罢了。”

    法西奥明白,阿拔斯大帝这是想知道,教宗国的实力究竟如何,以及能够在共同抗击奥斯曼帝国方面做些什么。

    法西奥不假思索昂首挺胸道:“教宗国是所有天主教国家的领袖,是天主教国家的核心,是号召天主教各国针对奥斯曼帝国发起圣战的组织者!此次我出使前,教皇陛下就定好计划,我教宗国几万大军进入匈牙利战场抗击奥斯曼帝国。”

    话音刚落,阿拔斯大帝声旁传来噗嗤一声笑声,法西十分不解的奥循声望去,只见阿拔斯身旁一名大臣从容不迫的站了出来,却没有注意到阿拔斯大帝微不可查的皱眉。

    “这几百年来,教宗国联合一堆天主教国家对奥斯曼帝国展开了不知多少次声势浩大的围剿,可是所有人看到的,却是奥斯曼帝国日益强大,如此结果,又如何让人相信教宗国的能力呢?”

    法西奥脸色一沉,明显有些难堪,但很快回应道:“过去教宗国确实实力不足,但是这任教皇陛下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财力和兵力都远超从前。

    并且在我出发前,教皇陛下已经制定好了周密的计划,有十足的把握一战吞并威尼斯共和国,此时威尼斯全境应该已经是教宗国的一部分了,而教宗国的海军,也已经可以在地中海横行无忌!”

    远在伊斯法罕,法西奥对教宗国这些天的情况一无所知,此时夸下海口,显然是有一定的风险,不过不这么说的话,这次出使就很难有结果了。

    谁知那名大臣竟又旁若无人的笑的合不拢嘴,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哈?一战吞并威尼斯共和国?你们的教皇陛下怕不是梦没做醒吧?依我看,别马上你回去没看到教宗国吞并威尼斯,反而是找不到教宗国了!”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另外几名大臣的哄笑,但是在注意到阿拔斯大帝神情凝重之后,都迅速的收敛了起来。

    “注意您的言辞!”莫名其妙受到羞辱,法西奥怒火中烧,却不好发作,咬牙切齿的克制道。

    谁知那名大臣竟变本加厉:“就算教宗国侥幸,但如今新教运动如火如荼,只怕是你的教皇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针对奥斯曼帝国的圣战了,岂不是更加无法对奥斯曼帝国构成威胁了。

    恕我直言,区区教宗国,以及所有孱弱的天主教国家也是一样,根本对奥斯曼帝国起不到任何威,没有资格做我们盟友。战胜奥斯曼帝国,单凭我们自己就可以做到,也只有我们可以做到!你们就不要妄想对我们指手画脚了吧!”

    法西奥一时间被怼的哑口无言,虽然愤怒,但不可否认,站在波斯的立场上看,对方说的似乎没什么问题。

    先前天主教国家确实对奥斯曼帝国发动了多次大小圣战,尚且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成果。如今又有许多国家分裂成新教或是深受新教运动之苦,更是连像样的围剿都组织不起来了。

    只是对方连条件都不听就想直接把路都堵死实在是有些古怪,而且波斯帝国的人,怎么会对欧洲局势如此了解?

    就在这时,阿拔斯大帝终于开口了:“法尔扎德,你这是想替我做决定了呀,还多次对远道而来的贵宾出言不逊,意欲何为啊?”

    法尔扎德不慌不忙,认为自己已经通过辩才绝了教宗国结盟的可能,义正辞严的解释道:“陛下,我绝无此意,我一心为了波斯帝国。教宗国想要结盟,理应展现出与之相符合的实力,可是显然教宗国没有便出言诓骗,被我揭穿!”

    “好啊,你做的很好!”阿拔斯大帝先是慵懒的拍了几下手,突然神色一凝,幽幽的开口道,“拉出去,杖毙吧。”

    法尔扎德满脸惊愕,直到两名卫兵冲过来搭住自己的肩膀,才确定自己没有听错,急忙声嘶力竭道:“陛下,你这是做什么呀陛下,我对波斯忠心耿耿,对您忠心耿耿啊陛下!”

    阿拔斯大帝没有做回应,等到法尔扎德被拖远,才冷冷的补充了一句:“所有直系亲属全部处死,其余族人没籍为奴。”

    宫外的棍棒击打声和最后一声戛然而止的惨叫,宣告了法尔扎德的死亡,而棍棒的击打声仍在继续。

    这样的情形让所有人都毛骨悚然,尤其是来自英国冒险家罗伯特·谢利,此时头已经低的快要埋进土里了。

    法西奥更是目瞪口呆,回想起临行前教皇陛下曾和自己说过,波斯帝国的君主雄才大略,但为人冷酷。当时还以为是教皇陛下从哪听来的小道消息,今日一见,竟果真如此,教皇陛下真是神人!

    处决法尔扎德,阿拔斯大帝当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早有谋划。阿拔斯大帝早就注意到英国人的势力在波斯各方面的渗透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外交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样固然能获得英国人更多的支持,可是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压缩波斯帝国的外交环境,断绝和所有天主教国家外交的纽带,以至于最后在英国一棵树上吊死。这是阿拔斯大帝不能容忍的。

    随着亲英派越来越肆无忌惮,阿拔斯大帝早就下定决心杀鸡儆猴,既然这次法尔扎德自己跳出来,那刚好一命多用。至于说的对或不对,是否真的对自己忠诚,显然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