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不偏安 » 第五十五章 定风波

第五十五章 定风波

    五月三日,天还微微亮,赵明诚就揉着惺忪的睡眼起来了,今天还得在太学点卯前去书坊一趟,都好几天没去了,再不去看下李廌和编辑部情况,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不过赵明诚是真的困,不停打哈欠,他昨晚光是和家人安慰解释就花了很久,再加上练练书画,看看小说,睡得自然很晚,起来后自然是无精打采。

    赵明诚简单洗漱下就拿了《天龙八部》后两卷出门,不得不说汴京老百姓的韧性极强,这戒严早上五更刚通知结束,整个城市又重新恢复了活力。

    本来五月一号到端午节前,各家都要出来采买端午的一应用品,所以这段时间是销售的旺季,特别是和节庆有关的物品,更加的畅销好卖。

    只有寺院观宇这些宗教场所还一直是禁闭大门,宗正寺虽然主要查的是摩尼教,但顺手查到的不法信息可不少。

    因为之前抓摩尼教的时候,教众大多潜藏于荒废的野庙淫祠间,宗正寺为此更是雷霆手段,一连封了数百家无主废弃的野庙淫祠。

    宗正寺现在也在慢慢整理,准备把该移交给刑部的就交予刑部,该交予开封府的就交予开封府,总之在彻查汴京宗教存在的一些问题。

    而汴京很不幸,大部分的庙宇都不干净,其中藏污纳垢,像惠洪这种度牒来历不明的不知道有多少。

    是以这次摩尼教事件,虽然清除了外道邪门,但汴京的宗教势力还是受到了不小打击。

    来到云家书坊,把书稿交给荣六郎,让其尽快赶印出来,端午节是肯定赶不上了,不过以目前报纸的影响力,以及其本身的故事也足够吸引人,赵明诚并不太担心其后续销量。

    不出意外的被荣六郎疯狂埋汰,赵明诚只得说,以后一定不欠更,才得以脱身。

    在一旁的云家书坊赵明诚还得到了个好消息,铅合金活字的比例云不悔最终还是试出来了,而且试验成果非常好。

    整个铅字经过熔铸好后再冷却,其形体却几乎不会缩小,这大大的保留了原始字的细节,让字体印出来基本可以保留刻印时的原始风貌,相比之前的木活字更加清晰准确。

    不过云不悔告诉赵明诚,因为书坊自身每天印刷报纸就要相当的人力物力,所以铅活字要实际投产还需要至少一个月,真正能使用起码是两个月后。

    赵明诚知道云不悔的意思,允许他大量招人和租借临近院落用来加宽生产厂房。

    编辑部只有李廌在,这两天因戒严报纸第一次停刊了两期,李廌也借着这个时间,把编辑部保留的往期报纸都翻出来细细查看。

    这不,一看见赵明诚来,李廌就递给其一份刚写好不久的汴京日报改进意见,好家伙,厚厚一摞纸,不得不说李廌认真起来实在是太敬业了。

    赵明诚打起精神大致浏览了下其内容,里面不少建议确实不错。

    比如报纸原来那个万国志板块,李廌认为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士族豪绅,这一块内容对他们都没什么吸引力,建议砍掉或换其他内容顶替。

    李廌还提到现在的新闻板块内容过于混乱,应该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新闻,与某某瓦子有新曲、某青楼有新头牌之类的花边娱乐新闻区分开来,让报纸更有针对性。

    对于这种有想法的员工,赵明诚还是非常欣赏的,不过他倒也没现在就回复这些建议,他准备晚上就这个开个编辑部内部讨论会。

    不止包括李廌提出的这些建议,赵明诚准备让整个编辑部都集思广益,要改,就改到目前阶段所能改到的极致,不然三天两头改,极度容易流失读者。

    除了练武的王越早早的就去御拳馆学武,其他的孩子们在后院睡得正香,赵明诚自然不会去吵醒他们,让李廌平常没事就教教孩子们的蒙学课业就走了。

    这些孩子们早就不需要去街头贩售报纸了,赵明诚已经有了完善的销售网络,除了订阅客户有快递员投送外,每个街道都有专门的店铺代售点。

    如今的报纸光贩售所带来的利润就非常可观了,再加上因其影响力增加而水涨船高的广告费,就更是一本万利了。

    连载的《封神演义》更是产生了奇效,以往对报纸不甚感兴趣的佛道两家,因为这个小说,竟然在最近的新增订阅群体中脱颖而出。

    甚至为了争里面一些人物比如燃灯之类的归属,佛道两家还经常开坛辩论,互相还拿着报纸和各种佛道经典进行论证,也给汴京日报添了不少新闻素材。

    来到太学的赵明诚本以为会度过平静而悠闲的一天,结果还是被找上门来,还像模像样的丢给他一封“战书”。

    战书内容也不多,大概就是让他端午那天去撷芳楼,他要在一票文人雅士面前,和赵明诚来一场君子pk。

    赵明诚对此颇感无语,不过看潘意一副自信得意的模样,赵明诚实在想不到比什么自己能输的,于是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这种送上门求打脸的,就不用太给面子。

    ........

    此时的朝堂上,摩尼教一事也已经尘埃落定,蔡京不知从哪找了个女尸扮做摩尼教徒充任圣女蒙混过关了。

    至少,赵煦给的封赏里面,明显是认可了蔡京的功劳与能力,直接从没什么实权的翰林学士承旨,调为权刑部尚书,在刑部这种实权部门担任临时的长官。

    而其他各相关衙门根据其表现,都有相应的封赏,赵煦对于能做事的人向来是毫不吝啬。

    不过也有例外,开封府在这次摩尼教事件中,表现极其的差,吕嘉问直接被赵煦撸走,发往地方任知州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赵明诚之前的私试言论所影响,赵煦所指定的新任开封知府,却是之前李格非推荐给赵明诚的晏几道。

    要知道晏几道当初可是因郑侠的《流民图》而惨遭牵连,一早就被划到元祐党那边去了,政途上根本没受过重用。

    而开封知府,历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位,这次调晏几道过来,估计也是有几分考察之心,就看他发挥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