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星火宏道 » 第二十三章 大明?巨明!

第二十三章 大明?巨明!

    不需特意去找,便能看到不远处的路边竹棚下,有不少人聚在那里。

    竹棚旁有块一人多高的木板,上面写着诺大的“英烈祠”三个字。

    竹棚下似乎还延续着英烈祠内的氛围,偶有交谈也是轻声细语。陈生安静地走进竹棚,坐下来等待。

    不一会就有马车从东边驶来,停在竹棚前。

    陈生并不着急上车,而是待众人上车后,这才学着他们的样子递出三文钱。

    “到都护府府衙。”

    无人相识的陈生坐在靠窗的角落里,手里把玩着几枚制钱,这是他存钱时换来的零钱。

    如今大明流通的货币除了银钞这种纸币,还有以银、铜制成的制钱。

    比如铜质的制钱有黄铜钱、小紫铜钱、大紫铜钱三种,其标注的面额分别是一文钱、十文钱、五十文钱。

    银质的制钱则有一两、半两、一钱三种,其标注的面额分别是一百文钱、五百文钱、一千文钱。

    制钱皆是无孔圆形,边缘有着细密规则的锯齿。

    正面是不同的庄稼作物和数额,背面是不变的日月山河图。

    不论银钞还是制钱,都是十进制兑换,很是符合陈生的习惯,再一次称赞了老乡。

    待得马车驶入关厢地带,陈生便收起制钱,专心地观察马车停下的站牌名和一些店铺位置。

    马车走走停停,陈生兀自安坐不动,直到车夫喊“都护府府衙到了”,这才下车。

    与路人行礼打听,再按照路牌指示,陈生这才寻到了管理户籍的都护府户房大院所在。

    向门卫出示英烈祠的腰牌,言明事由做好记录后,陈生便被准入院门中,按门卫所说找到办理照身帖的公房。

    除了吏员为陈生画像时花了些时间,此行竟出乎意料的顺利,没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的意外发生。

    站在院门口,陈生抬头看看天色,发现时间充裕的很。

    看来可以按计划逛一下了……陈生回忆着之前记下的地方,寻到一处马车站点,乘上一辆向东出城的马车。

    约摸两刻钟后,马车在关厢地带停下,陈生下车后沿着街道边走边张望。

    “李记铁器铺……山海书坊……成衣店……就这地方了。”

    远远地看着那几家店铺,陈生摸了摸肚子,转身走向不远处的巷口。

    “还是先填饱肚子重要!”

    外面官道两旁都是大些的店铺,便是吃饭的地也都是酒楼客栈一类,唯有这巷子里尽是小店。

    便如陈生眼前这家店,做饭、上菜的明显是一家人,饭菜样式也只有一种,号称肥肉盖饭。

    陈生放慢脚步仔细观察了一下,便选中在这里吃饭。

    此时早已过了饭点,食客甚少,竹棚下有几张矮桌空着,陈生就近在路边坐下。

    “客官要吃哪一种饭?”老板娘擦着手迎了上来。

    陈生方才早已看好,说道:“来碗五文钱的。”

    “五文钱一份!客官稍等。”

    老板娘一声吆喝,掌勺的老板就忙活起来。

    这盖饭只要提前备好米饭和菜,做起来很是快捷,老板娘不一会便用托盘端到陈生桌前。

    只见满满一大碗的糙米饭上浇了汤汁,最上面是两片薄薄的肥瘦相间的肉片,油脂的香味扑鼻而来。

    陈生用筷子拨开肉片,扒了一口被浓稠汤汁浸透的米饭,口中顿时被汤汁和米饭的香味填满。

    再咬一口肉片,香味更浓。

    一边往嘴里扒着饭菜,陈生一边在心里称赞老板。

    “这年头,饭菜里有油水才是王道!菜汤里有油水,肉片还是肥肉居多,厚道!”

    嚼着肉片,陈生心中思考银钞制钱的购买力。

    虽然一碗肥肉盖饭只收五文钱,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和养猪数量,陈生推测一文钱约等同后世两块钱。

    但想到之前看到的商品价格,陈生又作出了调整。

    购买不同物品时,一文钱在后世一到两块钱之间浮动。

    猛扒了一口饭,想到每月一两的补贴能吃六十六天的肥肉盖饭,而自己还存着一百四十四两,陈生顿感安心。

    正扒饭间,一个身影从陈生身边跑过,蹿到了老板跟前。

    陈生扫了一眼,发现是个汗如雨下的十五六岁少年。

    “爹!”少年放下食盒,把一摞铜钱放进钱匣,“孙家生药铺多定三份五文钱的盖饭。”

    老板也不言语,转身开始做饭。

    老板娘拿了条脸帕给少年擦着汗,心疼道:“老大,天太热了,你慢点跑。”

    少年嘿嘿笑着,道:“娘,不能慢,他们买咱家就是因为我跑得快,很快就能送到。”

    “明天你就回学堂了,休沐在家净在店里忙了,也不跟同窗去城里逛逛。”

    老板娘说着,把脸帕塞给少年让他自己擦,转手拿起一个蒲扇给他扇风。

    “城里又不是没去过,有啥可逛的。”

    老板把三碗盖饭放进食盒盖好,递给少年。

    “好了,快去吧!”

    少年接过食盒,又是一阵风似的跑走了。

    直到少年的身影跑出巷口消失不见,老板夫妇这才收回了目光。

    “老大累成这样,也不见你说声好。”

    听到老板娘的嘟囔,老板头也不回道:

    “累点算啥,咱们十年前苦成啥样!不让老大尝尝这些苦累,他不会知道读书有多好。他必须得好好读书,连带着俩小的都好好读书。”

    “哼!没点好脸!也不知道老大上回考出名次来,是谁喝醉了在那唱大戏。”

    老板顿时哑火。

    陈生暗暗偷笑,扒完碗里最后一口饭。

    老板娘忽然幽幽一叹:“可惜了咱们陛下,没他在,咱们这种人家哪能吃饱饭读上书!那么好的人,咋说没就没了!”

    老板的声音也低沉了许多,“咱们陛下……”

    “啥咱们陛下!”

    一声咋呼在巷子里响起,起身准备付钱的陈生不由转头看去。

    巷口处,三个面色酡红之人并肩而行,中间那人脚步歪歪扭扭,全靠两边的人架着。

    中间那人仍旧喊着:“叫陛下是因为皇帝之位,还‘咱们陛下’,爷偏就不叫!

    “搁以前,他最多算个庄子管事,在爷面前屁都算不上,连家里管家都见不着,如今竟然敢灌爷酒!

    “一个村不过百户人家,竟然那么粮食、牲畜,还有糖场!至少得上万两啊!上万两全进了那些泥腿子的口袋!搁以前那都是爷家里的财货!真真是暴殄天物!

    “我家可是诗书传家!世代簪缨!如今竟要亲自出面跟泥腿子买糖!

    “我家的地啊!他竟然收走了我家的地!给钱也不行!暴君!”

    当!

    老板手里的勺子重重砸在锅沿上,老板娘摸向案板上的菜刀。

    包括陈生在内,巷子里听到“暴君”二字的人全都转头盯着三人。

    “王兄,咱大人有大量,不跟泥腿子计较!”

    “王兄,你家当年那事,没再死人已经不错了!过去就过去了!”

    “杨三你说过去?说是废了抄家灭族,你看爷如今过得啥日子?爷还得念他好吗!”

    三人仍在那你一句我一句说着,又走了两步才发现巷子一片寂静,完全迥异于不远处的官道。

    “酒后失言!酒后失言!”

    发觉自己三人被一群人恶狠狠地盯着,三人不由一惊,中间那人的脸色更是由红转白。

    嘴里这般解释着,三人转身就跑,几步就撞入官道,顿时引得一片人喊马嘶。

    眼见人群追了上去,陈生也跟着追到巷口,却只见官道上人来车往,已再无三人踪迹。

    “若是再让俺遇到,老子捏出你的卵黄!”

    “咱们陛下心善,结果放过了一头白眼狼!”

    “咱们去找巡城司,举报他们!”

    义愤填膺的众人骂了好一会,这才各回各家,犹自忿忿不平。

    陈生回店铺付了钱,走出小巷转入官道。

    回想着方才的事情,陈生心中思索道:“看来老乡的新政干得真挺好,有这么多老百姓念着他的好。

    刚刚那人说的付钱收地,应该是指赎买后给百姓均田。听三人对话的意思,那人家里当年犯了事,应该被抄家灭族,但因大明新律的出台活了下来。

    那人虽然活下来,心中却是记恨的,平日里一切正常,酒后才暴露出来。

    这倒是人之常情,可以说得通。就是可惜没追上他们,否则就可以举报到英烈祠了。”

    心中复盘了一遍,并计划好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该如何做后,陈生在一家店铺前停了下来。

    山海书坊。

    陈生走进书坊大门,迎面便是一副巨大的舆图。

    只见上面写着“坤舆全图,轩辕纪年四千二百七十九年,隆庆十六年正月制。”

    陈生看出这是一副世界地图,只不过图上各国的边界与他记忆中迥然不同。

    地图正中写着大明二字,被涂成赤色的便是大明疆域,只见这赤色一路向北延伸直至尽头,连北极都覆盖了。

    向南的赤色因大海而断断续续,有着吕宋都护府等诸多都护府,皆是位于海陆要冲。

    都护府周边则被涂成浅赤色,却是苏禄、合猫裹、美洛居、婆罗、古麻剌朗等藩国,写着“南方诸藩”四个大字。

    再向南的巨大陆地上也尽是赤色和浅红,直至最南端。

    向东,浅赤色的倭国四岛上有两块赤色地域,乃是瀛洲都护府和汤谷都护府。

    再向东跨过大洋,两大片浅红分别写着北殷诸藩和南殷诸藩。

    浅红中有着两片赤色横跨陆地较狭窄处连同两洋,北边的是北殷都护府,南边的是南殷都护府。

    向西,乌斯藏、西域尽皆赤色,被划分为数个都护府。再向西则与莫卧儿、萨菲交界。

    这舆图上的奥斯曼、罗刹、莫卧儿、萨菲等国疆域虽大,但与拥有大块陆地和海洋的赤色相比,却显得苗条了许多。

    “这是大明?这分明就是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