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毒计频出,朝臣高呼圣明 » 第十四章 龙骧肇始

第十四章 龙骧肇始

    昂藏八尺,脸膛赤红的左良玉不以为意道:“有什么好交待,杨嗣昌那个潮巴,爱折腾就任他折腾去。推说革左五营闹得正欢,咱们走不开。”

    幕僚不敢反驳,懦谨应声,准备腹稿,斟酌措辞。

    崇祯十三年十月初五日,天气晴,空气质量优。宜流放,宜筹备新军。注:大明铁骨铮铮的言官们怎地万马齐喑了?

    今日,京师吃瓜百姓们出来看热闹。

    好家伙,百余人规模的流放,多少年不曾见到,幸生崇祯“治世”啊。

    京营的士卒与锦衣卫维持着秩序,负责押送犯人的衙役们此刻仰头挺胸,好不气派。

    押送千里流放的犯眷可是个苦差事,更别提此次又有自锦衣卫和京营中挑选出来的上差全程监督。

    可谁叫太子殿下仁德,此次差事每人赏银二十两,出发前先给八两,回来复命再给十二两。

    有幸参与并总领此次押运任务的郝总旗,回味着朱慈烺方才的话。

    “何为仁,不过是能与天下人共享天地财富;何为道,不过是能让天下人都获得利益。”

    怀揣八两银子的衙役自然欢喜,心想:太子殿下还怪好得嘞。

    慈庆宫。

    朱慈烺正两手轻轻地薅着兔子耳朵,幽幽道:“解语,你说为何有那许多人,热衷于美化自身起家经历?

    说白了,有通过特殊渠道,利用信息差的。

    有知晓不为人知秘密要挟他人的。

    有栽赃、诬陷他人以牟取利益的。

    有各种意义上投机倒把,出卖他人的。

    有不惜双手沾满鲜血,直接杀人越货的……”

    黄伴伴愈听愈觉瘆得慌,出声打断:“殿下,殿下。”

    朱慈烺偏头道:“何事?”

    黄伴伴关切道:“殿下,不若把御医寻来?”

    朱慈烺一听这话气乐了,道:“我且问你,大同世界甚么模样?”

    黄伴伴一时跟不上朱慈烺的脑回路,窘迫道:“殿下,奴婢哪里知道这些。”

    朱慈烺又问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何时能实现,实现了就天下大同了么?”

    黄伴伴支吾道:“这……这……”朱慈烺见黄伴伴这了半天,也未说出个子午卯酉,不为难他,继续逗弄着解语。

    ……

    将要组建新军的消息不胫而走,百官并无异议。但后来又传出来太子殿下将担任新军的监军,引得不少人侧目。

    可向来战斗力强悍的言官们此时竟无人跳出来指摘。

    逆党案才结束,谁想体验逆党抄家流放套餐?骗廷杖也没有这种骗法,不值当;还是想阻挡各部院的财路?

    仅银子一项,从成国公府共抄出一百一十二万三千九百九十九两九钱。武清侯府共抄出二十四万四千零一钱。

    看看,有零有整。

    朱慈烺带人又是砸墙又是刨宅院。现下民脂民膏,不,赃款可还是没分账呐,各部堂官眼睛都绿了。

    哪个不长眼的科道官员敢蹦出来反对太子殿下监军,就等着被群起而攻之吧。

    翌日,朱慈烺得到崇祯的传召,步入东暖阁,便瞧见一个五十来岁老头撅腚跪着,还狐疑是谁,近前一看果然是吴襄。

    崇祯示意吴襄起身,朱慈烺给崇祯行过礼后便等着问话。

    “吴两环,筹备新军的事全权交与你。”末了崇祯又补了句:“太子也交给你。”

    吴襄回道:“谢皇上隆恩,臣怎敢不尽欢竭忠。”

    崇祯正思量给吴襄挂什么衔,转头看到朱慈烺满面笑容,问道:“太子,可有什么话要说?”

    朱慈烺笑眯眯道:“父皇,儿臣想替旁人讨个差事。”

    崇祯一听也没当回事,“何人请托到你这来了?”

    朱慈烺笑道:“不是请托,是举荐。儿臣举荐,英国公府小公子张世遵。”

    崇祯点点头准了,心道,让年轻勋贵多历练,顺便盯梢吴襄。

    朱慈烺又道:“父皇,新军还没命名罢?”

    “叫什么?”崇祯问道。

    朱慈烺忽的想起“玉塞含凄见雁行,北垣新诏拜龙骧”一句,说道:“儿臣想到一名号,龙骧营。”

    崇祯默念两遍:“龙骧营,龙骧营。不错。”

    朱慈烺和吴襄一前一后行至殿外,吴襄刚要拜别,朱慈烺笑嘻嘻道:“吴伯伯。”

    这称呼将吴襄吓够呛,他连忙道:“殿下折煞老臣了。”

    朱慈烺温声道:“那以后就称您吴总兵罢。”

    吴襄回道:“都依殿下。”

    朱慈烺不经意问道:“这名号也定下了,不知父皇定了多少兵额,拨了几多银两?”

    “兵额暂定三千,银两先划拨二十万两。”

    “少了些。嗯……一个半时辰后,还请吴总兵带上家丁去内校场一趟。见面再行谋划,招募多少兵丁,兵丁的来源以及每月饷银……”

    吴襄眼珠轻轻转动,心下狐疑,殿下为何这么上心,莫非殿下早筹划好一切了?

    黄伴伴在前引路,吴襄率家丁们来到内校场。

    朱慈烺身着戎服端坐,身前桌案上摆一张直隶地界的舆图,只见他右手持毛笔,左手偶尔拨动算盘珠。

    吴襄的猜测得到进一步印证,果然早有预谋。结合前阵子成国公和武清侯的逆案,吴襄隐约嗅到阴谋的气息。

    黄伴伴唤道:“殿下,吴总兵请过来了。”

    朱慈烺笑道:“吴总兵你可来了。”吴襄领众家丁给太子殿下见礼后,家丁们自觉列成数排。

    朱慈烺瞟了眼,心道,怎么这么少,才三四十人。对吴襄说道:“本宫听说吴总兵手下有几百号家丁。”

    吴襄连忙解释道:“殿下,也没那么多,这些家丁全是从辽东战场上下来,人虽少,却各个皆是百战精兵。”

    朱慈烺点点头,并未揪着不放,向众家丁说道:“今日把大伙请来,为的是共襄盛举。龙骧营初建,需要有人暂任新军将校。

    各位都在死人堆里摸爬滚打过,个人勇武和作战经验本宫还是放心的。”

    众家丁心想:殿下还挺和善。

    吴襄立于一旁候着。须臾,朱慈烺扭头对他道:“吴总兵,本宫想着先从家丁中挑出四个能任事的……”话没说完,又疑惑道:“小公子没来么?”

    吴襄讪笑道:“犬子三辅不成器,就不给殿下添乱了。”

    朱慈烺正色道:“这叫什么话,三辅总要比京营那些花架子堪用罢,还是说……”

    朱慈烺略微一停顿,“吴总兵藏着什么旁的心思?”

    吴襄辩白道:“殿下,吴家世代忠良,不敢有别的心思,明日我便将不成器的儿子带来。”

    朱慈烺心道,是么?笑呵呵道:“别多心,吴家的忠心,本宫明了。

    先说正事,新军骑哨将领暂由吴总兵的家丁们担任,三个月后可转为正式将领。”

    说罢,朱慈烺起身交待道:“黄伴伴,去让侍卫们把马牵来,试试各位好汉的骑射本事。”

    吴家家丁们纵身上马,疾驰若飞,弓马娴熟,难怪人家能在清军面前走几遭。

    朱慈烺满意的抚掌而笑道:“都是好汉,有识字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