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穿越指南 » 第46章 百鸟朝凤 (求追读)

第46章 百鸟朝凤 (求追读)

    徐君的电脑又拉闸了,用手机码字的,稍微晚点上传这一章,不好意思。。。

    ---------

    分割线

    ----------

    徐君在试卷上写着:

    很抱歉,我要来净瞎说一些大实话了。

    我们的国粹京剧,到现在为止,只有200多年的历史,昆曲好一点,大概也只有600多年,目前现存的中国的戏曲艺术形式里面,保留最时间最久的大概是秦腔了,可以追溯到秦代时期,比起唢呐来,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建议国家成立一个中国秦腔院?秦腔发展的同时,几百种各种民间戏剧戏曲曲艺艺术,也在不断地消失合并,被淘汰或融汇传承下来,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乾县、礼泉、富平、泾阳、三原、临潼一带的称北路秦腔(即阿宫腔,亦称遏宫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近五十年来,东、西、南、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我们今天所讲的每一个传统文化形式,在他们的诞生之初,都是一个新兴的物种,在他们前方,都是被淘汰被替代了的旧形式的的灭亡。

    摧枯拉朽,婴儿新啼。

    唢呐(或者可以指代任何一个有年头的艺术形式)被时代淘汰了,令大家很痛心,所以要被保护起来,那每年消失的几十上百个流派的曲种,是不是都要保护起来呢?要保护什么的都没有问题,问题是谁看去看呢?没有人去看,没有足够的观众,谁又负责养他们呢?这么多种艺术,是不是都要教育着(或者直接说吧,逼迫)观众们去看呢?

    陈佩斯老师说过:

    你管得了我,还管得了观众爱看谁么?

    艺术是为了他的受众而存在的,尽管艺术的形式有大众的也有小众,但无论如何,失去了观众的艺术就该灭亡。艺术形式和人有生老病死,生物种群代代繁衍生息,有兴有衰,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不合时宜者被淘汰,是一个自然规律,不为桀亡,不为尧存。

    给已经丧失了受众的艺术续命,留下的也不是“传统艺术”,而只是一具僵尸——而已。

    『传统艺术』的问题,上面讨论完了,我们来讨论这个电影本身,说实话,在我看来,这电影几乎都不能算是讨论传统『艺术』的问题。貌似从头到尾,焦老爷子也没有提到唢呐这门『手艺』本身碰上了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谈的都是另一个问题——规矩。

    时代变了,规矩没了,所以焦老爷子冲冠一怒了。但是这说辞怎么好像和某人那么像?

    两部电影,两个人,两个角色,但不但说辞像,外表像,连神情都那么像,是不是?在焦老爷子的心里规矩是什么呢?

    因为自己是一个唢呐匠,所以,规矩就是要把唢呐匠当做神仙大爷一样的伺候着,不这么做就是没了规矩。

    一个是三秦大地里吹唢呐的农民,一个是北京皇城里拿着武士刀和人掐架的老炮儿,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竟然在同一件事情上达成了高度共识——规矩。俩人见面,应该能成为一对很好的基友。

    看来看去,原来他们所挂在嘴边的规矩,无非就是——『按规矩,我是你大爷』

    这规矩是谁定的?谁准的?理在哪儿呢?从哪里论起的?

    最令人无语的,是这段『规矩的讨论』根本不是原著的内容(注3),而是电影的再发挥,再创作。

    吹唢呐的就是那大爷,那敲鼓的算不算大爷,吹笙的算不算大爷?

    师兄不愿意去吹堂会,焦老爷子冲过去就把别人衣服一阵乱扔。

    看看这眼神,不像是个老艺术家,倒像是个族长。

    不是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无双镇就算没有唢呐,好像也没出什么乱子(后面还会说到,按照原著,一来病死的根本不是焦三,二来,其实焦三不吹游家班不吹唢呐,无双镇又有了其他的唢呐班子,但在电影里,焦三老觉得镇子上只有他能吹唢呐,没有他,无双镇就没有唢呐。怎么样,是不是有种钦定的感觉?),老百姓自然还是有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照样办着自己的红白喜事。

    没人禁止游天鸣吹唢呐,没人不让游家班吹下去,尤其是唢呐大部分都是独奏,百鸟朝凤更是。电影里一边说『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但另外一边,只要没有了孝子贤孙的伺候,那不明觉厉的『规矩』,那些『把唢呐吹到骨头里的人』,顿时就觉得唢呐完了,唢呐没了,无双镇没唢呐了,这是要闹哪样?

    不是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这唢呐也并不是只有你们焦家班游家班一家吹的。与其说焦老爷子命里不能缺唢呐,倒不如说是他是离不开那『规矩』里隐含着赋予他的权柄,威严,那太师椅上孝子贤孙千感万谢。

    大实话又来了: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让我很不舒服。是因为这个电影从内容到形式上都透着的一股无可救药的自恋和虚伪。

    如同下面已经有很多很多在陕北农村生活过的朋友所说的,唢呐匠人的地位根本没有那么高,百鸟朝凤也是一首喜庆的曲子,而非用于丧礼,一码归一码,这不赖电影,这是小说《百鸟朝凤》的作者肖江虹所做的艺术创作,唢呐也可以象征各种民间艺术。但是,就这样,本片主创人员还嫌不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编,继续夹带私货比如:

    1、在老马家丧礼(电影改为雷家的寿宴)上,原文中乐队里并没有搔首弄姿的女歌手,电影凭空加了这个角色并加上了重头戏(详见补1),当时焦三也没出场。

    2、在窦家丧礼上,游天鸣没病,他一时间忘了谱,而焦三也没有替他吹百鸟朝凤,而是气得把唢呐掰断了。(详细可见注2),原文:

    我的行为让无双镇这个古老的职业用一种异常丑陋的形式完结掉了,连在湮没于时代变化中的最后一刻也未能保持它曾经拥有的尊严。

    3、游家班解散之后,无双镇又有了新的唢呐班子,热闹不减,虽然水平差,但是无论是四台八台是十六台,只要给钱就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