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高武之风灵月影 » 08 少林得法

08 少林得法

    无赖正得意,忽然脖子一紧,整个人便被凌空提将起来。

    几个泼皮一看,却是个快七尺的少年,端得神力,竟如捉猫般一只手将大哥提在半空。

    郭雪劈手夺过银子,道:“这银子分明是我的,你说是也不是?”

    那无赖被捏得透不过气,连道:“是是。”

    郭雪当着众人面将银子揣回怀里,将无赖随手丢去,众泼皮伸手去接,却连带着滚成一团。

    “滚吧!”众泼皮连滚带爬地逃了。

    汉子抱拳道:“多谢少侠出手相助。”

    郭雪伸手拍拍汉子的肩膀:“老叔早些离去,令爱大好姑娘何苦抛头露面。”说罢转身离去。

    汉子长叹一声,默默将零碎的铜板收拾好,与女儿收拾行李,而那拼场的杂技团早跑得没影了。

    “咦?”

    汉子弯腰时,忽然觉得怀里沉甸甸的,伸手一掏是冰凉凉一件事物,低头一看却是金灿灿的。

    “呀!”汉子不敢露财,忽然想到方才只有那少年英雄拍过自己肩膀,起身去看,却哪里还有那人的身影。

    那少年的面貌莫名和心中义薄云天的郭大哥渐渐重合起来,汉子虎躯一震,眼眶红了起来。

    少女问道:“爹爹,你怎么了?”

    汉子摇头道:“没事。”

    哪有那么巧合?老天何时如此厚待于我!是了是了,必是我思故心切魔怔了。但若是两家孩子都在,也该这么大了。

    这金子当然是郭雪用妙手空空的手法藏进去的。

    他认出了眼前的杨铁心叔叔,却不急着相认。只是当面收回了露白的银子,又偷偷将黄金赠给了他。

    不出意外,杨铁心两年后在中都比武招亲。到时带着妈妈,故人重逢相认不迟。

    接下来郭雪也没了逛街的兴致,一路东行,直到洛阳东城门附近,寻了家小旅馆住进去,休息一夜,待次日一早上嵩山。

    天光光亮。郭雪牵着两匹马径自出了城往登封去了。

    隐映连青壁,嵯峨向碧空。峻极位何崇,方知造化功。

    郭雪一路游览嵩山,来到少室山中。

    见前方丛林中,坐落着一座朱门红墙的兰若。恢弘大气,庄严清净。上悬一副牌匾,写作“少林寺”。

    郭雪将马在寺门前缚了。门前的知客僧见来人衣着华贵,气势不凡,怕是什么达官勋贵的门人,急忙来迎。

    郭雪双手合十道:“师傅,家母笃信佛教,诚心礼佛。近日寿诞已近,我诚闻贵寺乃是天下禅宗祖地,必然经藏万轴。特来亲手抄录几本经书回去送予母亲,以作寿礼。”

    知客僧道:“施主母慈子孝,可喜可贺。只是经书……”

    郭雪微笑着递过去一块金子,知客僧的喉咙似被堵住一般。

    知客僧不敢来接,道:“施主请稍候,待小僧通报师长。”

    郭雪等候不久,就见那知客僧领着一个微胖的大和尚过来。

    那大和尚合十道:“阿弥陀佛,不知施主高姓大名。”

    郭雪道:“小王……”待他说到王字时,如同说漏嘴了一般,吐出半个字就急急止住,改口道:“在下完康。”

    那大和尚身躯一抖,也装了个糊涂,道:“原来是完康施主,失敬失敬,快里面请。”

    郭雪微微一笑,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家母寿诞将近,我准备给她个惊喜。故偷偷来此,亲手抄些经书送给她,讨她欢心。望贵寺行个方便。”

    说罢将黄金递过去,那大和尚双手接过。见对方出手阔绰,谈吐隽雅,心中更是料定猜想,道:“施主一片孝心,令堂哪有不喜之理。”

    二人一边聊一边往寺内漫步。大和尚唤来几个僧人,命他们去取几本经书来,供施主雅房抄录。

    郭雪道:“且慢。寻常经书我家中已经尽是。听闻贵寺有藏经阁一座,经藏丰富,更有许多异国孤本,我要亲自选一些没见过的经书。”

    说话间自透出一股身居上位,颐指气使的味道来。

    大和尚面露难色。郭雪不满道:“几本经书罢了,有什么难处吗?”

    大和尚苦笑道:“施主有所不知。这藏经阁抄经倒也没什么难处,只是施主只能留在一楼,二楼以上是我寺重地,非方丈颔首不可入内。”

    我本来也不是为七十二绝技来,郭雪心道。

    只是面上却作出了不愉之色:“那你们把二楼锁上便是!还怕我拆门不成?你尽可去叫人守着!”

    大和尚忙道不敢,令两个小和尚领着郭雪前往藏经阁。

    那藏经阁中本有一年幼僧人打扫,两个小和尚奉上空本笔墨,又以听候侍奉之名留下。如此便有三人监视郭雪。郭雪暗暗一笑,也不点破,只是沿着书架寻找起来。

    藏经阁一楼藏书极多,郭雪一个个翻过,也花了半个多时辰才找到了那四卷楞伽经。

    他快速浏览完,凭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将夹缝中的经文背下,接着又复看一遍加深记忆,确认记全后将楞伽经放回原处,继续装作翻看其它经书。

    最终挑出几本生僻的佛经,在两个小和尚的“监视”下,提笔抄录起来。

    他先抄录三页半佛经,便在第四页中间页混进一段九阳真经的经文。运笔如飞,如此一口气抄录了七八本佛经,将整本九阳真经都藏进了其中。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深夜,两个小和尚也都打着瞌睡,案边还放着不曾动过的斋菜,唯有那个小僧人还在一丝不苟地擦拭书架。

    郭雪伸了个懒腰,动静惊醒了两个小和尚,急忙上前侍奉:“施主好了?”

    郭雪嗯了一声,将抄好的经书拿起。打扫阁楼的小僧人连忙上前收拾孤本经书。

    郭雪见他不过十岁上下,面貌清明,目光纯真,打扫一天也任劳任怨,不禁心生好感,问道:“小师傅法号?”

    那小和尚连忙合十:“小和尚觉远。”

    郭雪道:“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我观觉远小师傅以扫作禅,颇有根性,当多多研读禅祖的楞伽经才是。”

    觉远听得懵懵懂懂,但是楞伽经三个字却听得明白,合十道:“小和尚受教。”

    郭雪在两个小和尚带领下走出藏经阁,阁外也有几个和尚等候。

    郭雪观那几个和尚太阳穴隆起,僧袍下也是鼓鼓胀胀的筋肉,猜到是武僧戒备。

    那知客僧道:“施主备完寿礼了吗?”

    郭雪道:“备完了,该走了。”

    知客僧道:“天色已暗,施主可在敝寺歇息一晚,明日再走。”

    郭雪看天色确实昏暗,山路凶险,便随僧人来到一间干净宽敞的寮房。

    事了,众僧尽散。

    郭雪打开秘籍界面,见抄录过程中已经自行学会了九阳真经,进度条还是0%。便将存了五年的经验值往上面加。

    随着进度条前进,郭雪自然而然从丹田产生一股氤氲紫气,顺着奇经八脉、十二正经走了一个又一个周天。

    结果刚进到了1%,郭雪产生出强烈的饥饿感。他知道这是供真气运作的水谷不足了,便停下不练,从行囊里掏出剩下的口粮,囫囵吃了填饱肚子,倒头睡觉了。

    第二日一早,郭雪被一阵钟声吵醒。知道是和尚们早课的时候了,便收拾行囊准备离开。

    在几个和尚的簇拥下,郭雪又丢下一块黄金,骑上马下山去了。

    郭雪回头遥望半山腰的少林寺,心满意足道:“这些和尚可真是好人啊。”

    那大和尚将黄金放嘴里咬了咬,喜道:“这小王爷可真是好人啊。”

    得了神功,郭雪一路喜不自胜。又骑马回到洛阳城,寻了一处大好的酒楼,点了一大桌好饭好菜吃了起来。吃饱喝足,便住进雅房开始练功。

    进度条每拉进1%,郭雪便腹中一空,饥不可忍,须得大肆进食后才能继续修炼。

    郭雪知道这是开挂练功进度过快的关系,内功不同招式,乃是修炼自身根本,以积蓄真气为主。

    常人需要几十年炼精化气的功夫,自己拉经验条短短几个呼吸就到了,身体自然会有亏空。

    如此一来,郭雪便不急着练满。干脆接着一路西行,边走边练,边练边吃,晃晃悠悠往终南山去了。

    这长安离洛阳不远。郭雪自出了洛阳,一路慢行也只两日便到了。

    他却不入城,而是趁着天色还早,直接朝西南方向走,将马匹寄放在山脚驿站,步行上了终南山。

    他此番来终南山,说是寻九阴真经残篇,实则也并不抱太大希望。

    只因终南山极大,没人指路便是全真教的位置都难找,更何谈找到古墓入口。

    而且古墓中尚有精通玉女心经的高手,自己也不清楚内部道路,想要神不知鬼不觉找到残篇无疑是难上加难。

    至于找到那条水路暗道更不可能了,几率不会比中双色球一等奖更高。

    因此找到九阳神功就已经大为欢喜。

    此番上了全真教,若是入墓无望,就将师父的信件交托后返回大漠。

    将九阳真经的功夫传给郭靖之后了事。

    郭雪碰见一个樵夫,询问了重阳宫所在,朝重阳宫而去。

    行不知多久,瞧见一座山门,山门前有一石碑,知道是重阳宫前了。

    郭雪翻身下马,却不直接拜门,而是绕道后山,施展九阳真经中纵身提气的法门,一跃丈余高,伸手在岩壁上略一借力,便如一条壁虎一般,一路攀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