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高武之风灵月影 » 43 广传纲领

43 广传纲领

    殷指挥使同任枣阳知县,他战死城上,县衙已空。

    郭雪便暂住此地。

    他准备趁热打铁,将民族纲领编写出来,交由江约盟,广传天下。

    以此点醒众多仁人志士,掀起滔天之火,让这片大地浴火重生。

    细细回忆前生国父、教员的教诲,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一些改变。

    以三民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人、族、国三者的关系。

    高度认可并赞扬了战士为镇守山河做出的牺牲,和伟大精神。

    并全新赋予了战士为百姓服务的子弟兵身份,明确指出了谁是家人、谁是敌人。

    批评了读书人形而上学、夸夸其谈之风,提出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

    贬斥了儒教中士大夫为尊的阶级思想,认为天下百姓是一家,各行各业人人平等。

    同时提出男女生来无尊卑,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妇亦有责。

    又高度赞扬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

    不过这八德的定义,却也被按现代思想进行了一定的修正。

    另外还有其它许许多多内容不可描述,略去不提。

    这部小小的册子,整体不过两三万字,郭雪写写停停修修改改,硬是花了半个多月才完成。

    郭雪煞费心血,收笔之后竟然产生了一丝晕眩。

    感觉背上一暖,是杨念慈将自己捂热的披风给郭雪披上。

    一个昂扬大汉一直侍立身旁,望着郭雪手中的册子,眼中异彩连连。

    正是扈再兴。

    待郭雪合上册子,扈再兴抱拳道:“先生,您忘了提上名讳。天下百姓汉儿聆听天音,却不可不知教师大名!”

    郭雪略一思索,提笔在署名处写上了“郭日升”。

    扈再兴欣喜地接过纲领,忽然外面天空凭空响起一声炸雷。

    接着天上电光龙闪、轰雷滚滚。

    原本万里无云的晴天,竟然眨眼下起了倾盆大雨。

    扈再兴紧紧捏住手册,看向窗外大雨,道:“变天了……”

    之后,郭雪又以九阴九阳中修炼内功的动功,结合金刚不坏体神功的部分锻体法门。

    编写出一本《演军操》,教人抄录数十本,分发给江约盟、镇守荆湖的军士,用以修炼内功、打熬体魄。

    本来传授易筋锻骨篇更好,只是修炼内功心法需要有一定文化底蕴、还需要名师指点。

    大多数军汉百姓都不识字,却是没法直接修炼。

    所以郭雪退而求其次,编撰了以动功由外而内修炼内功的法门。

    另外还有武穆兵法,也抄录了许多册,传了下去。

    如此过去了两个多月,诸事已毕,郭雪夫妇准备离开。

    王坚本想陪着郭雪同走,却被郭雪留下,要他留在孟宗政的身边好好学习领兵打仗,同时好好修炼传给他的九阴真经和九阳神功。

    襄阳城。

    孟宗政细细研读手中的“汉家纲领”。

    册子的纸张已经出现磨损,可见这一个多月他反复看了多少遍。

    不止他在看,襄阳军营中的各路指挥甚至都头都在看。

    甚至看完后,还专门兴高采烈地念给士卒们听。

    士卒们听完后兴奋地面红耳赤,十二分卖力地操练郭师传的演军操。

    襄阳军中,从未有过像今日这般振奋人心、士气如虹的精神面貌。

    此书的内容甚至已经隐隐传出到了军营之外,在民间开始流传。

    只是这一切,打了胜仗正高兴地向朝廷邀功的吕文德还全然不知。

    话分两头,全真教那边可就惨了。

    朱聪得知金人有心剿灭重阳宫,便提出离间计,成功拖延了十多日时间。

    这边以飞鸽传书通知重阳宫化整为零,秘密撤离终南山。

    谁成想,正是他这一通无意的离间计,却叫整个重阳宫发生了内乱。

    原来,全真教掌教虽为大师兄马钰,但暗地里七子并不是一条心。

    马钰和孙不二俗家本是夫妻,也是最早跟随王重阳修道。

    二人都是醉心道学,加上从师最久,故也最受王重阳所喜,临死前便传位于马钰。

    这令七子中武艺最高的丘处机多有不服。

    丘处机仗剑天下,四处交友,闯下好大名头。

    在外界隐隐将全真教和长春子画上等号,问起马钰是谁,江湖上却鲜有人知。

    便是这位掌教大师兄有事吩咐,丘处机也多是听调不听宣。

    而全真创教之初,因王重阳曾抗金身份泄露,全真教被金国定为妖教。

    金国大肆抓捕教徒,查封道书典籍。

    逼得全真师徒只能藏身在终南山中苦修。

    后王重阳仙逝,刘处玄和王处一为了将全真教发扬光大,先后赴中都为金章宗传授过练气养生之道。

    金章宗颇为认可,这才承认了全真教在金国范围内的宗教正统地位。

    并分别为刘处玄和王处一赐名灵虚法师和体玄法师。

    因此二子实则与金国却有一丝断不去的香火情。

    在完颜洪烈看来,金国于全真教有此大恩,所以得知全真教秘密抗金,大为震怒。

    至于郝大通和谭处端,二人一心醉心内丹之术,全然对江湖事没太大兴趣。

    因此全真七子,隐隐也分成了几派,并无表面一般和谐。

    此时金国欲赐全真教为国教的消息传来,全真七子都各有意见,争执不下。

    马钰、孙不二和丘处机都认为该撤离终南山。

    但马钰认为出家人不该过多牵扯红尘俗世,提议去蜀地隐修,重建宫门。

    丘处机却认为弟子该尽先师之愿,要南下加入抗金盟。

    王处一和刘处玄认为重阳宫乃是先师一生心血,不该被毁,认为该接受赐封,大不了之后封山,不参和两国事务。

    郝大通和谭处端不发表意见,一副你们决定的姿态。

    丘处机大为光火,竟然拔剑指着王处一二人大骂金国走狗。

    王处一二人自知理亏,默然不语。

    最后全真七子不欢而散,竟就此硬生生分裂成几派。

    丘处机带着门下弟子出走南下,赶赴京西投抗金盟,后定居武当山,称全真武当派。

    马钰和孙不二带门下弟子出走西川,定居青城山,立全真青城派。

    郝大通和弟子隐居华山一心修道,创全真华山派。

    谭处端则带弟子远走关外,隐居闾山,创全真闾山派。

    王处一和刘处玄留守重阳宫,自称全真重阳派。

    后二人理念不合,王处一复出走山东,在昆嵛山创全真嵛山派。

    这些都是后话,无关主线,草草提及。

    待完颜洪烈带着金兵和一众高手上山,宣读册封时。

    本待有一场恶战。

    谁料只有全真二子笑脸出来相迎,其余五子早就没了踪影。

    全真教门下弟子也散去大半。

    北方第一大教,至此名存实亡。

    虽与完颜洪烈想象的结果不同,但如此也算为大金免去了疥癣之疾。

    完颜洪烈宣旨封王处一为“玉阳体玄广度真人”,刘处玄为“长生辅化灵虚真人”。

    并封二人道统为全真正统,允二人广开教门,以大金国教待之。

    二子叩首领旨。

    却说丘处机领着门下弟子乔装打扮,分散而走,往南下去。

    回头遥望故土,心中不免悲凉。

    这时无意中发现大弟子尹志平身后竟跟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二弟子甄志丙则绕着小姑娘打转。

    怒道:“志平!哪来的女眷!”

    尹志平叩首道:“回禀师尊!这位姑娘是活死人墓墓主的弟子李莫愁,得知我教南下,特来同行寻人的。”

    丘处机一听是活死人墓弟子,知道与重阳祖师有旧,便消了气,道:“姑娘,你和我们同路去找谁?”

    那李莫愁露齿一笑,面上一派纯真,肌肤胜雪,出落得好似一朵雪白的茉莉花一般。

    甄志丙在边上看得一呆。

    “我要去找郭雪。你们不是也要去找他吗?”

    丘处机道:“既然是雪儿的朋友,那便一起走罢。不过你须乔装打扮一番,女子与我们全真道士一路,未免招人闲话。”

    尹志平轻声道:“莫愁妹子,师尊说得是。路上你就扮作男人吧。”

    李莫愁一辈子没下过山,全然不懂什么江湖事故,听他们这么说,虽然心里想不通,但却也照做了。

    尹志平为她置办少年衣物,李莫愁扮作了一个小书童模样。

    一路上甄志丙时不时搭话讨好李莫愁,李莫愁却理也不理,只同尹志平交谈。

    不为别的,原来二人已经相熟了两三年。

    郭雪当年一探古墓,无意中却撩到了李莫愁的心弦。

    只是李莫愁年纪尚幼,懵懵懂懂不知情爱为何物。

    直到这两三年过去,对郭雪的思念愈发强烈,几次想下山寻人,却不知何处去寻。

    而郭雪离开前,见墓中几人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留下一些金银托付尹志平常送些米面果蔬去。

    古墓墓主被郭雪忽悠得解开心结后,倒也不再抵抗和全真教接触。

    见尹志平常来送东西,她心情好时也会指点尹志平武功。

    李莫愁不见郭雪一起来,便也时不时抓着尹志平问东问西。

    因此尹志平倒是和古墓派十分熟络。

    这次全真教分裂,得知以后绝难再与古墓众人相见,尹志平就上门道别。

    却被李莫愁缠上,嚷嚷着要去找郭雪。

    对此古墓主也没说什么,放任李莫愁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