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化原之都市赘婿 » 第三十八章 惨淡收场

第三十八章 惨淡收场

    信心满满的两人,第二天就去缴了承包款,拿回了部分的电影票,回到学校就开始筹划宣传及营销的事宜。

    两人暂定的渠道有三:学生会、老乡会、同学会。

    学生会是高校内最大的学生社团,有校方背书,职位设置更是高屋建瓴,主席、部长的帽子不小,言辞甚是圆润,大事问老师,小事有干事,最后累死干死的便是这干事了。

    中信以几张电影票的代价,获得了学生会专属信息发布栏的发布机会,版面A4大小。

    老乡会虽非正规社团,但胜在触角遍布全校,早就跨越了院系专业及年级的范畴,如果运用得当,应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萧逸的进展也很顺利,那些个拿到赠票的老乡,全都拍着胸脯向他打了包票。

    相对弱势一些的渠道便是同学会了。

    308宿舍人手一张赠票,负责向各自相熟的同学推荐,班里其他同学也都蜂拥而至,二都的也不甘人后,但因收紧了票根,却让中信为此落下了不少的埋怨。

    钱琳则打着她们老三的旗号来要票,这让中信颇为郁闷,他真想当面请问一句,老三是何方人士啊?

    激情澎湃的几天下来,战况却是极其惨淡,赠票六十几张,售票只有八张。

    为此,两人还召开了专题会议,讨论的结果却很凄凉:

    讨便宜这个事儿传承数千年,底蕴深厚,无人可解,毕竟对于他人来说,不用花钱就能获得好处,脸皮厚点儿又有何妨呢?更何况,大家还都是穷学生嘛。

    两人齐齐哀叹,还真有点儿齐心协力搬起了石头,最后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

    通过复杂的数学建模分析,会议也是卓有成效的,并达成了共识: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虽然是古人的智慧,但绝非万般适用,而得舍之道或许可为,同学会与老乡之间交集过多,存在着严重的过度营销,舍弃同学会,力挺老乡会,毕竟,它已经覆盖了整个校园。

    另外,把可操作的重点放在官宣上,让那块A4阵地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于是,中信竭尽心力地重新设计宣传单,因为面向的是爱好文艺、饱读诗书的大学生群体,他还特意填词一阙,把不看电影的孤单说成了可怜,把看电影的浪漫变成了必然:

    人约黄昏不见,

    孤影阑珊工专,

    望月几回,盼天怜;

    持票双联手牵,

    曲终人未散,缘非浅,

    晚风微冷,可小揽。

    ---------------------------

    中信亲自捉笔挥毫,狂书许久才收笔搁架,看着张张墨迹渐干的宣传单,他的心中感慨不已:我本东篱采菊人,奈何去兰植韭根!

    中信拍了拍脑袋,进行着自我的疗愈,念叨着:

    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九分耕耘一分收获、急功者损、近利者失……

    当看着自己的杰作上了宣传栏,中信再次踌躇满志起来,不靠关系不靠脸,照样能把事情办,且回宿舍等人上门买票吧。

    中信接下来的生活变得非常规律,有课便去上课,无课就待在宿舍,还时不时去看望一下宣传栏。

    每当看见自己的宣传单被大大的‘校园舞讯’覆盖掉了,他便再寻个空挡重新张贴一张,耳边远远传来小孟的歌声……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梦是唯一行李,

    轻轻回来,

    不吵醒往事,

    --------------------------

    中信真想改一改歌词了:周日到吴艺看电影,不要任何行李,一人前来,不孤单离开……

    不知道是风情不解,还是嗤之以鼻,有内容、有情怀的宣传单,却总是被有意无意地覆盖了,后来,中信不得不重新拿起笔,但已经没有了文艺,只有大大的片名与主演的信息,写起来倒也轻快了不少。

    有人张贴,就有人覆盖,这样的宣传战,每天都上演着……

    五六月的天,已经很热了,马路两旁的梧桐树,似乎已无力支撑那宽大的叶片,并竭力地收缩着树荫的范围,只要撑过下午的炙热,便能迎来夜晚的凉爽和零星的雨露了。

    中信和萧逸在屋檐与树荫之间,不断地换位前进着,借此躲避着灼热。

    在路过熟食店时,两人用饭票买了些卤菜,再穿过没有一丝遮挡的过街天桥后,也便到了吴艺。

    看见进屋的两人,刘老师率先打起了招呼,更是直接问起了售票的情况。

    “小顾,你们来了,票卖得怎么样了?”

    “卖得不好,也就100多张。”萧逸略显沮丧地回答着,又拿出剩余的票递了过去。

    “还不错,好多学生都是临近开场了,才过来买票的,还不要中间的位置,专挑偏僻的角落,我们学校每场都能卖100多张呢。”

    刘老师及时送出了些许安慰,很显然,她非常清楚这票务的所有细节。

    “萧逸,先不说这些了,你配合刘老师核一下票吧。”

    中信故作轻松地安排了余票的交接,渺茫的欣喜就要看刘老师负责的窗口了。

    趁着萧逸他们记票的时候,中信去到里面的大房间,将卤菜和馒头摆上桌子,再次来到外间,坐在了一旁安静地看着忙活的两人。

    待两人忙定,中信说道:“刘老师,等会儿,您又得忙了,我们带了馒头当晚饭,您也别嫌弃,先凑活着一起吃点儿,垫垫肚子。”

    “你这孩子,阿姨怎么好意思吃你们的晚饭呢,我带的有!”刘老师笑着表示拒绝。

    “对啊,您都说是阿姨了,您是长辈儿,又怎么好拒绝我们晚辈的心意呢?是吧,刘姨。”中信顺势接住话茬儿,当即就改口喊上了刘姨。

    “行,阿姨就跟你们一起吃吧,我带了腌蒜薹,你们也尝尝。”刘老师欣然接受了刘姨的称呼,满脸的笑意,一切都是那么得自然,真的仿若姨侄儿俩了。

    “刘姨,来,您坐这儿。”

    “刘姨,这蒜薹怎么腌得这么好吃呢,真脆。”

    “刘姨,您别总吃馒头呀,这牛肉卤得挺烂乎的,您也吃呀。

    “……”

    萧逸也跟着喊起了刘姨,一时间,大屋里,亲情浓郁,欢笑声频频传出……

    简单而又快乐的晚餐结束后,萧逸留下协助刘姨售票,中信则溜回了校门口的传达室,与两位保安大叔愉快地抽烟聊天,临近电影开场,他才慢慢地踱回礼堂。

    放映厅有两个入口,此时已很少有人进出了,偶尔有上洗手间的,也需要验票后,方能再次入场。

    靠近售票房这一侧的入口,有两个工作人员,中年男人满脸严肃当门驻守,旁边站着一位毫不起眼的女孩儿。

    中信恍若未见,闪身进了售票房,就看见刘姨端坐在窗口前,表情平静,站在一旁的萧逸却是满脸的愁云惨淡。

    寻了个空位,中信坐了下来,他没有讲话,动作也很轻柔。

    电影开演了,刘姨关了售票窗,拿着一把零零整整的余票,回到办公桌前坐下,开始清点。

    刘姨记录好数字,将票交给了萧逸,让他也再数一遍,双方核对无误后,刘姨说话了:

    “余票689张,一共卖了311张票,这一场,你们差不多是白忙了。不过,也还不错,今天是周日,本来就会差些。”

    “刘姨,麻烦您了。”中信客气了一句,脸上的笑意略显勉强。

    刘姨看了看沮丧的萧逸,还有兴致不高的中信,她笑了笑,温言安慰道:“小顾啊,你们别着急,什么事都要慢慢做,头几回都是积累经验。”

    “没事儿,刘姨,我们又没亏,我看就挺好的。”中信恢复了淡然,继续说道:“您看能不能帮忙说说,给我们一场周六的试试?”

    “这事儿得老蒋定,他现在正在放电影呢,”刘姨想了想,说道:“你们也不用等他,要不,明天再来一趟,我先跟他讲讲。”

    “好,听您的。”

    刘姨听了,打开抽屉拿出钱来,将票钱当场结算给了萧逸。

    “萧逸,去买几根雪糕,天太热了。”

    中信知道,每场电影开演,工会都会安排人推着小推车,冬卖零食,夏卖冷饮。

    刘姨明白中信的意思,先声拒绝:“我牙不好,吃冷东西会疼。”

    萧逸为人真的挺实在,他买了两根雪糕回来,撕开了皮儿,倒着递给中信。

    中信接过雪糕,起身与刘姨道谢、道别后,便拉上萧逸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