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六十五章仇鸾(二)

第六十五章仇鸾(二)

    王铮默默的捡起了奏折,仔细的看了一眼,沉默了半响之后才感慨的说到“唐大人跟我的路数如出一辙,不讲证据,光凭嘴说”

    光凭嘴说的唐院是小小的七品,本来跟所有地方上的言官是一样的,从来都是诺诺的不敢多说,毕竟前辈就死在他的眼前,头身分离,一腔子的热血全都喷在了他的身上,给谁,谁不腿软呀。

    而是事后,武官们竟然一点责罚也没有,据说的,妄议军政,活该。

    所以谁还敢在多言一句,还都是老老实实的混饭吃吧,能在大明朝混上饭吃,不用干活,也是不容易的。

    如果鞑靼的兵,没有闯进他们的镇子上,没有举刀弄死了他全家上下二十六口人,连他嗷嗷待哺的儿子都没有放的过,他也不能这样豁上命的就上了。

    他愿意抛头颅,愿意洒热血,这世道,说话的人这么多,说十遍不行,就说一百遍,说一百遍不能就说一千遍,总有人会听见,总有人会看见,总有人会知道,而陛下也总有一天会知道。

    他相信他就是死,也会有后人来继承。

    所以就有了这么一出。

    靳望在看到奏折的第一瞬间,就想起了王铮,这绝对是他们家一个风格的,而且当年杨继盛就是因为这样的弹劾,自己才丢掉了性命。

    “王大人家学宣扬的挺远的呀”靳督主不阴不阳的笑道。

    王铮随口回到“靳督主不可能不知道,我可是孤儿呢,从小浪荡着长大,时常狗嘴里夺食,有的什么家学,真是笑话了”

    靳督主难得的没有回话。

    王铮也沉默了起来,这份奏折一上,谁也控制不了局势的发展,等,都在等一个契机。

    六日以后,王淮大捷,仇鸾于王淮全歼鞑靼六万士兵,此鞑靼主帅还是王子一名,落马被斩,头颅都被带回了京来。

    仇鸾回来的当天正好是王铮禁足结束上朝的当天,听闻了此大劫,心中一惊,这是所有的人等待的契机,一个月之内可论生死,唐院必死无疑了。

    妄议军政,构陷主帅,如此大捷,在大明朝,足可以载入史册,唐院没有翻身的余地。

    定是朝中有人提前的通风报信,所以才有此大捷,以往鞑靼抢大明朝的,用这些来还也不足以吧。

    此事件最可疑之处在于,以往是没有王子带兵的先例的,而这位被斩落的王子恰是鞑靼最不受宠的王子,其娘亲是最低贱的婢女,是鞑靼王,酒后乱性,一时间的产物,儿子生下来了,也还是个婢女,鞑靼王的儿子太多,优秀的也太多,哪里还在乎这一个。

    所以明摆的就是来送命的。

    朝中有人看的清,有人看不清,陛下最高兴,给仇鸾的上赏赐,一车又一车,向来以抠搜著名的皇帝陛下,这次大方出了天际。

    王铮的脸随着陛下的赏赐,一句比一句阴沉。

    仇鸾有多大的赏赐,唐院就要有多大的惩罚。

    所以千里迢迢被押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人样。

    王铮是通过靳望知道了唐院这作死一奏的具体的原因,唐院以其大无畏的精神,一来就见识了昭狱的风采。

    靳望晚上来,已经走溜了脚,每每深夜,后来王铮都自己开了窗等着。

    “要去昭狱,见人吗?”

    “靳督主,开什么玩笑,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靳望坐在窗台上,双脚都晃荡在外面,无语的望着头上的月亮。

    王铮又继续的说到“靳督主三番五次的前来,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事情?,是想让我救唐院吗?靳督主跟唐院是什么关系?”

    靳望头也不回的说到:“没有关系,人也救不了了,就当去陪杨继盛了,我是来告诉你,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你要是想看风骨,就去昭狱道个别,别的心思还是不要生了”

    王铮长叹了一口气“我还能有什么样的心思”一下子就躺在了床上,拉着被子蒙住了自己的脸“我睡觉的时间到了,靳督主请回吧”

    靳督主是一步三回头的走了,王铮,在床上辗转反侧,甚至大半夜的起来,拍出了柳笙跟张勉,。

    “不是,有什么急事呀?”

    “明天说不行吗?”

    两个人打着呵欠,磨磨唧唧的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

    王铮十分认真的说到“从今天开始,你们搬出去,跟我没有任何的关系,不认识我,自己制作香膏,自己卖”说着还把自己连夜整理的秘方,放在了桌子上推了过去,“拿着这个现在就走,要是没有地方睡得话,就去客栈,现在马上”

    “发生什么事情了?怎么了?到底要干什么,我们不走,有什么事大家一起商量着来呀”

    “我们不走,不要妄图敢我们走,就是死,也没有关系”

    王铮十分得无奈“快走,你们替我在这里挣钱,我还得留着命花呢,谁说要死,我不死!”

    鉴于王大人得执着,柳笙跟张勉,实在没有办法,就连夜搬了出去。

    人走以后,王铮又趁夜去了郊外,城门是关着的,王铮还是爬了城墙根的狗洞出去的,跪在了先生的面前,认认真真的磕了几个响头。

    先生默默的问道“家仇不报了?”

    王铮红着眼眶“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活人比死人更重要”

    先生默默的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早朝之后,王大人未得圣上召见,就径自的去了后宫,一路持赌博迎来的陛下的串珠,谁也不敢阻拦,就像是要去救陆乘风的时候是一样的。

    直接的就跪在了门外“罪臣王铮,有本启奏”

    陛下莫名其妙的看了看身边的靳望“谁又得罪他了?”

    靳望的眉毛不自主的跳了好几下“臣不知”

    陛下又道“让他进来回话吧”

    没等着靳望传话,王铮还是跪在门外“臣就跪在这里说”

    陛下十分的无奈,觉得自己甚是个明君,还能容忍这样的臣子真是了不起,于是开口说到“说吧”

    此后便听见了,估计是这一辈自都没有听到的作死的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