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九十一章仇鸾(二十六)

第九十一章仇鸾(二十六)

    “反攻!给朕打他娘的去!”

    丁尚书此人,能任兵部尚书,大概都是和仇大将军一样,得了祖宗的荫蔽,陛下把全面反攻的大盘全都交给了他。

    但是丁尚书此人,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本事。

    于是反攻之前,还是去见了王淮战役中,头号得功臣。

    倚着仇大将军得名声,两个人强强联合,应该还是可以得。

    仇大将军本也是反攻大部队中得一员,也一心的忐忑,别反着反着,再把自己反里面去了,正巧了丁尚书前来。

    于是两个人一合计——还是等等。

    仇大将军是这样的对着丁尚书解释的,“如果发动反攻就有失败的可能,如过是边境战败,还可以假冒胜仗,但是天子脚下,战败就会被陛下知道,陛下知道了,咱们可就没有好果子吃了,不若咱们先拖延拖延,就说正在准备,挑好的时机,等着鞑靼们抢够了就走了,咱们就不用负任何的责任”

    丁尚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然能做到尚书这个位子上的还是得又一定的智慧的,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还是知道不停皇帝的话下场的,到时候皇帝追究起来,菜市口恐怕就是他的归宿了。

    但是仇大将军打着包票的保证“你放心,我们又不是不打,只是还没有来的及,陛下会体谅我们的”

    于是乎丁尚书将信将疑的离开了。

    离开之后,怎么想都害怕,又转身去了严大人的府邸。

    严首辅此人在丁尚书的眼中,向来是大私无功,对朝堂之事置若罔闻,可是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总觉得仇大将军不太靠谱。

    严大首辅也就凑合着用吧。

    当然丁尚书还是低估了严首辅的,严首辅在面对跟立即利益相关的事情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坐视不理的,不过吗,这个吗?

    首辅大人在知道了尚书的来意之后,默默的呷了一口茶水“本官,虽是首辅,可是带兵打仗倒是不如有战功的将军,尚书您还是自己考虑吧”

    于是丁尚书踌躇满志的走了,看来仇大将军说的还是对的。

    于是乎在之后的几天里,城外的鞑子们肆意的烧杀抢掠,城内的士兵们没有任何的动静,大部分的着了急得也只能站在城墙上面观看。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奇观,城墙上满满得士兵,虎视眈眈,成外面得鞑子们肆无忌惮,该干啥就干啥,就跟挑衅似得。

    觉得风向不对得王铮,到底是跟着上了城门,这一看肝胆俱裂。

    适逢鞑子们抢够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大量得珠宝,粮食,和牲畜。如此扬长要离去。

    王铮一只信鸽就飞到了陆乘风得军营里“但求拼死一战,王铮愿负全责!”

    鞑子们万万没有想到得是,就在要大摇大摆得离开得时候,镇北大将军陆乘风,旌旗猎猎得就来了。

    一阵战鼓锤,早就磨刀霍霍得,原来在大同在凉县得精兵们,持刀持剑得就冲了过来,这些早就经过了血与火得洗礼得士兵们,可不是京城里得那些子弟兵,一个个都跟鞑子们有着累世得血仇,此刻不报更待何时。

    鞑子们本以为满载而归,又舍不得珠宝,又疲于奔命,根本就举不起长刀,于是就跟被狼群追赶得羔羊一样,一路兵荒马乱,屁滚尿流,要不是仗着马好,连跑出大明得可能性都没有。

    镇北大将军陆乘风,在未得到兵部调令下,亲率六万精兵,一路提着鞑靼得屁股,将他们踢会了老家,甚至一鼓作气得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并横兵于连绵得山脉之处,放下冲天豪言“但凡在踏进我大明一步,管教你尸首全无!”

    此一役,陆将军威风凛凛。天下百姓莫不拍手称快。

    可皇城里陛下,却怒了天威!

    “城内士兵为何龟缩不战!”要不是陆乘风还有点骨气,大明脸就丢光了!

    丁尚书呐呐不肯言。

    陛下一怒之下将他关进了昭狱,并令锦衣卫好好得审审。

    就在此情况下,在昭狱内得丁尚书不断得接到了来自仇大将军得提示“坚持坚持,挺住了就有办法!”

    于是昭狱得十八般武器丁尚书都有骨头挺住,因为觉得还有机会。

    且说横兵之后得陆乘风,卸甲胄顶戴,布衣回来,直跪于大殿之外“臣,无旨而军行,败坏军规,死罪!”

    都说将在外,军令而有所不受,可是这就在皇城得底下,就在陛下得眼前,往大了说,私自调动军队,等同于大逆谋反!

    所以王铮才传信,自己但求一战,自己愿担全责,毕竟满大明成千上万的百姓们都在看着呢,

    此次若让鞑子们大摇大摆而去,大明还有何威望,陛下还有何威望!不能保护江山,不能保护百姓的朝廷,终将会让百姓们失望,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就摆在那里,你到是看一眼呐!

    天下无数的莘莘学子们,念过那么的史书,所以历史就教会了他们,从来人类从来都不能从历史中学到什么东西?

    陆乘风,发兵之前,王铮的传信纸条就烧的一干二净,就是没有王铮,他陆乘风也看不得,鞑子们横行在大明,他要对的起这个将军的职位,不说百姓不说家国,只论自己。

    陆尚书得此之后,家里的仆人们都跪在了地上“老爷,老爷,救救少爷吧,少爷是大明的功臣,死不得呀!”

    可是陆尚书垂了双眸,在大明就没有死不得的人!

    陛下在后宫之中,充耳不闻,任由着人跪着,不说死,也不说放。

    靳望在旁一语不发的伺候着。

    满朝上下没有一人敢为镇北将军耳语一句,除了王铮,又除了王铮。

    王大人这次学聪明了,胸前绑了块钢板,就去见了陛下,同陆乘风一样,跪再了殿外。

    还没有张口,宫里的小太监们,就摆起了局“我赌王大人能救的了陆将军”

    “我赌陆将军,必死无疑,你没看他爹都不出声吗?”

    于是赌局,还五五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