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一百二十三章疑点(六)

第一百二十三章疑点(六)

    阿宝连忙的解释,“并不督主大人说烦,是王大人说烦。”

    陛下一手的药丸儿搓得歪七扭八的,就摔在了阿宝的眼前“能有朕烦吗。你就告诉王铮。朕在给他三天时间查不出来,朕就把他填到要炉子里面。看能不能给他练一个火眼金睛。”

    阿宝匆匆的又回来了,一个字也不敢少的转述给了王铮大人。谁知道王筝大人一丁点儿都不害怕。撇了撇嘴角继续的对着阿宝说道,

    “麻烦公公回去回禀陛下。三天以后王铮要是能将凶手找出来,陛下可要赏几个药丸儿给微臣尝一尝。”

    陛下在听完了阿宝的回复以后,沉默的站在了原地脸色阴晴难辨了很久,原来王铮在这里等着他呢,怪不得这几天案情没有任何的进展,原来是是想提前的得到甜头呢。

    于是,默默的蹲下了身,亲自地捡起了,刚才自己搓得不成样子的药丸儿。放到了锦盒里面。甚至亲自的拉过了阿宝的手放到阿宝的手上,“来来来,把这个拿去给王铮,告诉他就是定金”。

    这明明是陛下炼失败了的药丸儿,这明明是陛下连一眼都不想看的药丸儿,王大人要是想不开吃了的话,说不定马上就能升天,直接去面见神仙了。

    但是陛下之令莫敢不从。于是拿着药丸儿,全都去送给了王大人。

    王大人万万没有想到陛下现在就把药儿给他,连靳望在后面眼光都十分惊疑,这时候便听见阿宝在后面提醒道。“督主大人这几日没有回,宫陛下大炉里的火侯有些作妖。”

    剩下的也不敢说了。靳望十分的了然。看了看王铮盒子里的药丸。连个圆形都搓不出来。三角儿的正方的,甚至还有身上搓的灰柳柳儿一样。

    当然,王大人也十分的震惊。盒子嗖的一下就盖上了,万万没有想到,这就是陛下的手艺陛下。

    常年如一日地躲在后宫之中,准备成仙。王铮,是想着如果陛下要是用这种药丸儿准备给自己成仙的话。怪不得没有什么进展,要是他是神仙的话,要是他是天道的话,也看不起这样的阵容,天子这手艺简直差得没眼看。

    陛下就算没吃过猪肉,也该见过猪跑吧,哪家倒是练的仙丹不都是圆不溜丢的,唯独陛下这样的奇形怪异的。

    于是回头望望靳督主,靳督主立马离开他老远。很明显的撇清了关系,甚至就巴不得赶紧的说,这可不是他的。

    王大人的药丸儿沉默的揣在了袖子里面。

    今天是第三天了。医书里面所写。人有三天极限。一直闭不上眼睛,会受到极大的伤害,王铮,这也是第一次试。所以特地来验收成果。

    其实在第二天的下午的时候就有锦衣卫三翻两次的来请。

    可是王大人不愿意来,说是再等等,再等等,时间异常越长,可能效果越好。

    于是就一直等到了第三天的下午,王大人好整以暇地坐在凳子上,看着这些个工匠们鼻涕一把泪一把。

    “大人大人,我们招,我们全都招。大人我们真的没有骗您,最先开始跟您说的都是这个昆仑奴的想法,他逼迫我们。我们也只能装作看不见,我们要是不服从的话。都会死的,都会死的,哪怕不是死在荣亲王府,出了门儿也不能活几日。而且这个印记都是昆仑奴给我们印上的。当然,不信的话,去他住的地方再翻一番,哪怕是掘地三尺呢,也许就可能翻出他给我们印记的工具了。大人我们读孔孟之道完全是因为我们出生在孔孟之乡。我们这些人全都是从一个地方来的。我们那里孩子们都读书。每每户人家都需要上书房。不管清贫的还是富有的,老师都会教你念几句三字经。识几个字是没有问题的,不信您可以去孔孟之乡看一看哪。当街揪几个孩童问一问。看看他们哪几个是不是就能出口成章。”

    王某人奇怪地看了一看旁边的卫风。卫风沉默的点头,着实这些人都出自同一个地方,但是,当时锦衣卫查出来的时候,也觉得有疑,还特地走访了他们的故乡,发现这些人并没有特殊的联系,所以也就没有报告给王铮。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到站了出来,却原来并不是有什么同盟的关系。

    这时候,只见王大人笑着倚在椅子上面,甚至还翘起了二郎腿儿,

    “你们是不是当本官傻,一个昆仑奴大字不识一个,画都画不明白,是怎么逼迫你们的。来来来,跟本官讲一讲。一个一个的讲。其余的人都拖出去,每个人把过程讲一遍。但凡有一个错字的就一天不准睡觉,两个错字的两天不准睡觉。如果你们都讲的不一样,那么你们都不用睡觉,就一直这样,大生在抬两桶安眠药来”

    大声应声而去。工匠们就哭得更厉害了。不停的在地上磕头,“大人,大人,这昆仑奴其实是识字的,昆仑奴是识字的,他给我们写字条儿的不信的话,您再仔细查查吧。”

    王大人“字条儿呢”。

    “每次写完字条,我们收到之后看完就烧了的,昆仑奴说不让我们留下证据的”。

    王铮看了看昆仑奴还挺有脑袋的。当年仇大将军就是因为被人送出去了把柄,所以才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也不知道大家为什么都有这个爱好,看看人家外国友人多聪明啊。

    此时的昆仑奴怒目圆睁,或者说是让棍儿撑着眼皮实在也闭不了。比着那些个又求饶又磕头的工匠们,倒是显得有骨气多了。

    一点儿都不像王铮刚见到他时候的样子。刚进门儿的时候,那些工匠们就疯狂的指正昆仑奴。王大人没有相信查来查去,到最后还是这个结果。

    “那你们知道昆仑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大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还有什么结果呀,他在荣亲王府受到了这般的待遇,连话都不能说了,不报复我们大明才是怪事啊。”

    后来审案结果程给了陛下,陛下万万没有想到一群小人物差点儿要了整个朝廷的命,差点儿结束了,他们大明的命运。

    自此昆仑奴立法便提上了议程。日后昆仑奴的地位,只能越来越低。再也不会成为大家争相炫耀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