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一百三十九章摘星辰(七)

第一百三十九章摘星辰(七)

    因为吏部的人,只吃饭不干活儿。王大人甚是无奈,只能亲自操刀。

    所有的章程都需要自己拟定。甚至,为了怕陛下还有什么忌讳,偷偷的派人询问了靳望。

    靳督主,这两日心情一直不大好。谁跟他说话也不搭理。就连陛下也不例外。

    陛下莫名其妙。“阿旺你这几日到底怎么了”。

    靳望不语,默默地烧着火。

    甚至将身子转了过去,不搭理人。

    “阿旺你到底怎么了。来说给朕听听,谁又欺负咱们东厂的督主了,谁这么大的胆子”。

    靳望默默地回过头来“陛下,昨日,王铮,派人来询问我,陛下有没有什么禁忌,他要给摘星楼拟定章程。”

    “怎么了,拟定章程哪里得罪你了”。

    “陛下,他派的人来一副小人嘴脸。现在满朝文武百官都知道,这摘星楼不光是陛下与太子能登得,上就连王铮也跟着上去了,为此他在我面前炫耀了好长时间,微臣,心里甚是不忿。”

    “那没有办法太后娘娘亲自下的懿旨。本来朕要带太子前去。已经惹到太后娘娘心生不满。如今要是再驳了她的懿旨,恐怕老太太在后宫之内得气的发疯。咱们大名还是百善孝为先呐”。

    靳望听完不说话,继续低着头摆弄着眼前的炉火,炉子里面的丹药,因为火候的不均匀,等到出来的时候,颜色都深浅不一。

    陛下连药丸儿都搓不成,便叫来了蓝道长。

    可是蓝道长,纵是有通天的手段,也不能把因为火候不均匀的药丸儿搓好。

    “陛下,草民,这个就没有办法了,要不然您让靳督主在为您烧一次”。

    第一次靳望烧的成不了丸儿,第二次进靳望的还是成不了丸儿,第三次陛下都不敢让靳望在烧火了。

    “来来来,我自己来”。

    可是陛下比之于常人,更加的四体不勤。

    于是,出了药炉的成果比靳望的还要惨不忍睹,这些年陛下一直在后宫之中求仙问药,所应物品皆经过靳望的手。

    陛下心疼自己的药丸儿,这些个上好的药材,一摞一摞的浪费的进去,到后来什么事也成不了,于是,只得叹着气的说道,

    “好好好,让阿旺也跟着我们一起去行了吧,咱们四个人一起去摘星楼。这下子不赌气了吧”。

    靳望这才心满意足,果不然下一波的药丸儿出来的成色就很好。

    陛下无奈“都多大了,还跟别人置气”。

    可是靳望不管哪。置气就置气,反正反正能上摘星楼就好。

    陛下禁忌的事情,一应俱全的写给了王铮,什么走路先抬哪一只脚哇。说话的时候爱在哪一个地方停顿呢。

    陛下,这一次上摘星楼可不光光是为了聆听天意的。这些年严大首府在陛下面前得宠甚深。全都是因为有一个好儿子,写的一手好青词。

    青词之玄幻深奥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听得懂的,陛下最喜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如今登摘星楼对神仙耳语,想必也少不了,严大首辅父子的青词了。

    朝臣不知,陛下也不知,其实写青词,王大人也是很拿手的。只不过是从未展露在人前罢了。

    如今既应太后娘娘守护好太子殿下,跟着陛下一同踏摘星楼,想必是惹陛下不快。

    王铮总得拿出点儿看门儿的绝活儿。像陛下来印证,自己有绝对的实力。守护在太子殿下的身边,同他一起登上摘星楼。

    所以拟订章程,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只要陛下高兴了,走路的时候,愿先迈左脚就先迈左脚,愿意先迈右脚就先迈右脚。

    陛下不高兴了,你怎么顺着他的心意也都不管用,所以王大人就把具体拟定章程的事情交给了礼部的众人。

    礼部的人,万分的惊讶,纷纷的抬头祈求了王大人,

    王大人给我们一条活路吧。

    王大人咱们礼部的事情不向来都是您说了算的嘛,我们哪敢插手啊。

    王大人,我们对陛下并不熟悉。

    王大人,王大人一个一个口口声声喊着王大人。

    可是王大人怒目而视,“想要我干也可以。这两个月的俸银就直接送到我府上吧。”

    于是,众人默默地闭嘴,不语,老老实实地干起活儿来。

    而王大人在家,彻夜不眠。青词写了一篇又一篇。

    此次的上摘星楼与神仙耳语,是陛下自求仙问药以来的第一次。必当万分重视。

    所以措辞格外谨慎,写的自己都晕晕乎乎。

    夜半的时候窗子被打开。王大人还在埋首伏案。

    靳望从窗子里面跳了进来。“哟哟哟,王大人这深更半夜了,还在给陛下拟定章程吗。”

    王大人头也不抬靳望写好的青词直接的抬到了靳望着眼前,“你看看。”

    靳望小时候就在陛下眼前伴读。跟那些个没念过书的太监可不一样。

    粗略的看了一眼之后便觉得十分惊艳。“这……出自你之手?”。

    “你不正看着我写着呢吗,还没写完。需要再精简一些,时间长了,怕陛下不太耐烦”。

    “早知道,你会写青词。又何须来,那一出一出。严大首辅家的青词已经交上去了。陛下看了之后十分满意,不过我观你这青词,竟比严嵩更胜一筹。好好润一下色。估计此摘星楼之青词就非你莫属了。”

    “那是,我藏着这么多年。就是为了保命用的”。

    “过些日子我将同你们一起登摘星楼。万事记得需要看我眼色行事,莫不可莽撞大意”。

    王铮十分的惊讶,“你是用什么办法同我们一起登摘星楼的”

    “这你就不用管了”。

    吏部尚书筹建摘星楼一事。不光是满朝文武,全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了,眼巴巴的看着这摘星楼。到底最后能建成个什么样子。

    如果陛下得天神垂怜,恐怕将要举国欢庆。

    陆乘风,远在边疆却快马加鞭写信而来。信纸的交到王铮的手中。

    “我父亲是个傻子,诸多事情考虑不全。希望你能够念在我的面子上。让摘星楼平安的建成。让我尚书府能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