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一百九十三章王翦(三)

第一百九十三章王翦(三)

    “你,你,你……”。阿娜莎一听。这个傻子为什么不跟自己同一个口径,如若不是鲛人珠怎么可能叫那些毒虫退避三舍。

    “所以身上到底藏了什么东西。如何将那些毒虫退避三舍”

    就连阿娜莎都站在了那些巫苗中间,突然间跟王铮站成了对立面。

    彼时王中的身边只剩下了一个车夫,车夫战战兢兢,“王大人,这次咱们能活着回去吗,阿娜莎好像是反水了”。

    “我身上有朝廷二品大员的令牌。不信的话,你们自己拿去看”

    彼时见一个苗女,伸着手就朝王峥走来。刚想要摸上王峥的胸口,谁知道王铮却踢了踢自己脚上的鞋子。鞋子一脚被踢到很远,哐啷一声靴子里面掉出了一块令牌。

    朝廷二品大员的象征,就这样凛然地落在了众人的眼前,谁也不敢伸手去拿。

    藏在靴子里这么长时间。这位如果是真的大人,是不是也能算是对朝廷的大不敬了。

    车夫都没有脸看,哪位大人下来边疆视察的时候,不将这样的令牌奉若上宾,时时刻刻的挂在身上。好让别人知晓自己的地位,可是唯独这位大人藏在靴子里,这一路山一程水一程的也不怕硌脚。

    眼见着众人不肯伸手去拿。是那位老巫女拄着拐棍儿蹲了下来。拾起了地上的令牌,反复的看了好几遍。

    最后,脸上看不清神情的递到了旁边人的手中。“我有点儿老眼昏花了,你来认认这上面是什么字”。

    王铮一时间的绝倒。看来阿娜莎想要让巫苗受教化,果不然是应该立刻提上议程,这是不识字啊。

    旁边的人传阅了一个又一个。大家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表现的自己,没有文化。

    可是到底不能够乱承认别人的身份,于是几乎是整个围着的人都看了个遍。

    老巫女也觉得面上没有光。拐棍儿杵了出身边的人,“还不快去把先生请来”。

    所谓的先生便是教巫苗之人念书的人。山羊胡子一大把颤颤巍巍而来。

    王铮都怀疑他比老巫女的岁数还要大,能不能看清这令牌上的蝇头小楷,都得另说。

    谁知道这令牌在这老先生手中,翻来覆去好几遍。本来还用着别人扶着颤颤巍巍,一下子就甩开了众人。

    双手捧着令牌,递到王铮的眼前,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小人王翦,见过大人”。

    说的是如此纯正的中原话。王铮听得明明白白。王翦二字,与王征同性。此年龄已过耄耋。

    可在王铮心里,突然间翻出了滔天骇浪。

    “你是巫苗之人”。

    “不是”。

    “什么时候来的”

    “20年前”

    “所为何来”。

    “尚书府被屠,小人走投无路。千里迢迢赶来苗疆。我娘乃巫苗之人。巫苗也是我半个家,所以前来投奔的”。

    王翦一字一句答得清清楚楚。王筝友问的明明白白。

    众人见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也算是核实了王铮的身份。

    “老朽不知大人,大驾光临,请恕老朽有眼无珠,老朽在这里携巫苗之人,恭迎大人,来我巫苗视察”

    老巫女恭恭敬敬,整个巫苗一时间异彩纷呈。脸上变幻做什么样表情的都有。

    王铮没空理会大家的各种心思,默默地扶起了眼前的老人。

    20年前,礼部尚书家的王翦。他们家的老管家王翦,王铮是骑在他的脖子上长大的。

    小时候在家中并未听说老管家和巫苗有什么牵扯。老管家经常在家中给王铮编一些蚱蜢,蝴蝶。

    跟她说,远处世外还有好风光。原来是思念幼时的家乡。

    还以为整个尚书府一个人都不剩了呢,前些日子,捡了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回来。没想到没过几个月还能再捡回一个管家回来。

    尽管哥哥姐姐的身份不能现在的就被明确。可是王峥明明是认识眼前的老管家的,尽管他须发已经洁白。

    慢慢的扶起了王翦。脸上辩不出什么神情。声音略微紧涩的说道。“尚书府被屠一事,天下人皆知。怎么就全府上下百十口人全都死于屠刀之下,您就活了呢,巫苗这把您保护的很好啊。还是说是您里应外合,联系了这些巫苗的人屠戮了当年的尚书府”。

    “不不,不,不是”,老管家慌忙的摆手

    “启禀大人,王翦乃尚书府之管家,在尚书府勤勤恳恳了几十年。尚书大人与夫人待我很好。我自14岁被卖入尚书大人的家中。就再也没有侍奉过二主。尚书府,一夜之间惨遭屠戮,着实不假。可当时我确实不在呀。王大人,您这一程来巫苗也可能知晓。巫苗之人,很少有能够出去的。我娘当年也是因为被外人蛊惑。携着还年幼的,我逃出了巫苗。此后,再也没能回去。后来谁知道蛊惑我娘的人,是个负心汉,抛弃了我们母子两个。我娘生活无以为继便把我卖在了尚书府。王大人,那时候还不是尚书。我是一路跟着大人,走到了那一步啊。出事的前些日子刚跟尚书大人,拿了些银钱。去埋葬我娘,可万万没有想到我娘的身后事还没有办完。就听闻了尚书府一事,等我回去之后,尚书府真的什么也没有剩了呀。我也想帮忙查清楚事情的真相,毕竟尚书大人对我着实如同再造恩人一般。可奈何人微言轻,还惨遭追杀。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这才一路奔回了巫苗。若不是我娘当然是被人拐骗出去巫苗,如今现在也没有我的落脚之地啊。可怜我尚书府,那么年幼的一个小姐,到如今,生死也不知晓。尚书府,后继无人,再也没有人给我府上,伸冤了呀”。

    此屠戮一事,潦草被埋没20年。朝堂之上,再也不会有人提及。

    皇帝陛下都换了一茬新的,谁还能记得住先皇朝中兢兢业业的老上书呢。

    王翦说的老泪纵横,回忆起峥嵘往事,一时之间控制不住。竟似连站都站不稳了。

    “王大人真的是朝中二品大员。咱们都是同一个姓氏。往前数几代,说不定还能沾点儿亲带点儿故。您可知晓这么多年以来,究竟有没有露出一丁点儿的风声。我们家大人到底是得罪了谁,以致于被灭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