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二百五十三章陛下钦赐(三)

第二百五十三章陛下钦赐(三)

    “实在不行的话,哪怕您把那腐尸化骨水,赏给我们,我们都愿意。挫骨扬灰,我们也愿意。只要不把我们送到畜牲的嘴下,叫我们做什么,我们都是愿意的”。

    “这时候,想起了什么都愿意了,讲故事的那会儿怎么没想啊,骗我的时候怎么没想啊。你们现在嘴里没有一句实话,我也不认为还能对我再说出什么事情。既然你们不想给小筝儿报仇,我这个外人又何必作践自己呢。总归尚书府,那都是十几20几年的事情了。查不查的出来,陛下也不会把我怎么样。我们锦衣卫与东厂啊,最善于罗织罪名,构陷朝臣。别嚷嚷着,你们在这里多无辜。把你们喂了畜生之后,巫苗也会一个都不剩,你们信不信。本来就是不怎么受教化的地方,也没有为朝廷做多大贡献。陛下还巴不得,你们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出现在他的眼前呢。靳督主咱们走吧。剩下的事儿就交给缇骑们办吧”。

    说着王铮就站了起来。走的时候略微的踉跄了一下。

    靳望背在身后的手,到底还是没有忍得住,虚扶了一把。出门儿的时候,王争扯着嘴的笑道,

    “这世事多虚妄,人心多波诡,师傅说,莫与巫蛊争锋,现在我才能够明白一二。怎么嘴里就一句实话,也没有呢。”

    明月自己说他把男子推进了蛊屋。说是石崇丽许以重金,让那男子背叛了他。老头儿非说是,石崇丽弄死的男子,明月把他救了出来。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反正,从他们嘴里没有一句实话。

    甚至王铮,默默地揉揉自己的额头。“这些人,果然比咱们中原的人还难搞。靳督主自己先顶顶吧。我回去缕缕”。

    王大人是步行过来的,连一乘轿子都没有坐。走的时候也是这般的两袖清风,连缇骑都不用去送。

    头上戴着个大兜帽,人一走,风一扬。兜帽层叠的面纱,就往后飘起。

    彼时,王大人的身形,连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都不如。佝偻的像个老头子一般。

    到底是靳望不忍心吩咐了缇骑们,抬了一乘轿子来。王大人拼命的摆手,示意不用,可到最后还是被缇骑们掺上了轿子。

    看着王大人上轿子的时候,缇骑们都心有戚戚然,王大人身体这般的孱弱,可是靳督主却威风不减当年。到底最后是谁受罪。不言而喻呀。

    王铮却没有心思想其他,轿子晃晃悠悠的到了家门口儿。被张勉与柳笙搀扶下来。

    听了老头的一顿护佑,原来如意跟孙青雪,还真有问题,这会儿感觉有点儿头昏眼花,胃里翻涌的厉害

    好在家里的人十分上道,人还没落座呢,热乎茶水就上了桌儿。灌了一肚子肚子之后,王铮才略微的清醒。

    刚想,找个地方清静,一会儿捋顺捋顺,这从头到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可万万没有想到,昨天被请出府去的卫镇抚使。再次的站到了门口儿。

    站得那般的比直,像是一根刺戳在天地之间一样。还莫名让人觉得委屈的慌。

    王铮就倚在那树底下,摇椅吱呀吱呀地作响,那是她没有去边疆时候最常躺的地方。如今怎么觉得躺着都不舒适了。

    “不知道,卫镇抚使,此次前来又有何见教啊。”

    见王铮开了口,卫风才默默地走了进来。甚至还把身后的门关上。

    张勉与柳笙此时在后院儿,也不知道捣鼓什么,反正附近都没有人。

    只见卫风轻轻地蹲在了摇椅那里。声音稍微有些发涩的对着王铮说道。

    “靳督主为人想必你也清楚。我今日起来问你一句,你可是真心喜欢他。”

    王铮一点儿也不知道卫风在执着的什么。觉得额头的青筋稍微的有点儿想蹦起来,于是默默地拿手按住。

    “卫兄啊。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究竟所谓何事。堂堂七尺男儿,痛痛快快的说出来不好吗”。

    彼时见卫风呐呐道“我,我……”缓了半天,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甚至握紧了拳头,嗖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倚着绝对俯视的姿态,对着王铮说道。“陛下送靳督主给你……”

    “是啊,陛下,将我送给了王大人,满朝文武百官,无一不知,无一不晓,甚至街头巷尾还在传唱着,怎么,卫镇抚使对陛下这一抉择,深感怀疑。可是镇抚使大人,你可别忘了。钱是陛下给的,事儿是陛下办的。你再怎么不愿意,再怎么来讨扰王铮,也于事无补”。

    卫风的话还没有说完呢。王铮家的大门儿,就被一脚踹开了。森凉的站在门口儿,说着一番诛心的话,只把卫镇抚使想说的话全都堵在了口中。

    听见这哐当的一声,张勉从后院儿是拔刀就出来了。前些日子王铮与靳望都不在京中,可是,靳望请来的那些个高手们,可没停止对张勉的摧残。

    以至于真的像靳望所说的那样,张冕根骨清奇,确实是把子练武的好料。

    现在飞檐走壁都不在话下了。儿时少年江湖热血梦,一下子都一在了胸口。“谁敢来我们王府造次”。

    比时见靳督主,就那样撩袍站在了门口儿。

    张勉与柳笙一下子就退了出去。

    “这都算是什么事儿啊”。

    两个人在后院嘀嘀咕咕。

    “莫非是为卫镇抚使也看上了咱们家大人,要与靳督主相争一二。”

    “按说,不应该呀。卫镇抚使长得好,家世好,前途好。家里的门槛儿,都要被那些个名门望族踏平了。怎么也好这男风”

    “那要是不好男风的话。怎么可能到现在也不成亲”。

    “那也不能好上咱们家大人哪。你看看咱们家大人现在那个样子。你这也能下得下去手吗”。

    两个人声音不大不小,可偏偏都能叫习武之人,听了进去。

    哪怕是王铮这样不习武的,也能顺着风听上一两嘴。

    “啧啧啧,卫镇抚使你可听见了。没想到,你还真的是这般的心思啊。罢了,罢了,这个机会我让给你。等今日我就回去为王大人这里,送上两盏高高挂的大红灯笼。送上一卷红绸。这虽然好男风,不为家里人所接受,但是我诚心地恭祝你呀。也当给你们两个布置洞房了,回头儿啦,我在跟陛下说一说,陛下是这天底下最通情达理的君主,说不定给你赐下一纸婚书,就能够让你如愿以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