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嘉靖元年 » 第二百七十四章兵哗(三)

第二百七十四章兵哗(三)

    彼时见还跪在的地上的王铮,抬着脸,不惧所有人的目光,认真的对着陛下说到“陛下,臣要求即刻处死张文,只因为,身为他朝中重臣,肩负陛下希望,却有愧天恩,四千士兵,死于自己的战土,战役有剩有负,臣也不予置评,可两万陛下的子民,安抚不住情绪,却说是兵哗,若这两万真的是狼士兵,陛下,臣听闻,狼士兵是比鞑靼铁骑,更厉害的存在,想当年咱们皇城……”王铮这话还没有说完呢,陛下就一下想起了想起了当年,皇城被围的时候,一下子就变了脸色。

    王铮趁热打铁“所以陛下,臣请,即可处死张文。”

    陛下默默到“兵部与内阁,给朕选一个将领出来,让他去浙江上任,且亲自去处死张文。”甚至还和颜悦色的对着王铮说道“朕看你这身子骨越发的薄弱了,快起来吧,别跪着了。”

    王铮这才肯站了起来,默默的退到了一旁,一语不发。

    这大明的将领,能打仗的,全都镇守边关去了,与陆乘风,一溜,压制住了虎视眈眈的鞑靼。

    要不然唐院也不能升的那么快,可惜就这么一个好苗子,也死了。

    于是提出了一百个人选,陛下也都没有同意。

    臣子们夜久只能呐呐了。

    陛下看着他们一百脚也踢不出一个屁的来的样子就生气,手里的拂尘,就着急抽过去。

    彼时见一个大臣突然间福至心灵“陛下,臣还有一个人选,保您满意”

    “哦,谁?说来听听?”

    “是……是礼部尚书,王铮王大人,陛下您想想,番蛮剿匪,大同保卫战,皇城保卫战,王大人智计百出,功劳赫赫,不输任何一方将领,着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呀”

    诚然,陛下也觉得挺合适,可是他刚才说过,王铮越发的孱弱,这就要派人去打仗,这有损他盛名天子的威名。

    于是……于是“你给朕,闭嘴!”陛下恼羞成怒“我堂堂大明,除了一个王铮就没有别人了吗!”

    真……真没有。

    可是谁都不敢说。

    王铮大人是大明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用的太顺手,也有不好的地方,若大一个朝廷的铺子,不能就一个人干活呀。

    可着一个人的造,这可还行。

    默默站在角落里的王铮,不肯说话,可却身子笔直,笔挺的厉害,像一根不服输的刺。

    见这个样子,靳望就害怕。

    果不然,还没有一个呼吸的瞬间,就又见王铮,突的站了出来。

    “王大人府中的药,用完了,也不用这个时候跟陛下请,陛下念着你呢”靳望劫住了她想要说的话,想自请去江浙,是不是疯了,是不是疯了!

    陛下本来眼看着王铮站了出来,还挺欣慰,心系朝廷的大臣,王铮排第二,没人敢妄称第一。

    可万万没有想到,哎……

    朝臣们的头,一个比一个低的更甚,就害怕被陛下点了明,尤其是兵部的,巴不得自己没有任何的呼吸,千万别被陛下听见了。

    可是王铮,却不如靳望所想。

    谁也不能改变她的心意,这是她欠唐院的。

    她之前救了人,之后就该好好的护着的,可是不管不问算是什么事呀,所以,唐院你的仇我来替你报,你的兵我来替你护,你未竟的心愿,我来替你完成。

    于是噗通一声的又跪在了地上“臣,王铮,请去浙江,不平倭寇,不定东南,誓不回京!”

    一众大臣,除了陆老尚书,几不可闻的叹了一口气,其余的都如释重负。

    至于靳望默默的站在原地,拳头又收在了袖口当中。

    陛下一听,到是十分的开心,果然,肱骨之臣,就是有肱骨之臣的觉悟。

    “既然,爱非要自请而且,朕有不好过多阻拦爱卿拳拳报国之心,这次你且去,平了倭寇,朕自有厚赏”

    “陛下,臣请监军,陛下给臣指派一个吧”

    王铮怕的就是唐院之事,再次的重演,没有相互的监督,陛下恐怕不会放心任何的人,尤其是兵权在握的。到时候她不在陛下身边,谁在多言多语,死的就是她了。

    陛下呐呐“朕,信你”

    “陛下,就是因为信任臣,所以,请派监军,以护臣性命,毕竟臣这样子,也知道能不能撑的住”这都足够给陛下找足了脸面了吧。

    陛下这才有些不情愿的到“是这样啊,阿望,你且随着王铮去一趟吧,你武艺高超,一定要替朕保护好王卿的性命”

    “微臣领命”

    甚至没有等到陛下替他们践行,兵哗不可拖,迟则生事。

    于是,星夜兼程。

    王大人临走的时候,张勉与柳笙,执手含泪在门口相送“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呀”

    “全大明,没有能打仗将领了吗!”

    “大人好可怜”

    “大人好可怜”

    好可怜的王大人,拖上了靳督主,朝着江浙拼了命的赶了过去,就两个人。

    东南沿海地势平坦,比去番蛮快的多了。

    一程到了总督衙门口,士兵们围的层层叠叠,见装束,不光是狼士兵,还有本地土著。

    百姓们的日子倒是没有多大差别,摆摊的,骂娘的,什么都不缺。

    两个人为形式方便,特地着便衣而来,这一看,这兵哗,恐只是不忿,为守百姓,为守国门,为了唐院。

    于是门前下马,腰间的令牌还没有掏出来呢。

    突然间,有装束有别狼士兵严肃的上前道“礼部尚书王铮,王大人?”

    “是我”王铮放弃了掏令牌的动作,没有想到自己的这张脸,现在斑驳还未好的样子,也能被认出来。

    “大人您可事来了!”粗狂的汉子一下子就跪在了王铮的面前“大人,您可是来了”

    “你认识我?”

    王铮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何曾与这些狼士兵有一面之缘。

    彼时听这个狼士兵说到“王大人的画像,一直挂在大人的书房里,不管到哪里上任,都带着,还指给我们认识,说您是这大明的希望,是百姓们的希望,大人,大人,可是唐大人就那么死了,就死了……”

    士兵眼眶通红“久经沙场,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却没有想到,被自己人捅了刀,大人我们不服呀”